目前分類:法師開示 (3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宣公上人開示:地藏王菩薩應機說法



 


宣公上人開示


我們聽了《地藏經》,知道因果報應之後,就不要往錯的去做。


地藏菩薩見著什麼人,就說什麼法。你若記得下列這些因果循環的報應,遇著什麼人,就可以給他說什麼法,這就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地藏王菩薩和你合夥開一個合股公司,不會和你分股的。所以我們聽了《地藏經》,知道因果報應後,就不要往錯的去做。


宿殃短命報


地藏菩薩要是遇著好殺生的人,就對他說這種的果報,說什麼果報呢?「說宿殃短命報」,說今生如果好殺生,等來生就有很多的病痛;不但有很多病痛,而且還會短命,壽命不長。


為什麼壽命不長呢?就因為前生殺生來的。你殺人家的生命,而令人家的生命不長,自己的生命也就會不長,所以就得短命報。


貧窮苦楚報


地藏王菩薩要是遇著歡喜偷盜、竊取的人——不叫人看見,這就叫偷。怎麼叫竊取呢?人家並沒有給他這個東西,而他在人家不知道的時候,就拿走了。那麼地藏王菩薩要是遇到這種人,就對他說「貧窮苦楚報」,說你現在偷人的財寶,令人貧窮,等來生,你也會貧窮的。你看世間上那麼多貧窮人,吃也沒有,穿也沒有,就因為他們在往昔中,盡偷盜而來的果報;或盡偷盜人家的東西,或盡偷盜人家的財物,所以在今生他自己也就窮了。越偷越窮,這就是你越怕沒有,就越沒有。地藏菩薩對這種人就說貧窮苦楚報,貧窮是最苦的一件事。


雀鴿鴛鴦報


和自己的配偶——正式的夫婦,這不算邪婬。非正式夫婦,為貪一時的快樂而去邪婬,這是不可以的。即使就是正式的夫婦,要是能少有這種性行為,也是最好的。不要以為和自己的配偶,這不算犯罪,就可以隨便了;要知道這種性行為,就是令人愚癡的,性行為越多,就愚癡得越厲害,也沒有光了。


你為什麼有光呢?有光,就是因為你沒有這種性行為,所以人就有智慧──這是真正的智慧。要是作不正常的男女性行為,這是犯戒的;那麼這種人,地藏王菩薩對他說什麼報?說「雀鴿鴛鴦報」,說來生就托生作飛禽。雀就是麻雀,這麻雀很婬的;鴿,鴿子也是最婬的,牠一個月就抱出一窩小鴿子。一般的飛禽行婬欲,都是雄性在上邊,雌性在下邊,唯獨鴿子是雌性在上邊,牠的性情最婬,所以一個月就抱出一窩的小鴿子。鴛鴦呢?鴛鴦情感實在太重,太富於感情了,雌雄無論是落在地上,也是在一起;飛到天上,也是在一起,牠們是時刻都不相離的。這種飛禽雖然可以說是自由的,但還是一種畜生,所以這都是不好的。要是歡喜邪婬的人,來生就會托生作雀、鴿、鴛鴦這一類的眾生。


眷屬鬥諍報


假設遇著盡惡口罵人的人,惡口就是好罵人,包括兩舌、綺語、妄言。地藏王菩薩對這種人,就說「眷屬鬥諍報」,說他會受來生眷屬在一起總不相和,總要鬥諍的果報。


無舌瘡口報


地藏王菩薩遇著喜歡譭謗佛、法、僧這樣的人,就對他說「無舌瘡口報」,說你今生盡亂講話,盡譭謗人,譭謗三寶,破壞三寶,那等到你來生就會沒有舌頭,不會講話了。來生你的嘴上總生著瘡,而這瘡總也不好,要受這種果報。你看啞巴那種說不出話的人,為什麼他啞巴?就因為他過去曾譭謗三寶來的。為什麼有的人的口上生很多瘡,總也不好,無論什麼樣的神醫也醫不好?就因為他在前世譭謗三寶來的,所以就得無舌瘡口報。


醜陋癃殘報


假設遇著脾氣最大、最容易發火、最容易發脾氣,修羅性具足,一點也不少的人,就說「醜陋癃殘報」。


你看,人一發起脾氣啊!臉也紅,脖子也粗,眼睛也瞪起來,那個樣子是很不好看的。如果願意這個樣子,那等到來生就很醜陋,相貌長得不好。為什麼?你前生就歡喜這樣子嘛!所以今生相貌就特別醜怪,特別不好看。癃殘,就是或者小便也不方便,或者腿也不能走路,這是一種病。若你好發脾氣,來生就會醜陋,又殘廢,百病纏身。


所求違願報


慳吝,就是不捨得。拿著一個錢,他把它攢、攢、攢,甚至把這錢攢成水了,他還不放手呢!這種慳吝的人,總是捨不得,不肯布施,有錢就攢到手裏,不肯放手。地藏王菩薩遇到這種的眾生,就對他說「所求違願報」,他會有求什麼也不滿願,希望什麼也都得不到的這種果報。


飢渴咽病報


假設遇著吃東西時,吃了又吃,吃了又吃,左一次、右一次,一點節制也沒有,這種飲食無度的人——他就歡喜吃,旁的什麼也不幹,一天到晚就想吃東西;吃飽了就睡,睡足了又吃,這叫飲食無度。對這種人,地藏王菩薩就對他說「飢渴咽病報」,你現在吃了又吃,吃了又吃,等到來生啊!你總吃不飽的,想喝一口水,都喝不著。為什麼?你的喉嚨會生一種病,吃什麼東西都嚥不下去,你想要吃,但是吞不下去,甚至連水都嚥不下去,這叫飢渴咽病報。


驚狂喪命報


若是遇到畋獵恣情的人——畋獵就是打獵,他為什麼去打獵呢?就因為認為這是好好玩的。看見一隻鹿來了,他「砰!」的一槍,那隻鹿就死在那地方,不動彈了。「哦!你看我這槍打得多準確!一槍就把牠打死了。」他自己覺得很快樂。恣情,就是一點也不守規矩,無拘無束,自己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子。對這種恣情縱欲,任自己的性去打獵的人,這個時候就給他說什麼呢?「驚狂喪命報」,說你現在打死人家的命,等到來生,就會生一種驚狂的病;也就是會橫死,死於意外,好像被車撞死,飛機失事,被火車撞死,或者被巴士撞死,這種種的意外失事,都叫橫死。要是你現在把人家打死了,將來你撞車,也是被那麼一撞,就撞死了,就給他說這種的因果。他一想:「喔!這是很危險的。」所以也就不去打獵了。


天地災殺報


假使遇到悖逆父母,就是不孝順父母、打罵父母的人,就為他說「天地災殺報」,說你不可以不孝順父母;你不孝順父母,就會天誅地滅,天打雷就把你劈死;或者颳颶風,把樹颳倒了,把你也砸死;或者把房子颳倒了,將你砸死在裏頭,這都叫天地災殺報。凡是打雷,或者颳風下雨,把你的房子颳倒、沖倒,將你砸到裏邊,這都是因為不孝順父母,才有這種果報。


狂迷取死報


若遇著歡喜放野火這種人,例如在山上放火燒山的人,就給他說「狂迷取死報」,說你不要放火燒山了,否則來生你會發狂死去,給他說這種種的果報。


返生鞭撻現受報


假設地藏王菩薩遇著這種前父後母,或者後父前母,或者後父後母,或者前父前母。怎麼叫前父前母呢?就是自己生身的父親,生身的母親──本有的父親,本有的母親;但是他對子女有偏憎、偏愛。前父後母,好像中國的大舜,父親是他生身的父親,而母親呢?是父親後來再娶的。又有後父前母,這種人的父親死了,母親又改嫁另外一個男人,這叫後父。這個後父對子女也有偏憎、偏愛的,對這個就喜歡,對那個就討厭。


中國有個閔子騫,他是孔子的學生。父親是做官的,娶了個後母,這個後母就虐待閔子騫。冬天冷的時候,需要穿厚棉襖,可是她在閔子騫的襖裏邊絮上蘆花,而對她親生的兒子呢?就絮棉花。蘆花是蘆花草上生的那種毛絮,它不夠暖的,棉花才能隔凍、禦寒。


有一天,這個閔大夫就是他的父親,要去別的地方,就叫閔子騫趕車。閔子騫凍得打顫,閔大夫就發起脾氣說:「你怎麼這樣?這個天又不太冷,你怎麼凍得這個樣子?」拿了鞭子就往他身上一打,這一打,就把衣服打破了,一看!裏邊絮的完全都是蘆花,這叫「鞭打蘆花。」啊!他父親一看,自己就哭起來了,說:「我真是對不起我這個兒子,他後母對他這樣子,所以他才這麼冷!」於是就下決心,不要這個老婆了,要休了她。


回家後,閔大夫就真的不要他這個老婆了,閔子騫就跪在他爸爸前,說:「請您不要把後娘休去。」父親說:「為什麼?」他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這是說現在母親在,只有我一個人受寒受凍;如果母親不在了,你再娶一個,三個兒子都要挨凍了。啊!他父親一想,就不叫他這個母親走了。
他這個後母一聽閔子騫這樣講,也受感動了,啊!我這個兒子這麼樣賢德!所以,以後對他也都平等待遇了,不再有所分別了。


又為什麼有叫後父後母的呢?自己的爸爸死了,媽媽又改嫁了;雖然說是自己的母親,但是自己的這個母親又死了,這個後父又娶一個後母。那麼這種種情形,就會受很大的苦。在美國不知道有沒有這種情形?在中國這種情形很多。


總而言之,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就不愛他,就對他很惡毒的,這叫前後父母惡毒者。對這種人,地藏王菩薩給他說什麼因果?說等到來生,也會受被鞭打的這種果報。


骨肉分離報


若遇到網捕生雛的人,網就是用魚網去打魚、網鳥;捕就是用一種辦法,把動物捉住,這就叫捕。雛,就是小雛,很小很小,剛生出來的  好像小魚、小雀、小畜生,這一些眾生。地藏王菩薩若是遇到這種網捕生雛的人,就說「骨肉分離報」。如果你做這種事情,來生你的骨肉也會分離;就是遇著一種事情,一種因緣,自己的眷屬都要分開,不能在一起,或遠離他鄉,大家不能見面,這叫骨肉分離報。


永處惡道報


若遇輕慢佛法、輕視佛法,對佛教有一種驕慢心的人,就說「永處惡道報」,這永遠都在地獄裏受罪的。


億劫輪迴地獄報


若遇到破用常住的人,破用常住就是指寺廟裏的東西,譬如你無故糟蹋一張紙,或者無故損壞一塊木頭。總而言之,若遇破壞常住公用東西的人,就為他說「億劫輪迴地獄報」,這樣的人無量億劫都要在地獄裏,受輪迴的果報。


盲聾瘖啞報


若遇到譭謗佛、法、僧三寶的人,就說「盲聾瘖啞報」。你若看見盲聾瘖啞的人,你不問就可知道,他是因為前生、無量劫以前譭謗三寶,所以才會受這種的果報。譭謗三寶,將來要墮地獄,然後經過百千萬億劫,才能出地獄;出地獄就做畜生,再經過不知多少年,馬、牛、羊、雞、犬、豕,都不知要做多少生的畜生,然後再做人。做人時,就貧窮、下賤、盲聾瘖啞,這是譭謗三寶的罪報。


永在畜生報


假設遇到污梵誣僧的人,污梵,就是破壞人家的梵行──破壞人家修清淨行。誣是誣賴,本來這個和尚沒有偷東西,就說:「我看見他偷東西。」這個和尚也沒有殺生,就說:「我看見他殺生!」或「我看見他吃肉!我看見他在什麼地方喝酒!我看見他在什麼地方玩女人來的……」,無緣無故,就說很多這個和尚的壞話。因為這麼樣的誣謗,將來要墮地獄,然後從地獄裏出來後,就永遠做畜生。所以就說「永在畜生報」。


輪迴遞償報


若遇著用熱水燙畜生,或者用火燒眾生的生命,或者用刀斬眾生的生命,或者用槌子來砸死眾生的生命;對這樣的人,就為他說「輪迴遞償報」,說你用熱湯來燙眾生,來生人家也會用湯來燙你的;你用火來燒眾生,來生人家也會燒你的;你用刀斬眾生,來生人家也會斬你的,這叫遞償。


遞,就是我拿這東西遞給你,你接過去了,這叫遞。遞償,也就是來回輪迴,轉來轉去,你殺人,人家殺你;人殺你,你又殺人,互相來回這麼遞償,就說這種果報。


禽獸飢餓報


人受戒後,就不應該破戒,應該要守戒。怎麼叫把戒破了呢?就是你明知故犯。以前你不知道,做了錯事,這還可以原諒;要是你知道了,還做錯,這罪業可就重了。


你已受不殺生的戒,又去殺生,這就犯了殺戒;你受不偷盜戒,又去偷盜,這又犯盜戒了;你受不邪婬戒,又去邪婬,這也犯了戒;你受不妄語戒,又打妄語,這也犯了戒;你受不飲酒戒,又去飲酒,這也犯了戒。這些是在表面上看來,人人都知道是犯戒了;但還有一般人不瞭解的情形,就是你犯戒,還好像不犯的樣子,雖然別人不知道,但這也已經犯戒了。所以犯戒有有形的,有無形的,有形的犯戒,一般人都看得見;無形的,在佛法裏頭,認為是犯戒了,在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這裏有四種犯了戒,又好像沒有犯戒的情形:


(一)就是這個比丘(尼)能受持禁戒,能守著戒法,並且也還能完全去實行。可是唯獨怎麼樣呢?他在持戒裏邊,有一個我相──還有一個我能持戒,我能守戒的相,總有一個「我」。因為他有這個「我」在裏邊,這就是執著,雖然他沒有犯戒,可是已經是沒有守住真正的戒了。真正守戒,是你不知道你是個守戒的人,是你要不覺得你自己比旁人清高。


(二)就是他能誦持經律,又能守護戒法,可是他對於這個「身見」,不動不離;總不肯離開這個身見,總是有一個身見。他總說他這個身體,不說「我」,但卻執著他這個身體。怎麼樣執著這個身體呢?他不肯將身體改變,不肯改變他那個老樣子。譬如歡喜懈怠,就總是懈怠;歡喜懶惰,就總是懶惰;總是不想叫這個身體辛苦一點,總為這個身體做打算,這叫身見。這是第二種,雖然他守護戒律好像沒有犯,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守住戒律。


(三)就是他能實行十二頭陀行;「頭陀」是梵語,譯為「抖擻精神」,就是振作精神,不睡也不餓,打起精神來和懶惰鬥爭,這是抖擻精神,不懶惰。想要睡覺嗎?我坐這兒打坐;你要吃飯嗎?我連水都不喝。就是這樣行十二頭陀行,但是他沒有得到諸法空相的境界,不知道人空、法空,而認為一切法都是有的。所以看起來好像守戒,實際上他守戒的功夫不圓滿。


(四)他對於一切眾生都有一種慈悲心,可是他要是聽見諸法,這一切法相,法本無生──本來沒有所生的,也沒有滅──他聽見這一種的法,心裏就驚怖了。
以上所說這四種,雖然好像沒有犯戒,實際上也沒有守住戒。


齋,是不吃肉;犯齋,就是吃肉。不單吃肉是犯齋,就是非時食也是犯齋。怎麼叫非時食?好像發願過午不食,而你在過午又吃了,這叫非時食。這非時食,也是犯盜,因為你說是過午不食,說完了又吃,這叫犯盜戒。已犯一個過午不食戒,又犯一個盜戒,人家問你吃東西了沒有,你說:「我沒有吃!」這又犯了一個打妄語的戒;所以一共犯了三種戒。如果有人給你東西吃,這個人也犯同樣的戒,也犯同樣的罪。所以佛說:這非佛弟子,非吾弟子。


犯戒的人和什麼一樣呢?和鶚鳥一樣,發出一種鶚聲,人聽見這鶚聲都很奇怪的。又像餓鬼吃糞一樣,因為業力的關係,餓鬼沒有東西吃,只好去吃糞。所以這破戒犯齋的人,是人裏邊最貧賤的一等,將來一定還會遭受禽獸、畜生這種的果報。所以地藏王菩薩若是遇到破戒犯齋的人,就說「禽獸飢餓報」,說你破戒犯齋,來生就會做禽獸,總也沒有東西吃。


所求闕絕報


若遇到非理毀用的人,地藏王菩薩就說「所求闕絕報」。非理,是不合乎理;毀用,毀是毀壞,用就是器皿,所有的一切東西。好像一個碗,一個茶杯,本來可以用的,你無緣無故把它拿起來,「啪」一聲,就打爛了,這就叫非理毀用;沒有理由就把它打爛了,沒有正當理由就毀壞東西。不單是一個茶杯,所有常住的用品──就是廟上的東西,都是這樣子;即使連私人的東西,也不應該無故毀壞。如果任意毀壞東西的話,就說來生你求什麼也得不到,常常有求不得苦,常常闕絕;闕是欠缺,絕是斷絕。無論你求什麼,絕對得不到的,來生就要受這種果報。


卑使下賤報


要是遇著我見重的人,什麼都是我,把這個「我」看得比須彌山都大;或遇著貢高的人──貢高就是看高自己,架子非常的大。對這種人就說「卑使下賤報」,你今生不覺得自己這麼貢高我慢,架子這麼大,等來生就給人家做奴隸,做卑使下賤的人。


無舌百舌報


若遇兩舌鬥亂的人,兩舌就是挑撥離間,令人家生出是非鬥爭。對這種人就說「無舌百舌報」,對他說來生沒有舌頭,說不出來話,或者做小鳥這種的果報。


邊地受生報


若遇邪見的人,邪見就是總不守規矩;不守規矩的這種人,都是有一種邪見,有一種錯誤的見解。說「邊地受生報」,就對他說:「將來你要托生到邊地下賤,最貧窮的地方,受這一種的果報。」


以上是地藏王菩薩到處教化眾生,用百千萬種權巧方便法門,說種種因果報應的道理,令眾生知因達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願力產生奇蹟 - 嘎瑪仁波切



  付出肯定是有所得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去播種。我們經常講,你要播種福報,去播種福田,有種子才有果實。


 


  小時候,我們周邊的森林一直在被砍伐。當時就在想,樹砍完後我們靠什麼?砍了幾十年樹,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反過來開始種樹了。原來播種的福報,成熟結果,開始回饋種子過來了。西部森林很多的木材被運往沿海地區,沿海地區發達後,那裡很多人又支援西部。


 


  付出很多勞動後,也不能肯定全都成功,還要看因緣,各方面的福報到底是不是成熟。


 


  佛教裡講功德迴向很重要。佛陀講水滴入大海中,它跟大海融為一體,分不出來哪是一滴水哪是海洋,除非大海乾枯掉了,否則你的那滴水永遠不會乾掉。我們如果把功德能夠迴向給眾生,一直到我們成佛,它都是取不盡、用不完的。


 


  很多人學佛很久還是私底下藏一點功德、留一點點,沒有必要,無私地迴向,完了反而全部是你的。佛陀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把智慧獻給我們眾生,他成佛了,我們還在輪迴中。很多時候累積福報都是靠我們自己積德行善、誦經拜佛、修行佛法。這些福德跟智慧就像一個玻璃杯,很乾淨,很透徹,但是要願力摩擦它的。


 


  為什麼功德迴向要大家發願,很多人就不發願,就像你擁有了一筆錢,你不知道用這個錢來幹嗎,它還是一種浪費。所以,你擁有這些福報,你的目標要很清楚。願力猶如擦玻璃,擦擦擦,裡面是亮的,要把上面的灰塵擦乾淨。你擁有了這些,你要知道你的目的,要多發願,要不然很多時候我們做了功德,也做了迴向,迴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搞不清楚,好也沒有想到,壞也沒有想到,放在那兒了。


 


  有個這樣的故事:這家人有很多孩子,其中老大承擔了很多家務,天天照顧年邁的父親,照顧兄弟姐妹,然後他埋怨為什麼這樣命苦。有一天佛陀到他們家裡應供,完了後佛陀說你們各自發願吧。老大開始發願:「我這輩子命苦,什麼都要我忙前忙後的,我要好好發願下輩子不要有這樣的機會了。我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天天樂呵呵地過日子,再不要愁眉苦臉過日子了。」弟弟就說:「哥哥真的很辛苦,我很感恩,但是我沒有能力沒有辦法,希望佛陀加持我,下輩子能像哥哥那樣又聰明又智慧,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最後,弟弟靠幫助別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都當菩薩了,哥哥輪迴成為了智障人,樂呵呵,每天很「開心」,飯來了把嘴張開了,父母幫他穿衣服——難道不是滿了他的願嗎?所以,如果你的智慧不夠,就會發成這樣的願。有能力是很好的,要把它用到很好的地方,好好發願。


 


  能夠發好願是我們的福報,有時候你不要藐視自己的一些功德。佛陀最好的朋友是憍薩羅王國的明光王(波斯匿王),跟佛陀同年同月同日生,非常有福報,長得也魁梧,在佛教經典中他請問的佛法特別多,經常跟佛陀探討。有一次他連續四個月供養佛陀以及所有的出家人,結束的那天,佛陀就講:「我今天要做功德迴向,請問國王,我用你的名義做功德迴向還是用功德最大的人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國王一聽很奇怪:都是我在供養您啊,誰還會有比我更大的功德?就跟佛陀講,那就請你用最大功德的人的名義做迴向吧。佛陀在外面叫了一個人的名字,把一切功德迴向給所有眾生。國王從來沒有聽過這個人的名字,就問佛陀,佛陀說他就是皇宮門口的老乞丐。然後國王把老乞丐叫過來,問他:老乞丐就說:「你用什麼樣的方式讓你的功德勝過我了?」


 


  「沒有啊,國王,我一直在隨喜您啊。你這麼多天以來供養佛陀以及他的徒眾,您身為國王有這麼大的福報,您來世會更有福報,所以我想到您的功德就感動得不得了,為我們這些乞丐難受——天底下的窮人很多,我為他們沒有機會播種福報而難過。所以我每天隨喜您的功德,發美好的願望,希望投胎以後可以供佛。」國王說:「我明白了。」


 


  就像一盆水,我們人類看到水可以做飯,可以洗衣服,也可以解渴,有很多種功能;而動物看到的時候,只有兩種功能,一個是解渴,一個是沐浴。天界眾生看到的水是甘露,是可以治病的,惡鬼道眾生看它就是渾濁的膿血,地獄看到是燃燒的鐵汁,不同的眾生看到同一個東西會有不同的感覺。是誰在分別呢?是我們的業力在分別。有些草,人吃了會中毒,動物吃了則覺得美味。印度南方有種植物帶毒,人吃下去聲音會沙啞,所有血管像被毒蛇咬一樣,很快散發,兩三天就會死掉;但孔雀吃那種草,越吃就越美。


 


   任何時候努力很重要,就像我們走路是從小學會的,到老我們還是每天謹慎走路,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倒了。那麼,走路這麼簡單的動作,天天重複著,還要很謹慎,我們修行也是這樣。很多時候唸經都是同類的東西,念了又念,然後你的福報增長沒有,你要觀察。只要我們願意踏步往前走,自然而然你的腳就會丈量土地。你會往前走路,隨著你每天的修行,每天累積,哪怕你一天念一句咒語、拜一次佛、點一次香,日積月累下來,你就是無量的,當你需要的時候它就存在你的福報銀行裡,隨時可以領取出來。你已經播種在那兒了,雖然現在看不見。就像農民剛把種子播種下去,你看那土地是什麼都看不見的,它在下面還要發芽,再長出來青苗,這要一段時間。當你播種下去那一天開始,它就一直在變化,一直在長大,這就是福報成熟。並不是說我今天唸唸經,明天一切運就都很好,這個速度也太快了。當然,有的時候你的願力夠強,也可以,總是要有一個過程,期間你要不氣餒地一直努力播種,強大的願力會產生奇蹟。


 


本文摘自「嘎瑪仁波切最新著作《用好你的富緣》」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條件那麼好,但卻躲不掉因果       

    




——達真堪布




阿底峽尊者沒到藏地之前,在印度最大的寺院那爛陀寺任主持,是位置很高的班智達。他後來到藏地給信眾傳法的時候講:他受了小乘的別解脫戒以後,從來沒有犯過;受菩薩戒的時候經常犯,但是他犯的墮罪和相續從不過夜,會立即懺悔掉;他進入密乘,受密乘戒以後,所犯的戒律數不勝數。




  誰說密宗沒有戒律?所以不要找藉口,認為自己是修密的,殺盜淫妄酒都可以做,貪瞋痴慢疑都可以有。為什麼啊?修密宗不是修佛的嗎?學密宗的不是學佛的嗎?沒有這樣學佛、修行的。




  所以不要拿這些高深的法來毀滅因果。因果是一種自然規律,是毀滅不了的。到時候仍然會受報應的,做惡業一定會遭受惡果,做善業也是一樣。




  真想解脫成佛,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斷惡行善。佛法就是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唯一的標準。八萬四千法門都不離因果,都講取捨因果,不講因果的不是佛法,不取捨因果的不是佛法。對很多人來說,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就好判斷了——主張斷惡行善的就是正法,不主張斷惡行善的就是邪法。所以大家要懂得因果,要取捨因果。




  無論你求佛果,求解脫,還是求人天福報,都要取捨因果,斷惡行善。雖說不同層次裡有不同的標準,但是都一樣要斷惡行善,都一樣要取捨因果。所以不要安慰自己,找藉口造業。後果嚴重啊!業力現前的時候,想躲也躲不掉,那個時候才知道痛苦,才知道害怕,但是晚了,已經來不及了。我現在越來越深信因果。我們看現在社會上,好多人的苦難都是因業力所感,是逃不掉的。




  現在雖然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人的身體越來越不健康,心裡越來越不快樂了。以前我們的生活水平沒這麼高,家庭條件沒這麼好,但是身體很好,沒有那麼多毛病。但是現在,不是這裡疼,就是那個疼,有各種疾病。躲不了!




  我山上那些藏民,雖然他們的生活水平很低,條件很差,但是身體非常健康,沒有那些嚴重的疾病。我們條件那麼好,但卻躲不掉因果。以前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小孩子,但是卻沒有那麼大的壓力。現在計劃生育了,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但是負擔越來越重了,壓力越來越大了。業力是躲不掉的。在這邊占便宜,就會在另一邊吃虧;這邊占便宜,在另一邊就會得到報應——誰也占不了誰的便宜。因果不虛啊!人都沒有智慧,考慮不到這些。




  這幾天我們學習因果,這才是正法,才是我們改變命運的一種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夠牢記,好好地學習,去修持,好好地取捨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你種善根了,一定會得善果;你造惡業了,一定會得惡果,這是不會有假的。大家一定要深信,好好的取捨因果。現在取捨因果真的很難,但是作為修行人,即使社會再腐敗,環境再惡劣,我們也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好好地取捨因果。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寶法王開示:大忙人如何學佛?太幽默啦!




普威按:此文太幽默啦!幾乎被大寶法王那生動的開示給笑翻啦!不過你要有點耐心,好玩兒的地方在後半段... 文中講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 今天發的博文中,也有講到了真正的修行和實相的,願每個人都能得益.




 如何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修持佛法




作者:十七世噶瑪巴    文章來源:www.dymf.cn 




「修」、「行」這兩個字,就是「修自己的心」,然後用到「行為上」。




教授: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0911日下午




翻譯:堪布丹傑




    昨天有一位法友,他問了一個問題:一位佛弟子,尤其是一位在家人,如何在生活當中,在工作、在家庭當中,修持佛法。今天下午就以這個問題為基礎,談一些相關的內容。昨天的問題呢,請丹傑來幫大家念一下。




    (堪布丹傑:這位法友的問題是:“即使我們很想花時間為來世做准備,但是現今世界的工作也多到、繁重到、亂到耗盡了我們一天的體力、心力,而沒有力氣去修持。如果若考慮到此生時,工作就必須完成一定質量,但這會讓自己沒有時間、體力去修持;如果降低工作質量,則可能會被指責或被裁員,我們實在很累,應該如何一步步地走出來呢?”)




    法王開示




    這是我常聽到的一種問題。這也表示,這個弟子對修行或是上師所交代的功課很重視。但是所謂功課呢,大部分都是需要安排另外一個時間來修,比如說念誦儀軌、大禮拜、念咒等等。但是,沒有和生活與工作結合的修持,常常會被留在佛堂裡面,佛堂的門一關,修行就沒啦!一出佛堂就忘了、沒辦法修了!因此僅僅是在佛堂中的這種修持是不夠的,我們可能需要一些更好的修行方式,來平衡一下修行與工作之間的衝突。




    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我覺得可能有兩種原因。




    第一個因呢,我有一個名稱形容它,叫做“順緣造成的壓力”。就是說我們每天都完成了一些事情,小事、大事都有。小事比如今天做了些飯菜,大事來說,可能今天賺了很多錢,收獲很多,但也感覺自己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




    比如說,你很會做事情,上司就給你很多事情,所以就有很多壓力。尤其是如果同時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自己又給自己很多壓力,你就會沒日沒夜去做事情。再來呢,家裡的人就會說:“哦!你只知道工作啊!懂不懂照顧家裡的人啊?”結果家裡的人也給你壓力,上司、自己、家庭這三種壓力,壓到你快不行啦!




    挫折會造成沮喪,有壓力的人一忙起來,尤其是遇到了挫折,很容易就是發起情緒來,慢慢的,自己與自己的生活越離越遠。自己越來越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不會帶給自己幸福,不喜歡這個生活,也不喜歡這個自己。所以呢,“卡!”(法王做了一個自殺的手勢)最後呢,就是想自殺,不要自己,不要這個不會帶來幸福的自己。




    第二個原因呢,叫做“逆緣造成的沮喪”。這裡的「逆緣」也可以說是一種「挫折」,或者說「逆緣所造成的沮喪」。譬如說:你工作已經很忙了、很有壓力了,還突然跑來一個人罵你一句,說你什麼壞話,這時你就特別容易被激怒,情緒就容易生起。壓力跟挫折就一直累積下去,你會發覺自己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工作,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生活,跟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遠。最後你實在受不了自己,跟自己這個生活,於是有的人會說:“噢!我要自殺了。”有人瘋了,有人得了憂郁症。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修持的兩個主要原因。我們應該努力地去想:“怎麼樣可以透過修持消除這兩個問題?”




        給心一個「家」,讓心「回家」休息




    我們看到這社會上,很多有權力、有錢的人,他們也有很多痛苦,心裡藏有很多壓力。大家都在想:“哦!什麼時候才能快樂、滿足、幸福?”有錢就不代表幸福,即使做了這個世界的主宰,也是很有壓力,還是不滿足!我們要想辦法來解決這種問題。




    第一種「順緣所造成的壓力」,我們要用「修行」的方式去解決這種壓力。「修」、「行」這兩個字,就是「修自己的心」,然後用到「行為上」。




    修行,不只修你自己的心,還要運用在行為上。「修心」,就是要轉變你自己的心,這就要讓心有一個「家」。我們的心需要一個家,這個家就不在外面。人都可以回家,心也可以回家,在外面工作忙了一天,有一個溫暖的家可回,就會覺得:噢!可以回家,就可以休息休息,輕松輕松,喝點茶,真好。人可以回家,心也可以回家!如果內心有一個安定的空間、有一個家,無論外在發生什麼事情,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滿足或者休息的感覺。




    我們的心老是向外跑,如果我們不適時把這個心叫回來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覺你已經管不了它了!這就好像一個孩子,你如果放他出去外面游蕩,放肆太久,就很難再管他了、約束他了。我們的心,如果你再不趕快把它叫回來,它會變得越來越頑強,越來越頑劣,就不聽你的話了。你的心就不再聽你的,不再聽自己的約束。這是很奇怪的,卻是真的,所以,請各位管好自己的心。  




        修行,是個「動詞」,要付諸行動




    關於「修」跟「行」這個部分。「修」,指的是心中的一種覺受、一種經驗。譬如說:我們會在心中有一種慈悲、關愛或者智慧的感覺會生起。但是,你光是只有種感覺、覺受生起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去「行持」它。也就是將內在的感受或感覺,展現成外在的身語行為,或是語言上的一種行持。所以,修行,不是一個名詞,它是一個「動詞」。也就是:你要這麼去做,你要努力去做,而不是口頭上說說:“嗯,我有慈悲、有關愛的心。”這樣是不夠的。當你的心開始動了,譬如說慈悲的力量開始動了之後,它就會帶動你身體的行為跟語言,也跟著改變。然後,你會發覺你周圍的環境也慢慢開始改變了。透過這樣一種帶動,慢慢你會發覺自己的家庭,周圍的朋友,或者是整個社會,慢慢到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宇宙,它都可能會有改變。




    所以當我們說發願或者祈願,如果只是心中發願、口頭說說,多半時候,很難真正有很大的影響;但如果你不僅是心中祈願,它還帶動了你身體跟語言的行為,這時真正的修行力量,就能展現出來。




    我們要運用心的光明,解決逆緣所造成的沮喪。要讓心有一個溫暖的家,就是有一個光明平靜的一個心,就算是知道明天你會死,但是光明的心不會死去,因為有這樣的光明,所以即使是死,都不會看到死亡的黑暗。




    但是,問題在於我們自心當中。自心如果沒有光明,外面看到的都是負面,好像都衝著你來,自己跟自己的心好像戰爭一樣,找不到光明跟溫暖。所以我們需要內心的平靜跟光明,雖然我們死亡的時候會失去這個色身,失去所有今生的財物,但我們不會失去這個光明的心。這個心會永遠跟隨著自己。所以,我們就需要內心的清淨跟光明。




    心的本質是什麼呢?也就是清涼。清涼,也就是「明」、「覺」。它是非常光明的一種覺照力量,是光明的、透徹的、清晰的,能夠看到一切、照見一切,這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它也是清涼的、喜樂的,有一種inner  peace,內在的平靜,當你具備的時候,就算你知道自己明天會死,你知道這個光明的心,是不會死的。




    人在死亡的時候,身心會分離,你會跟你所有珍愛的財物、家庭、親人分離,但是唯一不會跟你分開的是什麼呢?是你的善心。你跟你清涼的、光明的這一念心,是永遠不會分離的。當你在逆緣造成的沮喪中,修行的方法就是:你要恢復到你心的光明,就像是讓你的心回到溫暖、清涼、光明的家。




    如果我們需要內心的平靜,需要回復心的清涼與光明,要怎麼做呢?




我們先談不如法的狀況,就是不恰當的修行方式,這可以分為三種:




    不要把修行當作工作;




    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




    不要把修行當成儀式。




        不要把修行當作工作,所以沒有「下班」時間!




    首先,「不要把修行當成工作」是什麼意思呢?工作有時間性,但修行不能有時間性。如果自己對修行沒有養成習慣,突然間到了佛堂,努力一點、勉強自己一下,也許還可以修,但會覺得有點不舒服;進入佛堂前,什麼都沒有,到了佛堂,坐在墊子上面,感覺腦子空空的,然後好像要「迎請」那些善心,說:“過來!過來!”(大眾笑)“菩提心,你在哪裡?”(大眾大笑)“善心,你在哪裡?過來!過來啊!”(大眾大笑),這樣就是勉強。




    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養成習慣!這不是說,要到佛堂裡面去養成習慣,而是要在每天的生活當中、工作當中,一步一步去運用這些修行的心得,慢慢、慢慢把它培養出來,把本來就在心裡的東西,展現、培養出來,這樣你到了佛堂裡面,就有感覺。




    這就像是我們運動或做瑜伽之前呢,要先暖身,不然就會不舒服,會傷身體。所以呢,修行不要傷自己的心,也要「暖身」,不要像對待犯人一樣,馬上去拷問他,「碰」一下想暴力解決(大眾笑);修行要自然、要平靜,要不斷不斷地去習慣,不斷、不斷地去培養,這樣,我們才能真的生出一種修行的心。




    所以,我們不要把修行變成是一種有時間性、階段性的工作,像上班、下班這樣來對待修行。我自己並不會這樣,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修行中。如果我們沒有修持的習慣,突然進到佛堂,坐在墊子上,反而會覺得不太舒服,因為你平時沒有練習、沒有觀修任何的慈悲,一坐在蒲團上,看到前面有一尊佛像,腦中卻一片空白,只好很刻意迎請慈心、呼喚悲心、勉強自己生起菩提心;但對於一個平時生活中都在思維慈悲的人來說,你看到了一個佛像,就會很自然生起慈悲心。




        不暖身就修行,你會傷了自己的心




    有的人會發覺:怎麼我一坐下來,說要觀修菩提心,偏偏腦中出現的都是一些跟菩提心相反的事?這就表示:你在生活當中太少思維佛法了,你並沒有去習慣、去思維、去觀修慈悲心。這就好像不做暖身,就直接去做劇烈運動,很容易傷了筋骨或是抽筋;不先「暖身」就直接修行,其實你很容易傷到自己的心。我們可以從生活當中,慢慢的,從小地方開始去練習、觀修這些佛法。如果用的是「斷除法」,就要從大的地方開始去斷除煩惱;如果用的是「對治法」呢,就要從小處入手,開始很細微地去對治煩惱。總之,如果能在生活當中不斷去練習,就會發覺你很自然、不需要刻意勉強自己的,就能生起慈悲心或者菩提心。  




    修行,它是一種習慣,也就是你慢慢、慢慢不斷地去練習跟習慣的一個過程。它並不是一種,好像我馬上修,我就馬上得到一種什麼證悟。




    我們就像是一個機器壞了,我們要慢慢看哪個地方出問題了,慢慢去修理,不能亂修,越修越糟就不叫修了,這樣就不用修理啦!




    譬如說:我們常常要練習觀修慈悲,但是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慈悲的對境,就是一個讓你生起慈悲的情況,你卻沒有去練習,你生活當中也不去思維的話,那你一坐下來,就說:好!我現在開始要修法了,剛開始念:“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快樂跟快樂的因”,一念出來你都會覺得有些不舒服跟不順口,因為你平時都沒有想眾生到底是誰,當你一念“願眾生…”的時候,可能忽然有點疑惑:“咦?這個眾生到底是誰?”然後腦中一片空白。




    所以,修行是一個過程跟一種練習。譬如說「七重因果教授」的慈悲觀修法,它的口訣是有次第性的,你要從「知母」、「念恩」開始,從自己的母親開始慢慢的思維,然後一步步擴及到眾生,如果我們沒有這樣去練習,突然一下就想「一切眾生」,你反而什麼都想不清楚。這是我們真的要去好好思維的一件事情。




        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所以不要只增加次數




    第二:「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我們都修本尊儀軌,做四加行,你們說那叫「功課」,大家都說「上師給我功課」,很多人想要「功課」,領了功課就急著做,想要馬上做完大禮拜,本來次數有很多,要拜十萬多拜,我把它減少一點(大眾大笑),剩一千,有人還是覺得很多(大眾大笑)覺得次數很重要,急得不得了!




    但急著修沒什麼用啊!修行重點是信心的進步,不是次數上的進步。有些人做完四加行,回頭一看,有的是什麼呢?有的只是次數,只有數字增加,心裡卻沒有什麼改變。(大眾笑)




增加了幾個「零」,結果還是「零」!(大眾大笑鼓掌)然後fired,被當掉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在信心上進步,這個考試就沒過!




    有些人做功課,就像小學生交功課給老師,希望老師看了高興:“哦!我已經做完這四加行,看看啊!”好像做完大禮拜,你就已經畢業了,上師就會說:“哦,現在你可以修某某本尊了”或修什麼大儀軌了。不是這樣的。(大眾笑)我覺得這不是上師所要看到的,也不是給上師看的,是讓自己看的!要讓自己的心成為修行,自己的威德、功德,要展現給自己、獻給自己、給自己看。修行不是次數,也就是說,要增益(增長進步)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次數!修行不是外在的東西,修行就是:讓自己的心成為慈悲心,讓自己的心成為那個修行!




    很多人都急著完成大禮拜,覺得次數很重要,而且急得不得了!很多人大禮拜還會刻意選那種比較滑、比較平順的木頭(大眾笑),就可以滑得特別快。還可以跟別人比賽,“好!我可以比他快!”(大眾大笑)這個情況不太好,這樣急著修是沒有用的,因為修行的重點是心性,就是你自己的心性的進步,而不在次數上。這也不是一個上師想看到的。所以真正的四加行修持,像大禮拜、獻曼達這些功課,都是自然的,都會變成你自己的東西,當修行變成你的一部份,跟你是一體的,它就不會「用完就丟」。譬如說我觀修了慈悲,我觀修了這些法,並不會修完了就把它丟掉,而是自然成為你自己的東西,跟你是一體的。




        不要把修行當儀式,要看到背後的涵義




    第三就是「不要把修行當成儀式」。很多人把本尊法當作一種儀軌,光是注意要打什麼手印、念什麼咒,卻沒想過要改變自己的心。密乘裡面很多儀軌、手印、咒語,但那些外在儀式不是修行,重點是那個內容,那個涵義才是修行。




 譬如說藏密有「四臂觀音」,好像觀世音菩薩突然之間多了兩只手,(大眾笑)




誰給的?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給的啊?(大眾大笑)




好像觀世音菩薩做得很好,釋迦牟尼佛就「欽此」多給了兩只手?




不是這樣的。(大眾大笑)




也不是藏人裝上去的。(大眾大笑)




不是我們藏人做的!(大眾大笑)




還有千手千眼…(大眾大笑)




哎唷!這觀想倒是很難,有時候覺得那個千手、那個胳臂要長在哪裡啊?(大眾大笑)




其實,這些都是有含義的!「四臂觀音」,代表著「四無量心」,就是無量的「慈」,無量的「悲」、無量的「喜」、無量的「捨」。




    以前傳承比較嚴格的時候,一般人不會看到這種密法的本尊,修行人經過密乘的灌頂、口訣教授,才准去看這些密乘的本尊。那些有修行口訣的人,一看到「四臂觀音」、看到那四只手的時候,就會想起那個涵義,就會感覺到那個「四無量心」。




    也就是說,密教的儀式、手印、咒語,重點都是在「涵義」。不要把那些珍貴的法,當成鄉村的祭祀一樣,把它做得很奇怪,不要這樣!




        熱騰騰、香噴噴的法,就在生活中




    我們上面談了三個「不要」,不要這樣、不要那樣,也許有些人會想:那到底「要」怎麼修呢?




    其實,到處都是修行的教導。譬如四季。冬天來的時候,一般人都知道要穿暖一點,但是一個修行人,不要只看這些片面,要看到季節無常性的一面,四季這樣無常的變化著,卻有著顯相上的延續性,冬天走了春天會來,春天走了夏天會來…我們要看這個。四季就像輪子轉動一樣,這樣無常的變化著。我們要看著,能夠這樣看,才能會看到那個熱騰騰、香噴噴的法,就在生活當中。有味道的那個法,就在生活當中,不是在文字上面;在文字上的是乾巴巴的法,我們要的是那個有味道的、「四川口味」的(大眾大笑),就是說,熱騰騰的、麻辣辣的這種口味啊!




    有人聽了可能會想:“噢!你是個法王,看起來當然很容易啊,你的生活再忙,也不會比我們世間人忙啊!”“你生活再忙,但是回到的地方就是寺院,很寂靜、平靜的地方,但是我們世間工作的人,在世俗的人呢,就上班哪!上班的時候很忙、很累、很煩惱,就回到家裡也是,也有一大堆問題,要照顧小孩啊,要奉養父母啊…一大堆!”這,我也可以承認啦!(大眾笑)但是你們也知道哦,我也很想知道所謂「人世間的滋味兒」,「出離輪回」嘛,出離這個人世間,也要先嘗嘗滋味兒啊!




    熱騰騰的法,就在生活當中,也就是說在我們生活經驗中,所謂的佛法,不只是用耳朵去聽,還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你就可以經驗到:真正熱騰騰、活生生的那個法,就在生活當中,人世間當中。所以,修行,就在你們的手中,用不用就看你們自己啊!(大眾笑)




    很多時候,我們體會或者了解佛法,並不只是用耳朵去聽聞而已,你直接的經驗,譬如說眼睛看到的,都在告訴你佛法。就好像釋迦牟尼佛,當時他走出了這個王宮,在四個方向,他看到的生、老、病、死這些景象,並沒有人在旁邊解釋、分析說,這就是生老病死,而是他直接的經驗,你直接能夠體會的東西,就是佛法!




    大家都要知道:生活上、工作上,都是可以修行的啊!譬如說你在一個公司裡面,你發明的產品,雖然是用來賣的,但是當你在設計或者販賣的時候,就可以有供養人群、布施社會的心。就是說,質量讓它好一點,對社會有奉獻與幫助,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真正的一個布施啊!布施的這種動機跟行為都有了,就像我剛剛說的,「修行在你手裡」,就在你的工作裡,只是你用不用而已。




    布施不一定要給一個東西,佛陀已經圓滿布施波羅蜜,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窮人啊,他怎麼就圓滿布施波羅蜜的?我覺得重點在「完全布施」的這種心,佛陀在學道、修道的時候,已經完全布施了,他把未來完全布施給眾生,因為他的未來是無量的,世間眾生是無量的,所以他的布施也是無量的,他這無量的布施給無量的眾生,剛剛好。(大眾笑、鼓掌)不管是要賣、還是要給,有沒有布施心,感覺就完全不同,沒有布施心,明明是給人,感覺也像是用賣的。




        用發願,為一天揭開序幕




    所以,布施,發心是很重要。提到發心跟布施,我們每天的生活,最好也從發願開始。就是早上一起來,心中憶念著皈依三寶的心,發願自己一定要做利益他人的事情,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有了這樣的發心,這一整天,就會成為修行的一天,慈善、美好、熱呼呼的一天。




    另外一個呢,是工作的發心,我們一進到工作的地方或者公司,開始做事情之前,要發願希望這份工作能帶給他人快樂或者幫助,有了這樣的發心與動機去工作,產品也會因此質量提升。




    用好的發心與動機,把工作的質量提高,就跟自己將修行的質量提高一樣。




    還有一個,是對家庭的發心,譬如說自己有了孩子,就要發心把這個孩子教育成能夠利益眾生,對世界沒有傷害,這樣的話,養孩子也是修行啊!




    然後呢,就是感情的發心,對父母的感情也好,對伴侶的感情也好,要發心讓這份對他(她)的關愛、感情,能夠遍滿,要互相珍惜,然後擴大這種珍惜的心到所有有情眾生身上。譬如太太很有慈悲心,她就會感動她的老公,那位老公到花園倒水澆花,也會覺得很溫馨啦!(大眾大笑)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搜狐微訪談:索達吉堪布談佛教的倫理觀(其中談及中日釣魚島之爭)




佛教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種大平等精神,教人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對待一切有情眾生,甚至花木草石。這種倫理觀,較之當今的動物保護主義或環境保護主義有更深刻的宗教情懷。




佛教倫理的特色及其價值均是由佛教自身的宗教特質內在引發、開顯出來的,但經年傳播之後,佛教的許多特質或精神內涵並沒有充分展開,不少地方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曲解。那麼究竟什麼是佛教倫理?佛教倫理的的實踐方法有哪些?搜狐特邀喇榮五明佛學院@索達吉堪布9141300-14:00做客微訪談,歡迎大家踊躍參與交流。訪談結束後,我們將在參與交流的網友中抽取5位幸運網友贈送索達吉堪布的著述《苦才是人生》一本。




放豬江湖V




歡迎@索達吉堪布 仁波切的到來。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現像,具有多重社會功能。其中由宗教倫理引導出的行為規範功能,在全球範圍內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社會作用。那麼佛教的倫理觀包含些什麼?普通人該如何理解踐行這些觀點?訪談現在開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交流。參與交流的網友有機會獲得@索達吉堪布 的著述《苦才是人生》一本。




索達吉堪布:




有緣千裡來相會,謝謝搜狐微博給我們這個平台,讓我們有機會在此共聚,互相學習!




甭起噶:




@索達吉堪布 提問:您去各大高校傳播佛法,您有什麼特別難忘或者值得與大家分享的事情嗎?




索達吉堪布:




不管是去哪個大學,大家都有希求知識的好樂心,這一點讓我非常難忘!




古老的布依族:




@索達吉堪布 提問:請問上師,出家人會生氣嗎?遇到特別氣憤的事該如何排解?




索達吉堪布:




真正的出家人,遇到一些事情,即使有時候會生氣,但因為懂得調心的方法,比一般人更容易平息煩惱。




美好的時節:




@索達吉堪布 提問:您說“苦才是人生”,那麼這“苦”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因罪獲得的?




索達吉堪布:




“苦”分為兩種:一種是細微的苦,指一切無常;一種是粗大的苦,比如頭痛、失戀等。《苦才是人生》的“苦”,主要是指佛教中的苦諦,它是跟眾生的愛執聯系在一起。




妞妞的新生活:




@索達吉堪布 提問:常聽說“我佛慈悲”,慈悲對於佛教文化來說,是什麼樣的地位?




索達吉堪布:




慈悲是佛教的命根。它不僅僅是佛教中所提倡的,乃至整個人類,都離不開它。




dsawaa




@索達吉堪布 提問:上師,你怎麼看待中日釣魚島之爭?




索達吉堪布:




激化矛盾,不如淡化矛盾。不管是什麼情況下,傷害別人的同時,最後定會傷害到自己。冤冤相報何時了!




Karmabo




@索達吉堪布 提問:頂禮大恩上師!




請您給當代的學佛人推薦幾本書!




感恩!




索達吉堪布:




《大圓滿前行》、《入菩薩行論》和《慧燈之光》。




身經百戰59619




@索達吉堪布 提問:請問堪布,如何才能擺脫對於異性的貪著?




索達吉堪布:




我以前講過《佛眼看“愛情”》,你可以看一下。http://www.zhibeifw.com/ssks/qa_list.php?id=2173




秦淮水月:




@索達吉堪布 提問:上師好,據說您之前沒有打算出家,後來是什麼因緣促使你出家,並且獲得如此高的修為?




索達吉堪布:




雖然我沒有特別高的境界,但從小就喜歡出家人的清淨、簡單、慈悲,後來因緣成熟就出家了,呵呵,就這麼簡單!




圓進:




@索達吉堪布 提問:尊敬的堪布仁波切:請問佛教倫理,或者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標是什麼?或者說當代人為什麼需要佛教的知識與修行?感恩!




索達吉堪布:




學佛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利他。這種無私利他的精神,相信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




donger123456




@索達吉堪布 提問:頂禮大恩上師!出家前要作好哪些准備?請上師慈悲開示.




索達吉堪布:




心先要准備好!明白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出家,以後遇到違緣、誘惑等時,是否仍可以堅定地走下去。




圓慈2012




@索達吉堪布 提問:頂禮大恩上現!請問上師少睡覺的竅訣是什麼?




索達吉堪布:




前輩大德說:當我們懂得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時,自然而然就會少睡覺,精進修行!




揮霍浪漫:




@索達吉堪布 提問:我知道這樣說可能不敬,但是我依然好奇,作為現在的修行者,苦修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是活不下去了混不下去了走投無路了投奔了佛教,很多寺廟更像是一個收容所不是嗎?




索達吉堪布:




不一定所有的寺院都是如此,正規的佛教道場,還是以學習佛法、修行佛法為主。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群體,都會存在良莠不齊的現像,關鍵看你個人如何取舍。




蒼鷹之舞2012




@索達吉堪布 提問:您怎麼看西方極樂世界,是像阿彌陀經中描述的那樣嗎?這種景像是否是一種著相?因為金剛經中說一切都是空性的,所以是否把極樂世界描述的還是按照人間所謂的好的世俗的標准




索達吉堪布:




倘若能把這個世界的一切也看空,不吃飯、不睡覺對自己絲毫無損,那把極樂世界看空也可以;否則,如果這個世界對你是真實的,那極樂世界也是如此。所以,實相與現相不能混為一談。




真願:




@索達吉堪布 提問:頂禮上師!面對誹謗、猜測、誤解,現代社會的我們,該用怎樣的智慧來面對?




索達吉堪布:




謠言總是有,不聽自然無。




登巴達吉:




@索達吉堪布 提問:頂禮根本大恩上師,請問,我一個人靜下來念蓮師心咒時,注意力是應該集中在自己的聲音上,還是集中在面前的蓮師像上?




索達吉堪布:




最好是專注在面前的蓮師像上。




紅加黃:




@索達吉堪布 提問:學佛,如何選擇明師?




索達吉堪布:




上師最主要的法相,就是看有沒有大悲心。有了大悲心的話,沒有其他法相也可以依止;大悲心若不具足,就算具足百般功德,也不算是大乘的善知識。




走向解脫:




@索達吉堪布 提問:頂禮大恩上師仁波切!請問應該如何觀清淨心?




索達吉堪布:




先要明白為什麼一切是清淨的?否則,明明不清淨,卻硬把它觀成清淨,就像把不淨糞非想成甘露一樣,這無疑是自欺欺人。至於“一切皆為清淨”的道理,只有學了佛法的相關知識,才能完全通達。你可以先看看漢地的《維摩詰經》。




磊磊公主:




@索達吉堪布 提問:佛教對於一個人最大的境界提升是什麼




索達吉堪布:




斷除自私自利的心,全心投入利他的事業。




jardines6817




@索達吉堪布 提問: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愛恨情仇




索達吉堪布:




緣來則聚,緣去則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秦淮水月:




@索達吉堪布 提問:法師你覺得現在人的精神空虛嗎




索達吉堪布:




空虛!很多人現在追求的東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東西。




何建曄:




@索達吉堪布 提問: 頂禮大堪布!怎樣理解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




索達吉堪布:




如同睡眠的心識產生夢境一樣。




扎西翁姆:




@索達吉堪布 提問:堪布,您說我們現在追求的東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東西。那我們真正需要的應該是什麼?




索達吉堪布:




心靈的安寧、自在、解脫。




惟知:




@索達吉堪布 提問: 阿彌陀佛!師父,修習佛法怎樣才能把心量打開?




索達吉堪布:




要懂得發菩提心,一旦真實生起了菩提心,心量自然而然可以打開!




觀音察色:




@索達吉堪布 提問:法師我很想出家,卻又放不下家庭,怎麼辦?請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




呵呵,那沒辦法出家!




圓蓋蓋:




@索達吉堪布 提問:請問一個沒有正確信仰的人的可悲之處在哪裡?




索達吉堪布:




很有可能無惡不作,最終毀壞自己和他人!




索達吉堪布:




沒有條理地胡言亂語一番,謝謝大家一直在聽!如果這次交流對個別人有利益,讓我們一起把功德回向: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天下太平!




放豬江湖V




佛教講求慈悲為懷,兼濟天下,利樂有情的救世精神,凸顯其無私利他的倫理價值。利他終究是利己,救人終究是自救。感謝@索達吉堪布 仁波切抽時間做客本次搜狐微訪談,感謝大家的參與,時間關系,本次訪談就到這裡。大家可以與上師通過微博繼續交流。再見!




索達吉堪布微博:藏地有句俗話說:“一根手指的力量很小,但五根手指攥成了拳頭,力量就強大無比。”如今中日局勢日益緊張,戰爭的代價不是你我能承受得起的,大家若共同祈禱觀世音菩薩,聚集眾人的善念,彙集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必定可以為這個世界注入一股祥和、安寧。南無觀世音菩薩…… 




文章整理來自:http://t.sohu.com/talk/1016229




         
http://t.qq.com/suoldj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管修什麼先念三遍加持咒,功德就增一千萬倍




轉載自達真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3f4e890102dzws.html




加持咒 (嗡 桑巴ra
桑巴ra 波瑪納薩ra 瑪哈臧巴巴吽帕的梭哈)
是舊噶當派的祖師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阿底峽尊者對度母具有信心,有一次他夢見度母,度母把這個咒語傳給了他,後來他就把這個咒語傳到了藏地。當時阿底峽尊者在整個雪域影響力非常大,這又是阿底峽尊者在藏地特別傳下來的一個咒語,所以藏地各宗派都非常重視這個咒語。




不管是念誦經文、修持儀軌,還是念佛號、念咒語,做任何善事之前先念三遍加持咒,功德就能增上一千萬倍。這是佛在經中講的。這個咒語很短,三遍一瞬間就念完,但是他的加持、功德和利益是不可思議的。這是真言,也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加持過的。所以,對此法有信心就可以了。它的內容無需解釋,主要是有信心。




有的人一聽說念這個咒語加持力大、利益大,然後就死勁念,這也是貪。沒有得到如是的功德和利益的時候,就開始懷疑了。




這是什麼原因?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咒語的問題。咒語本身有這些功德和利益,就像寶藏一樣,但是你要有開取這個寶藏的能力。有禪定功夫,有智慧,才能開取這些寶藏。




    那我們能不能得到這些功德和利益呢?能得到,但是你要有信心。有信心才有加持,沒有信心就沒有加持。信心有多大,加持就有多大。信心大,加持大;信心中等,加持中等;信心下等,加持也下等;沒有信心,就沒有加持。具有信心地念,一定能獲得如是的功德和利益。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00條修行訣竅




宣化上人



看到宣化上人的100條修行開示,獲益匪淺。這不僅是關於修行的開示,更是關於做人做事的開示。如果我們能夠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做,此生一定可以把了生死這件大事辦妥。有時間能把這100條開示當做功課念念,也是極好的修行,也可以自我化解內心湧動的貪嗔癡慢疑這五毒。這100條開示是一代高僧大德宣化上人修行的寫真和總結,也是真正的修行訣竅。頂禮宣化上人!



  [1] 修道就是要“倒過來”——什麼意思呢?即是“好事給他人,壞事予自己”。捨棄小我,完成大我。



  [2] 修道人切記!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緣,這樣會糾纏不清,令你墮落。  



  [3] 修行就是要“養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麼也不知,一點妄想也無。  



  [4] 我們修行,群居防口,獨坐防心。   



  [5]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6] 真正修道人,“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要做鏡子,專照人家,不照自己。



  [7] 有所執著,就是人心。無所執著就是道心。   



  [8] 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現在把自己當作死了一樣,也就是不貪、不瞋、不癡。  



  [9] 切記!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開悟,那是修道的絆腳石。  



  [10] 我們在修道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爭”,不爭是不和任何人爭長論短,爭是爭非。



  [11] 修道人就是不為自己講道理,不狡辯,不談是非。   



  [12] 修行更不要爭權奪利,爭做領袖,支配別人,在師父前求表現。  



  [13] 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講話……修行人的秘訣,就是要少吃,為什麼?因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  



  [14] 凡有所求,即是污染。   



  [15] “一切是考驗,看你怎麼辦?睹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可是我們一到考驗的時候,往往就考不上,就落選了。  



  [16] 修行人,主要能忍罵、忍打、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饑、忍渴。  



  [17] 修道人無論用什麼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種貪心,有了貪心,就障礙智慧、靈感與自性光明。  



  [18] 舌有說法的功德,也有說是說非的罪過,若是不說法,而說是非,或說邪言邪語,那就是一萬二千的罪過。  



  [19] 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   



  [20] 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讓人所不能讓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飯,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總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



  [21] 我們無論什麼也不能貪,要知足,要能忍,但這個無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爭、不貪就能福壽無邊,你要是爭、貪、攪、擾,就罪孽不少,要想出離三界,也是無有是處的。



  [22] 就算活到幾百歲,碰見的人都是掉牙的,沒有掉舌頭的,舌頭就因為它軟,能忍辱,所以忍辱的力量最大。  



  [23] 我們人不能挨駡,若有人罵我們,我們能受,這就是有德行。  



  [24] 佈施於人,就等於佈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25] 眾生為什麼沒有福報?因為不種福田的緣故,那麼到什麼地方去種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寶面前種。  



  [26] 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給阿彌陀佛打一個無線電報,這叫感應道交,這才是老實念佛。



  [27]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   



  [28] 持名念佛就像拿著東西似的,總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29] 我們這兒一念佛,阿彌陀佛那個地方的電話就響了。   



  [30] 大家拿出真心來念佛,念一句佛,虛空裏便有一道光明,若能懇切至誠地念佛,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氣化為吉祥,把污染、暴戾、災難的空氣改變過來。



  [31] 每一個出家、在家學佛的,不要以貪心來學佛,不要以爭心來學佛,不要以向外馳求的心來學佛,不要自私自利的心來學佛,也不要打妄語,不要說我有世智辯聰,可以說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這是沒有用的,所以必須要躬行實踐。  



  [32] 這個“肉”字,就是一個被吃的人與吃肉的人,吃肉的人在外邊還是個人,被吃的人已經變成了畜牲了。吃肉的人與被吃的人就有一種關係,解不開冤結,互相罩著。  



  [33] 古人說:“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運,超出命數之外。為何不吉祥,就是心裏不吉祥,種下惡因,當然有惡報。若能改過從善,便可趨吉避凶。  



  [34] 吃齋是活著吃虧,因為未能滿足美食之欲,不能享口福,可是若不吃齋,吃了很多肉,死後便要到地府算賬。我是憑良心向你講真話,大家不要貪口欲,貪享受,死後就不會上大當。  



  [35] 為什麼人那麼暴躁脾氣大?就因為吃肉,因吃肉會增加欲念,使人瞋恨,沒有慈悲。  



  [36] 貪求名,就被火燒死,貪求利,就被水淹死,這是水火二災。再貪求榮華富貴,就會死在風裏。  



  [37] 若好色,腎就會有病,貪財多了就會有心病,脾氣大,肝就會有病,生惱怒,肺就會有病,盡怨人,脾就會有病。  



  [38] 我們學佛就是不惱害別人,故佛教徒要吃素,因為吃肉會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  



  [39] 愛吃好東西,這裏頭都有一股冤業牽著。令你歡喜犧牲其他生命而來補助自己的生命。  



  [40] 所謂“見吾過者是吾師”。能說出我們毛病的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應該感謝他,不可仇視。



  [41] 你有過,若不能改,那過是永遠存在的,你若能改過自新,罪就消滅,沒有了。  



  [42] 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惡人。   



  [43] 絕對不發脾氣,這是最主要的關鍵,不發脾氣,就有智慧,只愛發脾氣的人,多數是愚癡,無明很重,沒有涵養的功夫。  



  [44] 學習佛法,目的為求智慧,是一天比一天有智慧,不可一天比一天糊塗,有的人越學越貢高,越學越我慢。  



  [45] 不應該占方便,硬要去占方便,這是虧本,若本應占方便,而不去占方便,這就是存款。 



  [46] 世間的聰明是世智辯聰,這種人也很聰明,可是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聰明,就幫助自己做了很多糊塗事。  



  [47] 佛教的宗旨,是人人可成佛。現在眾生是我們過去的父母,是未來的諸佛,如果對眾生發瞋恨的心,等於瞋恨父母和諸佛,成為大逆不孝之人。  



  [48] 大公無私的便是正法,若是自私自利的便是邪法。   



  [49] 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旅遊,不是自己的家鄉,應該趕快回到自己的本來的故鄉,與諸佛菩薩為伴侶,所有十方諸佛菩薩及一切歷代祖師,都在等著我們,就像父母盼望子女歸來一樣。  



  [50] 舍不了死,換不了生,舍不了假,成不了真。



  [51] 無私無我,大慈大悲,願將法界眾生所有一切苦難皆與我一人代受。  



  [52] 一切法皆是佛法,皆不可得,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在說法,都在講經,我們把每一個人自己那一部經念好了,背熟了,不要錯因果,那是真經、真典。  



  [53] 你盡看人家不對,就是自己有苦,你若沒有苦了,見到誰都是佛。見到人人都像佛似的,很簡單,很淺顯,就是你做不到。  



  [54] 真正的快樂是無求的,到無求處便無憂。你無所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自性的穩定、平安。  



  [55] 在萬佛聖城,誰也不可給人戴高帽,說此諂媚流俗拍馬屁的話。  



  [56] 修道的敵人是誰?非魔王,而是自私心,若用自私心,萬事無成,就算有成,也屬虛妄。 



  [57] 佛教徒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謹慎,不能隨便毀謗他人。  



  [58] 誰能不發脾氣,誰能對佛教的道理相應,誰就能很順利地成佛。  



  [59] 我們人都是捨本逐末,把修行放在第二位,把賺錢放在第一位,把根本的道理忘了,在末梢上用功夫,你賺錢,只能維持你的生活,學習佛法是養你的法身慧命,增長你的智慧。你應選擇一部經,對機,你就研究下去,不要天天只掛著去賺錢!  



  [60] 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想,這是最有效的修行方法。



  [61] 財欲令人顛倒,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可是我們人人都把這個根紮得深深的。這個善根他不往深的紮。財色名食睡這五條根,他往地裏頭紮啊!紮了覺得還不夠深,還往地裏頭紮。  



  [62] 誰對自己不慈悲,或不講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識,能逆來順受,對橫逆能處之泰然,才見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因為別人一句話就動了,你要修得不動,能忍人所不能忍,這才是真功夫,否則還須從頭練起。  



  [63] 修行要天天保持像個稱似的,平衡下來,怎麼叫平衡下來呢?平衡就時時都平平靜靜的,自性一點波浪也沒有,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64] 我們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去脾氣,你脾氣若不去,學多少佛法,都是種修羅因,將來結修羅果。  



  [65] 修道人,要行所無事,積功累德,不可執著。   



  [66] 學佛的人,先要學吃虧,不佔便宜,任何事物都要捨離,因為能捨方能得。  



  [67] 人人皆知忍辱能到彼岸。但境界來了,就忍不住,無名火高三丈,將多年所積聚的功德,燒得一乾二淨。



  [68] 念不生氣的經,念不罵人的經,念不發脾氣的經。有這三種經,很快就成佛了。  



  [69] 發脾氣是惡,不發脾氣是善。   



  [70] 肝中若無火,何病都能躲。即此妙伽陀,亦被置高閣,娑婆訶!



  [71] 你要知道“名利”兩個字,把世界上所有人都害死了。  



  [72] 有脾氣的人就是苦,沒有脾氣的人,就是快樂。有脾氣的人,就有煩惱,沒有脾氣的人,常常歡喜,這個脾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好像人生種種病,為什麼生呢?因為有脾氣,一切事情不順利,為什麼?也因為有脾氣。所以人若能沒有脾氣,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快樂的,都是平安的。



  [73] 魔是四面八方來考驗,在人我是非,喜怒哀樂上用功夫,魔便乘虛而入。  



  [74] 我所懂的知識是什麼?就是多吃虧,不佔便宜,你若真明白了,便知道吃虧即是佔便宜,佔便宜就是吃虧。  



  [75] 各位注意!凡是從外來的境界,不要注意它,不是理會它,聽其自然,不隨它轉。  



  [76] 愁一愁,地獄遊一遊。笑一笑,就老返少。哭一哭,地獄有個小黑屋。  



  [77] 要學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學好,則冤孽不會來找,愈想學好,冤孽愈來找,欲把債務算清。  



  [78] 福不可享盡,享盡就沒有福了,苦可以受盡,受盡就沒有苦了。  



  [79] 你們誰也不要終日悶悶不樂,愁眉不展。凡事要看得淡泊,如夢如幻,應該輕輕鬆松地處之泰然。世上一切皆是虛妄,只要盡自己本份就好了。  



  [80] 不要儘管他人閒事,所謂他不好,他不對,不要只看他人的錯處,應除掉自己心中的妄想。



  [81] 房要小小的,錢要少少的,人要好好的,業要了了的。   



  [82] 人能孝順父母,就是天地正氣存在,不孝順父母,天地間便充滿邪氣。孝順父母要誠心誠意的,念茲在茲的,畢恭畢敬的。對於父母要恭恭敬敬。父母就是堂上活佛,所以人能供養父母是最幸運的一件事情。  



  [83] 電視擺在每個家庭裏,等於是一個無形的妖怪,把小孩子教壞了,把他們的精神也吸去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不多,受這個毒素卻比什麼都深。  



  [84] 你們一天不發脾氣,就是一天的修行,十天不發脾氣,就是十天的修行。你們要發脾氣,就是沒有修行。



  [85] 所有的眾生都是我的家人,宇宙是我的身體,虛空是我的大學,我的名字了無形相,慈悲喜舍是我的功用。  



  [86] 事情來了,應付一下,不要存攀緣的心,事情去了,不留痕跡,心淨如洗。要曉得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明白之後,依法實行,才是真正懂佛法。  



  [87] 切記!切記!無論做什麼事,要有始有終,不要為外境所動搖,而退失自己的志願。發願立志如金石,不要為逆境和不如意所動,而忘失菩提心。  



  [88] 修道人絕對不可動肝火,一切忍於心,所謂“無明火燒功德林”。大家千萬記住這一點。 



  [89] 要是有人罵我,你要向他叩頭。無論誰譭謗我,不要為我辯護。  



  [90] 若遇到是非人,專造你的謠言,無論如何冤枉你,說些無中生有的話,要忍!這是往昔的業債,今生來討債,不可抗債不還。債還清之後,自然海闊天空,無煩無惱,無憂無慮。



  [91] 自大就是臭。臭氣熏天,誰敢接近你,大家都掩鼻而過,不敢接近。  



  [92] 我們要養氣,不要生氣。   



  [93] 相會是有緣人,何必爭爭吵吵,多沒有意思。   



  [94] 脾氣大的人,一天到晚好像頭頂上冒煙,氣衝衝的,這是缺德之表現。  



  [95] 今天傳授你們一個要訣,什麼要訣呢?就是在緊急關頭的時候,保持鎮靜,不可緊張,將生死置於度外,一心念觀世音菩薩,一定會化險為夷,度過難關。  



  [96] 所謂“不生煩惱莫疑心,總要管己少客人,多認不是少爭理,安然清淨智慧生。明心沒有礙難事,見性哪有憂愁心。佛光不是不普照,憂思恨怨心攪昏”。能按照這幾句話去做,一定得到特別的感應。  



  [97] 誦持《大悲咒》的功德,不但能退盜賊,更能消除百病,平諸魔難,所以我們應該誠心誦持。  



  [98] 做父母是還債,做子女是討債,眾生都不明白,還以為這很好玩的。  



  [99] 無論什麼人有何病痛,都有冤業債主來找你,為什麼人生病?它也是給人說法,叫你能知這身體是苦的,生老病死苦,隨時都會來找你,給你打一個電報,打一電話,或給你一封信,告訴你,不單病,將來還會死。



  [100] 我們修道人,要用電波把空氣消毒,什麼是電波,就是靜坐。從靜坐中放出的智慧光,這個智慧光就是電,這種電波放到空氣中,有殺菌的作用,把混濁的空氣變成清潔的空氣,這叫電療世界之病。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法語:他們不再障礙,不再找麻煩了




1 素食,實在說非常重要,為什麼?
一般人吃肉食,造的殺業太重,這冤冤相報,很可怕!

2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我父親喜歡上山打獵、喜歡用黃色炸藥炸魚,殺業很重!
他四十五歲就過世了。過世之前,他發癫狂病,
看到山就往山上跑,完全像野獸;
看到水就往水底下鑽,
跟魚沒有兩樣。他死的那個狀況,
就跟《地藏經》上講的完全相同。

3
佛在經典上講殺生的果報,我親自看到。我自己也打了三年獵
也殺了很多眾生,想到我父親生病到死亡那個狀況,我非常恐懼!
這個果報怎麼化解法?
一接觸佛法,一知道因果,
我立刻就吃素、放生,這是悔贖罪。

4
學佛之後,曉得彌補罪業最有效的方法,無過於弘護正法,
所以我發心弘法利生,將修學、講經的功德統統回向宿世、今生這些冤親債主,
希望他們明白,我的成就就是他們的成就,希望怨結能夠化解。
五十六年來,我一心修行,弘護正法,他們不再障礙,不再找麻煩了。


**************************************************************************************



你想要護法神?你就得真修真幹,不然哪裡會有護法神?


1。業障在哪裡?只要我們自己冷靜去觀察,你就看到了。現在在這個社會裡面太多,道場裡面你會常見到有附體,冤親債主附身。


2.這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欠命的他來討命,欠債的他來討錢,你要不能滿他的願,冤結不能解開,他就障礙你修行,障礙你開悟,障礙你證果。


3.所以忏除業障,跟這些過去現前的冤親債主,用這個方法跟他們化解,誠心誠意的化解,對方絕大多數都同意。


4.為什麼?他們也清楚,這種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拿定主意,我欠別人的一定要還,欠命要還命,欠債要還錢,要把它還清,再也不傷害眾生,再也沒有去占別人便宜的念頭。


5.諸位要記住,占別人便宜的念頭是屬於盜心,你只起這個念頭你就欠他,你說多麼可怕。別人有對不起我的地方,我要把它放下,不再記在心上,不再有報復的念頭,我們解脫了。


6.如果你還有怨恨,你還想報復;換句話說,你必須留在這裡搞輪回你才能報復。這個念頭不能放下的話,念佛不能到極樂世界,為什麼?你還想報仇。你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這個東西要放下,再大的怨恨都要放下,都不能放在心上,這不能不知道的。


7.人家欠你再多的錢,也一筆勾消不要了,我們才能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某人欠我多少錢,某人跟我不愉快,我還要去報復他,阿彌陀佛就走了,你這一生的緣就斷掉。這是別人欠我們的好辦,容易;我欠別人的,這個事情難辦,別人一定要討回。


8.那怎麼辦?我們跟冤親債主如何把這些帳把它清了?這個相當不容易。那怎麼樣?學佛同學修行最基本的早晚課誦,早晚課誦裡面都要把修學的功德,回向給過去現前的冤親債主,誠心誠意,再求三寶加持讓他能夠感動,真誠心就有感應。


9.我們這有感,他就有應,希望他也像我一樣放棄了,他能放棄他就不干擾你;他不放棄,真有一類很執著的眾生,他不肯放棄。如果我們真心求懺悔,真心希望化解,我們以修學功德來補償,他真想報復也沒機會了,為什麼?這有護法神護持。


10.你的功夫、你的往生他不至於來干擾你,護法神保護你,他不能靠近你。你得真幹,不真幹沒有護法神。經上給我們說得很好,真正皈依,就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你真皈依;假的沒有用處,有名無實那個沒有用處。


11.持戒,五戒,你能夠持一條戒有五尊護戒神保護你,五戒你都做到,就二十五尊護戒神他日夜保護你。那你犯戒他就走了,他就不保護你,這是唐朝悟達國師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學佛同修很多人知道,佛門裡有個懺儀,叫《慈悲三昧水懺》,拜水忏也是求懺悔的,求消災的。


12.這是悟達國師的故事,這個人從漢朝到唐朝十世都是出家人,都是很好的修行人,十世高僧。到第十世他成為帝王的老師,稱國師,佛門大德,皇上送他一個沉香寶座,就是太師椅沉香雕的。諸位想想,沉香我們現在知道,論兩賣的,那個多麼名貴!做這個太師椅供養老師,皇上供養老師。


13.他看到之後心裡很歡喜,感到非常安慰,皇上送沉香寶座,也覺得自己的地位高過一切人。這是什麼?傲慢的念頭不嚴重,才起來有這麼點意思,他的護法神走了。


14.這一走了之後,真有一個冤親債主,十世世世都跟他,是以前被他殺的這個人要報仇。十世都有護法神障礙住,他不能貼近,這一念,一念傲慢,護法神走了,他就貼到身上,長了一個人面瘡,幾乎把命送掉。


15.這是幸虧迦諾迦尊者,是一位阿羅漢來跟他化解,把過去今生宿世因緣講清楚、講明白,對方接受了離開,他人面瘡好了。


16.就告訴他,你只有一念差錯,你看看冤親債主就逃不過。所以真修行有佛菩薩加持,有護法神保佑;可是你煩惱一起現行,護法神就走了,這不能不知道。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正念是清淨心、平等心,天天不能離開聖教,早晚要讀誦經典。


17.早晨讀誦目的是提醒自己,我這一天遵守佛菩薩教誨,依教奉行。晚課就是懺悔、就是反省,我今天從早到晚有沒有犯過失?有沒有依照經教去修學?


18.現在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反省、來改過?這些年當中我們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為什麼?這是基本的戒律。也就是說最低的標準,你能把這三個根扎下去,也就是真做到,你就會得三寶護念,你就會得到護法神的照顧。冤親債主雖然多,他也不能靠近你,諸位要記住,這是最低的標準。


19.在過去,我們想想,悟達國師這個標準一定是完全具足,冤親債主為什麼來找到?那個時候人人都有這個標準,所以這樣的標準不希奇,那你要把標準提升。像悟達國師這樣的人,要提升到菩薩戒,持戒清淨才行;這一念傲慢起的時候,戒就破了。


20.現在的這很低的標準,護法神都照顧你,為什麼?現在這很低的標準都沒有人做,你能做到那很希奇,那就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想想就明白,務必要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做到。每天用這三樣東西來反省、來檢點,真的有過就要改,無過要勉勵自己,明天做得更好,這樣修行自然得佛菩薩照顧,你身心安穩。


21.境緣那是肯定的,順境、善緣、逆境、惡緣,這是我們過去今生自己造的,遇到之後自己要承當。如何在環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頭保持清淨心,這比什麼都重要。決定不能夠受影響,決定不能夠被染污,這才叫你真有功夫,你真有成。


*********************************************************************裡面,除了自己的神識,還潛伏著我們的冤親債主神識

 


們的身體裡面,除了有自己的神識,還潛伏著很多我們的冤怨親債主神識,比如我們殺生,那些被殺的動物的神識就有可能住在我們的身體裡,當我們氣勢強的時 候,他們只能等待,一但我們的氣勢減弱,比如運氣差,年老體弱的時候,



這些冤親債主就開始伺機報復,我們就可能生各種病,
出各種不順心的事、家庭不和睦、 事業不順利等;
冤親債主會干擾我們的思維,讓我們言不由衷,
做惡夢、脾氣不好、記憶力差、誦經念佛時妄想不斷、心神不定;


身體裡的冤親債主會使我們的氣色難看;
冤親債主在我們的身體裡,我們吃的東西也會增多;
動物大多數都很愚癡,殺生多的人,
很多動物的神識會附著在殺生者的身上,
殺生者也會變的越來越愚

我們身上的冤親債主不但有今生的,也有多生多世的,甚至無始劫以來的。
除了已經來臨的冤親債主,還有不斷來臨的冤親債主。
如果繼續殺生、繼續 和眾生作對,就是在制造新的冤親債主。
普遍而言,人臨終的時候,身體會變的僵硬,氣色特別難看,
那時因為身體已完全被冤親債主所控制
我們如果不明白這些 深層次的原因,遇到問題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怨天尤人在所難免,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們誦經、放生、行善等到功德回向給我們的冤親債主
(是給自己有緣的眾生回向,佛教最講究緣分的)
是表示我們對冤親債主的懺悔和道歉,
最終是祈請大願地藏王菩薩幫助我們解冤釋結,
超拔我們的冤親債主。

冤親債主不斷被超拔之後,我們的氣色會變的好看,
身心會更愉悅,生活、工作、事業也會變的更好更順利。
我們應該感恩佛法,感恩佛菩薩,如果沒有佛法,
我們永遠沉輪在業海裡,苦海裡,不明究理
,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刻。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3/128475.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惟賢長老與弟子正住就學習楞嚴經的精采對答



作者:惟賢大師


按: 20091112日,惟賢長老在深圳參加“本煥長老105歲壽誕慶祝典禮”後,于弟子正恩家暫住。時,三學讀書會深圳負責人正住居士前來拜見恩師,因正住從1993年開始研習《楞嚴經》,且從2005年開始於每週日組織“楞嚴經共修法會”,於是便有了下面師徒二人的精采對答。


師:你現在會背《楞嚴經》嗎?


正住:還不能背整本經,只是學習義理,能背楞嚴咒。


師:《楞嚴經》的中心是什麼?


正住: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還有楞嚴咒。


師:文殊菩薩有一個四句偈,“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這個說明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與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法門是相通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是一致的。守根護意是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能夠護意以後再與外界接觸,就是“明觸”,而不是“無明觸”。


正住:明觸和無明觸有什麼差別?


師:明觸是有智慧,能夠觸而不受,能夠破十二緣起。這與《楞嚴經》的去妄歸真、守根護意都有關係。“楞嚴”是什麼意思?


正住:是“一切事究竟堅固”的意思,《楞嚴經》裡講四科七大,就代表了一切事。


師:不錯,這就是“即事而真”,與密宗是相應的。密宗修曼荼羅,建壇城,這也是即事而真。這才是修真心,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你講下心得吧。


正住:學習了圓瑛大師的《楞嚴經講義》後理解到一點,就是要達到初住,需要破根中六結,伏五十陰魔才可以,之後才可以六根互用。這樣對嗎?


師:這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還是即事而真,一根通,六根就都通了。知道什麼是六結嗎?


正住:六結是“動、靜、聞、覺、空、滅”。


師:對。破六結就是即事而真,這裡聞的聲不是外面的聲,而是“自性聲”,是要找本來面目,找真如。這也是《法華經》裡面講的“一乘法”。


正住:“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師:所以《法華經》裡面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個就是一乘法。


正住:普門品與《楞嚴經》的三十二應身是一致的。


師:一通百通,這些經都是相通的。觀世音菩薩成佛的根本,就是“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要修大悲心,不離眾生,不舍眾生,這是成佛之道。《法華經》最重要的一品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攝住耳根,六根都轉過來了,學佛就是一個“轉”字,唯識就是轉識成智。“轉惡成善,轉邪成正,轉染成淨,轉識成智”,這一條道路,顯教密教都一樣,所乙太虛大師說“八宗平等”。顯教不能詆毀密教,密教也不能詆毀顯教。八宗是修行的方式不同,但道路和目標是一致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正住:這是《金剛經》上說的。


師:《金剛經》講般若。學好了《楞嚴經》,一經通百經通,般若和唯識也是相通的。一經不通,其他都不通。學習要融會貫通,太虛大師講的八宗平等很有道理。你學習《楞嚴經》,誦楞嚴咒這麼多年,有何體會和進步呢?


正住:我體會到確實像經上所說的有金剛藏菩薩“精心陰速”來幫助我們進步,除掉障礙,以前很多很難除掉的習氣現在能夠除掉,身體上很難除掉的病也會慢慢的消失。我以前一到冬天全身都會發癢,很多年都是這樣子,持了楞嚴咒之後這幾年都沒有了。我從1993年開始喜歡上《楞嚴經》,為什麼呢?我當時患慢性鼻竇炎很嚴重,醫生說不可以治,但當我第一次看了《楞嚴經》以後就很喜歡,於是我每天早上六點鐘起來,讀了一個月我的病全好了。其他相關感應也比較多。因此,我感到不管是學《楞嚴經》還是讀楞嚴咒對自己習氣和業障的消除,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一直堅持在學習。


師:《楞嚴經》是一部智慧的經典,與禪宗講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完全相通,重點是去妄歸真,由染趨淨。其中就要明兩種根本:生死根本、菩提涅槃根本。生死根本解釋流轉原因:由於妄識的無明和業,招引異熟果受苦。菩提涅槃根本指在修行中不攀緣外境,而返觀根性,恢復真性。如何修行?便說明二十五圓通的修證方法,經歷五十五聖位,最後說明修定須消滅五十種陰魔。因此,由般若顯示我們的真心,使我們真心恢復光明,達到如來的本性,恢復本來面目,就可以返妄歸真。這個思想與禪宗是相通的,與唯識法相所講的“轉識成智”也是相通的。轉識成智,識是染污的,智是清淨的,要轉八識成四智。


正住:可不可以這樣理解,轉識成智,這個“識”就是《楞嚴經》所講的生死根本,“智”就是菩提涅槃根本?


師:對,這都是相通的。唯識學所講的轉識成智,識就是妄的、虛妄的、染污的,智就是真實的、清淨的。在唯識裡面有三性: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遍計執就是我執、法執,那些都是虛妄的東西。依他起就是因緣生法,又分為兩種:染污的依他起,清淨的依他起。假若我執、法執還存在呢,就屬於染污的依他起,是眾生境界。假若轉過來,從聞熏之中使這個染污的種子逐步消滅,清淨種子逐步上升,就可以歸入真心,逐步成智,識與智要分清楚。唯識裡面講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相、名、分別、正智、如如,這是五法;五法裡面的染法是相、名、分別;分別相,分別名,名是遍計執,相是依他起;名相俱不起就是勝義,圓成實。轉過來後是什麼?正智、如如,這就是淨的方面,有智慧。為什麼八正道裡第一個講正見呢?有正見才有正智,所以八正道也很重要,這些佛理都是相通的。


正住:師父,我還有一點體會,就是要走上五十五位菩提路,《楞嚴經》強調一定要用三漸次作為根本,才能從幹慧地開始一直往後不斷增長。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經上說“不是正觀而是邪觀”。


師:幹慧地是地前,經過見道位以後才是修道位,有見解不等於說是有實證。結合實證要經過初地一直到十地。觀緣起,觀空,有相觀空,無相觀空,到第八地以上就證了。有這麼個次序。還有就是《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十八界加上七大),也是即事而真,不是說這個真在我們身外,而在我們自心,就是我們的本性。那就要會觀,會即事而真。密宗的六大緣起:地、水、火、風、空、識,也就是即事而真,世界的組成、人自身的組成離不開地、水、火、風、空、識,如何把它轉過來?面對事實如何認識它?這樣子來修就可開悟。


正住:我體會在二十五圓通即事而真這一塊,是否可以借鑒《圓覺經》中普賢菩薩的如幻法門,我理解這兩個是相通的。


師:相通。《圓覺經》講: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你要離開這個幻境,你不貪戀他,轉過來,就覺悟了,也就是《楞嚴經》上說的即事而真,一切事都是幻化,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曉得是幻就不要執著他,就要離;能夠離他,就返妄歸真達到覺。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是《圓覺經》講的,與《楞嚴經》道理相通。《楞嚴》、《圓覺》、《楞伽》三經都是禪經,中國的禪經,大乘禪經,另外還有《維摩詰經》。《維摩詰經》最好,是部文學作品。


正住:《維摩詰經》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經,每一次我都是一口氣全部讀完,很痛快。


師:文殊菩薩同維摩詰居士呢,專門講不二法門,這個法義很深。現在來講是辯證的統一,由相對到絕對,不二法門,最好最好。天女散花那個故事很精典。


正住:天女散花遇到聲聞弟子就粘住了,遇到菩薩就掉下來。


師:是的。舍利弗說,嘿,你這個花落在我們身上不掉,落在菩薩身上為啥就掉了?天女笑著說,不是花住你,是你在住花。色不迷人,人自迷。心理關係。


正住:師父,我一直以學習《楞嚴經》為中心。我有一個不是很有信心的地方,不知道能不能在今生此世破掉六結。這個難不難做到?


師:這個事情你也不要過急,佛在《遺教經》中講呀,修行如彈琴一樣,彈琴不能太鬆太緊。過緊了那個弦就要斷,過鬆了就聽不出曲調,要平和。我十幾歲在龜山書院讀書的時候,我的老師王恩洋先生有個侄兒叫覃長孝,那個侄兒聽到王先生講諸法實相,王先生說他已經見了實相,他就學王先生每天修禪定,心情過於急,結果身理就發生偏差,吐血。


正住:關於修禪定,我讀《楞嚴經》到“五十個陰魔”那部分時,我有一個心得就是,陰魔出現是因為他定和慧不能均等,“定過於慧”或者“慧過於定”都會出偏差。這個理解對嗎?


師:戒、定、慧是聯繫起來的。定有偏差就是戒沒真正守住,守戒就是伏根。根不伏,意就不能守,根門就不能守。戒、定、慧三學是佛教最重要的學,基本的學,三無漏學,最最重要的。弘一法師講過,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要做到四點:習勞、惜福、持戒、自尊。


第一個習勞。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勞動,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個要不得。


第二個惜福。吃這碗飯就想到來處,修五觀,穀子是怎麼來的,米是怎麼來的,能夠有飯吃就很有福報,就要好好珍惜,不要浪費。


第三個持戒。以戒律約束身心,你能夠習勞惜福就能夠持戒了,因為戒的中心是甘淡泊,甘於淡泊就可以守戒,心不外求,貪心就可以抑制下來,戒就守住了。


第四個自尊。尊重自己的心靈,人為萬物之靈,就要發揮心靈的作用。這個心靈是什麼靈呢?理智和愛心。人最靈就是這個地方,與禽獸不同也是這個地方。孟子講“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幾希就是指這個。心靈是顆明珠,修行就是使它發出光輝。普通眾生的這個明珠是被埋在土裡了,不能發光。學佛就是要把這顆明珠上的土給打掃乾淨,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讓心靈發出光輝。有一首偈:“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正住:我上次去拜訪河北的常輝法師,他辦了一個孤兒院,有一次我請教他一個問題,修禪定如果心亂怎麼辦?他不是叫我打坐,而是叫我多做慈善事業,我覺得他這個回答給我幫助很大。


師:這是實際行動。能做慈善事業就有悲心,有悲就能夠舍。佛教的修行上供下施,對上,三寶、父母、師長要供養;對一般眾生,貧苦眾生要施捨。修禪定的目的是消除貪、嗔、癡,你能夠存悲心,就不會有貪、嗔、癡。存悲心能施捨,財施、法施、無畏施,而且施了以後不執著,三輪體空,既有智慧,又有悲心,這就是在修戒、定、慧,也就伏住貪、嗔、癡了。所以這個方法也很好的呀。常在悲中,常在救濟行動中,就在佛光中,就與佛心相應。


師:你做什麼企業呢?


正住:我是在深圳華為公司,就是搞電話設備的公司。


師:那你學佛也不能耽誤工作。學佛要與工作、生活打成一片,不能脫節,工作就是學佛,生活就是學佛,關鍵看你存心怎麼樣。存心好,力求於大眾,力求於上供下施,地位越高越好,錢越多越好,沒關係。佛法有五不可思議:業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定力不可思議,願力不可思議,善法力不可思議。這個意義大得很,不得了。


善法力不可思議,你的善行一點一滴積累起來,長久就成了大善。願力不可思議,你的願力,有悲心的願力,就與佛心相合,除了你自己努力以外,佛菩薩還會加持,就可以衝過各種難關。定力不可思議,由禪定可以發智慧,發神通。法力不可思議,我們念一句經,念一句佛,念一句咒,就有力量,佛的力量,法的力量。業力不可思議呢,業非常之複雜,但有規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雖然定業不可轉,但你能發揮主觀作用,遇到善緣就可以轉;你現在享受福報,但福報也有消失的時候,你不繼續培福,就要吃苦;所以業力是相當複雜又有規律,有別業,有共業,有共中共,有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山河大地是共中共;你的田園舍宅,你的房屋,你的土地,那叫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呢,你的身根,大家都互相交往,都看得見;不共中不共是啥子?你的淨色根、勝義根,那是你特有的,你的神經中樞,微細神經,不為大家所同,你的感受不同,大家感受不同,不為大家所感受得到的。這些內容在唯識學裡面講得很深、很微細。


師:你學過百法沒有?


正住:我們搞活動開始是學《楞嚴經》,但發現《楞嚴經》很深,很多同修學不懂,於是就改為誦讀共修,每次讀二卷,然後學習您的著作《十善業道經講記》,再學《覺者之言》,就是以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為基礎的小乘的一個本子。接著我們就學唯識的《百法明門論》,是廣超法師講解的。現在我們正在學的是演培法師講的《八十規矩頌》。


師:這個基礎很好的,這都是學佛、學唯識的基礎。關鍵是要學通,不要學得似是而非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個不行。要認真學,一個名相,一個法相,它的定義是什麼,體用是什麼?要搞清楚。比如說百法裡面,什麼叫遍行?什麼叫別境?什麼叫根本煩惱?什麼叫隨煩惱?根本煩惱是六個:貪、嗔、癡、慢、疑、惡見。大隨煩惱八個,中隨煩惱兩個,小隨煩惱十個,每個都要搞清楚,不然就模棱兩可了。就像學中醫一樣,你要把那藥性背得,要把那個湯頭歌背得,理法湯藥,要通那個理,要懂得方法。背得湯頭,懂得藥性,再加臨床實驗,辯證施治,整體看問題,才能當中醫。學唯識也是一樣,要下苦功夫,基礎才扎實。《楞嚴經》中唯識的名相也很多,要好好學,學通!


正住:還有一個小問題。我每天堅持打坐一年多了,有一次小孩調皮,打了一下我的肚子,我突然覺得右肩上一片清涼,這種情況在打坐前從來沒有出現過。請師父幫我解答一下,這是為什麼。


師:這是逆增上緣。增上緣有順增上緣和逆增上緣,逆增上緣相當於反面教員,看你是否經得起考驗,過不過得了關。有一首偈子:“龍女獻珠不為妙,提婆達多轉法輪。”提婆達多傷害佛,但佛不以為意,實際上是鍛煉了佛的定力和智慧,所以說他轉法輪。這就是逆增上緣,反面給你一個鍛煉,看你是不是經得起考驗。小孩打你那一下,就是逆增上緣,對你來說有好處,是消業障,消業障以後才能開悟。有些禪師棒喝交加,是給徒弟消業障,讓他們開悟,這叫“七尺棒頭開正眼,一聲吼下息狂機”,比如說“臨濟三頓棒”的故事。這是因機施教,當頭棒喝,是一種教育方法。


正住:弟子謹記師父開示!謝謝師父!


(錄音整理:海立;文字編輯:正根)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索達吉堪布要求弟子背誦的訣竅!



       

 







 


一個需要背誦的訣竅  【索達吉堪布】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請教消除惡緣的竅訣,格西回答說: 你應當屢屢思維死無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觀念,那麼淨除罪業無有困難,奉行善法也無有困難;如若在此基礎上,你能常常修持並在相續中生起慈悲心,那利益有情也不是難事;倘若在此基礎上,再多多修行諸法實相空性,而且在相續中已經生起,到那時清淨迷亂也不會有困難。


 


    這個教證十分重要,大家一定要切記!我以前講《大圓滿前行》時,曾要求你們把這個教證和下面如來芽尊者的教證背下來。


 


    意思是說,我們修行分為幾個步驟,第一步:若再三思維死亡無常,真正生起無有改造的無常觀,則斷除罪業、行持善法沒有絲毫困難。現在很多人連一天的觀修都很費力,念一百萬心咒也不行,修五十萬加行更難如登天,這是為什麼呢?就是無常修得不好。如果你無常修得好,行持善法一點困難都沒有,遣除惡業也會易如反掌。



    
第二步:在修無常的基礎上,若常常觀修眾生沉溺在輪迴中,非常可憐,從而生起無偽的慈悲心,那麼利益有情也不會困難。有些上師悲心特別切,身體再不好、心情再怎麼樣,也阻擋不了他的利生事業。在悲心的引發下,他把利益眾生完全當成自己的事,就像母親給孩子做事任勞任怨一樣,他為眾生操勞也從來不覺得累。反之,有些人相續中若沒有悲心,幹一點點事,也會跟你討價還價:哎呀,這給我多少錢哪?不行不行,太少了!


 


    第三步:在修悲心的基礎上,若再不斷修持諸法實相,抉擇一切都是空性、無我,那很容易斬斷對萬事萬物的迷亂執著,生起密法中本來清淨的殊勝境界。


 


    因此,觀修無常、悲心、空性這三者,是博朵瓦格西給我們留下的教言。但這些一定要有次第,否則,你先受密法灌頂而修空性,然後再觀悲心、修無常,這樣次第就不對了。所以大家應該注意:必須要從無常開始修起。


 


    如果你真正生起了無常觀,則定能像嘔吐症患者不願吃油膩食物一樣,徹底捨棄對財物、名聲等今生世間的一切貪執。如來芽尊者不止一次說過:我無論看見世間如何高貴、如何權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會生起剎那羨慕之心,而唯一注重前輩大德的事蹟。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自己生起了少許無常觀的緣故。因此,我除了無常以外,再沒有更殊勝的教言傳授給別人了。


 


    這些大德的教言相當珍貴,大家一定要記住,並儘量對照自己我是不是這樣的?會不會見到別人有一棟好房子、開一輛好車、當了局長或縣長,就羨慕得不得了,想方設法去追求這些?如果無常修到了一定境界,你必定會淡泊名利,正如世人所說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對一切都不會特別貪著。


 


注:博朵瓦格西是阿底峽尊者的主要的弟子仲敦巴尊者的三位主要弟子之一。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警惕利用雙運雙修騙色【密宗99.99%的人都不修/例如五明佛學院無一人修】


 (誰向普通女人提出雙修,誰就是騙子!)



    密宗從來沒有宣傳這個法門,讓大家來修,基本不傳不修。

在看待這一現象時,一方面要清楚此種修法確為釋迦牟尼佛所傳,已有一些行者依此而證得佛果,故萬不可隨意貶斥,除非他已通達八萬四千法門之所有密意;



另一方面也要清楚,密宗並不以雙身為唯一、最勝方便,它有無量無邊之方便竅訣,就看你自己的根基到底適合哪一種修法;


還有就是不可因噎廢食,因為見聞或道聽途說了一些不如法之雙身修煉事例,從此以後就連法也捨棄,這是最要不得的。

   在我們喇榮五明佛學院,數十個顯密班級中就沒有一個是以雙身修法為主課,也沒有一名學僧或法師實際修持雙身法。因此,倘若能對藏傳佛教加以全面研習,或親來藏區實地考察一番,相信一切疑慮都會冰釋無餘。


在五明佛學院,男女眾之間連說話都不允許,戒律就是這麼清淨。可某些謗密者或許還會順口編些謊言出來混淆視聽,這些人簡直無恥到了極點。不要說是學佛人,連人都沒有做好,在普通人群中也是屬於下九流。】


=============================


前面的話  


在密乘中,雙運被稱作“禁行”。禁行,顧名思義,就是須禁止的行為。那麼,是對什麼人禁止,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可略作開許呢?這就涉及到禁行的性質、條件、意義,及其和戒律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對這些敏感問題進行冷靜探討,是正確認識密宗的重要環節。


由於藏漢佛法交流的不成熟,部分十分荒唐的常識性錯訛也嚴重存在。比如說只有極少部分具格的在家大修行者實修的雙運法門,竟然被謬傳為嚴持淨戒的藏傳出家人也在廣泛修習(若沒還俗就亂修,會被寺廟開除)。這類以訛傳訛的謬論,就是十分嚴重的謗僧大罪。  


   目前網上流傳的個別“不如法事件”,我們需要加以理性分析。不可否認,跟漢傳佛教中的誰也不願其發生的少量醜聞一樣,極少部分不如法的密宗修行人和借密宗行騙的人,也確實是有的。不過,這裡錯的是不如法的人而不是清淨正法,不能把人的過錯歸咎於法,這個道理一目了然。


   謗密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大力收集涉及密宗的個別不良事件或現象,然後運用現代信息傳播工具加以大肆散發。這種意氣用事的做法,實際是非常可笑的,因為如果把漢傳佛教的類似事例收集起來,數量和情節可能更加驚人!但我們絕對不會這樣做,而且可以保證,任何對整體聖教不利的事,我們都絕對不會去做。事實上,假冒偽劣等惡行給整體聖教造成的損害,比起某位信士在某時某處所受到的具體傷害,要嚴重得多。因此,客觀地講,我們都是受害者。


       而且更加需要辨明的一點是,絕不是所有的這些傳聞都是真實無誤的。事實上大部分並不足以徵信。一部分傳聞,僅是片面之辭;一部分傳聞無來無由,根本無從查證;還有一部分甚至是某些仇密勢力刻意制造的抹黑事件,這一點已經有了先例,其當事人已經發布了對於造謠中傷密宗上師的懺悔聲明。在這個鬥諍堅固的末法時代,部分謗密人士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實在是讓人感慨良深!提請大家對這類傳聞要謹慎對待,切不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以免造下毀謗真正大修行人的罪過!


(一)慈誠羅珠堪布開示:對凡夫這不是個修法;警惕借雙修騙色的騙子(宣稱“你跟我雙修,就會解脫”的人,一定有問題)


   雖然目前學密的漢地居士對上師三寶以及密宗的信心相當充足,但因許多人不具備辨別取捨的能力,只要一碰到自稱是善知識或者活佛的人,就蜂擁而至、盲目依止,為此也出現了很多問題,而且對藏傳佛教、對密宗也帶來了很多不良影響。


   究其原因,問題是出在這些居士身上—首先,密宗要求,在依止上師之前,一定要用十二年的時間去觀察,可他們沒有經過觀察,就盲目地胡亂依止;其次,密宗強調,一旦依止了上師,接受了密法的灌頂,則即使傳法之人行為不如法,也只能選擇遠離,而不能肆意誹謗。然而,許多人不但沒有做到第一個要求,也違背了第二個要求。這些行為實際上已經背離了密宗的觀點,所以會導致個人修行的毀壞,同時對密法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目前,時常我們可以在一些書籍和網絡上看到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收集或假造這方面的資料,以達到摧毀藏傳佛教的目的。有些不了解密宗或對密宗有看法的人,也試圖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中傷、攻擊藏傳佛教。我認為,這種做法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首先,在今天這個社會環境裡,出現個別人的行為不如法,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某些個人的行為並不能代表其所在的集體,而且,利用個人的錯誤來詆毀其所在的宗教,這種說法能成立嗎?不僅藏傳佛教,哪怕在漢傳佛教或其他社會上的團體中,其成員也是有好有壞,我們能不能因為某個和尚的做法不對,就認定漢傳佛教不正確呢?顯然不成立。人的行為不端,只能代表個人的問題,並不是教派的問題,更不是佛教的問題。


當然,個別人不能接受,是很自然的現像,因為不了解,所以反對也情有可原。古往今來,這種情況也一直在發生。我們也知道,出現這類現象,也是很難免的。任何一個學說、宗教或新生事物在產生之時,都不可能不受到質疑,包括很多科學的觀點也是如此。比如相對論,到如今仍存在許多爭論;還有,針對量子力學理論,包括愛因斯坦與玻爾也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到最後,大家也不得不接受。


   同樣,在大乘佛法剛剛面世時,小乘的許多學者群起而攻之,說大乘佛教非佛說,是龍樹菩薩自己造的等等,有好多種說法,直到現在,南傳佛教很多人還是持這種觀點,難道因為他們的不認同,大乘佛法就有問題了嗎?禪宗剛剛在漢地傳播的時候,包括皇帝、學者,人皆誅之,然而結果又如何呢?如今大家都知道,禪宗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門,成就了多少高僧大德啊!


   當然,密宗也不例外,在一千多年間,藏傳佛教一直只是在西藏這麼一個小範圍內傳播,現在卻自然而然地開始遍布全世界,這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並沒有像某些宗教那樣用很大的力度去傳播,然而,在短暫的時間當中,其傳播範圍如此之廣,的確是因為其自身所具有的優勢所致,否則,具有科學頭腦的西方人能盲目地接受嗎?


   如今有人經常爭論,說某某老和尚反對密宗,某某法師排斥密宗等等,我想,無論是和尚也好,法師也罷,他們反不反對不是問題,關鍵是反對得有沒有道理。僅僅因為有人反對,就揚言要把某個教派一棍子打死,是非常荒唐的話。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做《菩提樹下的誘惑》,可能是一個不信佛教的人寫的,內容都是揭露漢地假和尚與假尼姑的醜聞或毀謗有些僧人的,但我從來不認為這是漢傳佛教或漢地僧眾的問題,本來這本書的內容不一定全部真實,充其量只是極個別僧人或假僧人沒有學好,戒律不清淨而已,與漢傳佛教根本沒有關係。我認為,這些攻擊者的想法,都是違背真理的相似邏輯,不符合真正的邏輯,因此,我們一定要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任何一個佛教的宗派。雖然我沒有證悟,但密宗方面的知識還算是懂一點,所以我認為,有些人在根本不了解密宗真實含義,也不進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一看到密宗的雙修……等字眼,就大肆污蔑、駁斥,是很容易犯謗法罪的。若將密宗的雙修,理解為男女之間的性交,並隨隨便便地妄加評論,就是根本沒有懂得其真正含義的表現,我們只能對此深表遺憾。假設是不信因果的人說什麼,我們也管不了,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但如果是真正的佛教徒,是虔誠相信因果的人,就千萬不要隨意毀謗密宗!若對密法沒有興趣,你可以不學,但絕不要毀謗,那樣會造下非常嚴重的口業,來世也必定會感受苦果


   本身,……在密宗是不能隨便公開宣講的,這些修法非常講究次第,但現在有些不負責任的人已經把它搞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了,所以網上什麼胡言亂語都有,說得很難聽。


修密宗是否定要雙修?大圓滿根本不需要,也從來不強調。不了解的人以為所有藏密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修氣脈明點在密法裡只占有一小部分,但即便是這一小部分也不是普通男女修的。所以對凡夫人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個修法。大圓滿不強調雙修,一個大圓滿的修行者,從起初加行到最後成就之間是不需要修氣脈明點的,並認為這其實沒什麼用,因為大圓滿有更好的方法可證悟空性。以後如有機會正式學密法,讀到藏密的經論,當可更清楚的了解這樣的見解才是正確的。   


      密宗由於有些神奇的修法,使得它的神秘色彩比較濃厚,誤解也因此而起。有些人是自己不願或不能持守清淨戒律,而找了借口去做遭人垢病的事,卻歸罪於密宗。凡夫人當然有些要求是做不到,但不如法的行為是凡夫人的,不是密宗的。一般人對雙修不僅現在不用修,也不能修,就算以後修到較高層次也不需要,因為有更好的方法可用。


   我還聽說,當今有些所謂學密的人,竟以欺騙的手段宣稱:“你要是跟我雙修,你就會解脫”云云,此處我有必要說明一下,使大家能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如果你們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知道,說這種話的人肯定有問題,這句話本身也有問題,這絕對不是密宗的修法,是在打著密宗的旗號造作惡業。密宗強調,若以密宗的名義殺、盜、淫、妄,這種做法比五無間罪還嚴重。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正確的認識,千萬不要盲目地迷信這樣的人和這樣的話,這一點相當重要!


   ——以上摘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黑蛇總義》(密宗釋疑)


全文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94399


*****************************


(二)誰向一般女人提出雙修,誰就是騙子,應當一概遠離!  


   問:有人問藏傳佛教關於男女雙修的問題。很難回答。如果回答有,那容易引起誤會。回答沒有又不符合事實。應如何回答? 


永嘉仁波切回答:你應該回答有。雙修的男女兩個人都必須有很高的成就(注:如果自身沒什麼修行境界,不能盯果子上樹的人,也就沒什麼資格修習這個法門,那就可以反推是對方騙你了,騙子應當盡速遠離。)。不只是其中一個有。雙修的要求很高,有經論上說,修行人必須眼睛閉上時,樹上的果子會落下來,睜開時,又會長上去。有這樣的定力的時候才可以雙修。


——遇到這類騙子怎麼辦呢?請看五明佛學院輔導法師的開示:


新認識的上師要求雙修,能確定是騙子嗎?怎麼應對?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11738.0  


   輔導法師答疑:能確定是騙子,一概遠離。如前帖所引慈城羅珠堪布的話,是人無灌頂資格,受灌頂之人無法得到灌頂,與其之間不存在誓言戒的約束。  


  進一步閱讀:遇到假上師,怎麼辦?  


http://www.folou.com/thread-198475-1-1.html


*****************************


(三)澄清關於雙修的一些以訛傳訛         


       密宗99.99%的人都不會去修雙運,不要誤以為一談到密宗似乎就只有雙運!


雙修法門根本不會濫傳,密宗只有極少數極少數大瑜伽士修這個法門,絕大部分密宗修行人,或者沒有資格去修或者不去修這個法門。而修習這個法門也根本與欲樂無關,是為了開啟伏藏等佛法事業,需要一種特殊緣起。


例如在我們喇榮五明佛學院,數十個顯密班級中就沒有一個是以雙身修法為主課,也沒有一名學僧或法師實際修持雙身法。因此,倘若能對藏傳佛教加以全面研習,或親來藏區實地考察一番,相信一切疑慮都會冰釋無餘。


騙子就不用多說了,可以找警察叔叔。而對於打著雙修旗號騙色的個別敗類,總寺予以開除!


   澄清關於雙修問題的一些訛傳:


藏地極少數極少數修習這個法門的在家行者(出家人如不還俗就亂修,則會被開除,前兩年就有一個例子),雙方都是大修行人(女方也必須有極高修行境界,並不是外人想當然的美女叫空行母,事實上,有些空行母甚至容貌醜陋),明媒正娶,結為菩提眷侶,不存在外人想當然妄測的什麼強占民女等不如法行為。修習這類法門的伏藏師,很多時候是為了完成佛法事業,為了開啟伏藏等需要一種特殊緣起,這就不是外人所能了知其深意的了。如果一切都按照外在行為來判斷是非的話,那麼佛菩薩化身的妓女屠夫,也要被人當做魔類無疑了?所以說用凡心來測聖意,是沒有不出錯的。雖然誹謗者的狹隘凡夫意識不能理解,這極少數的具德修習者硬是成就征相顯著,不容否認。但密宗絕不是有些人所認為的必須修習這個法門,事實上,絕大部分人都不修。現在的密宗主流——大圓滿,不管行人有沒有能力修,都根本用不著修這個法門。  


***************************************


(四)高僧大德們對此法門的認同,暫舉兩例  


1、太虛大師對密宗雙運、降伏及五甘露等密法的認同,啟示我們不可以表相論定佛法!


太虛大師在《佛理要略》中說:“‘總持’即陀羅尼義。普通指陀羅尼為咒,是取狹義。然陀羅尼義實甚廣,如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忍陀羅尼等。此中所明一切法大陀羅尼,即指陀羅尼中之大陀羅尼也。非但指密宗之咒,——密咒中有是大陀羅尼,亦有僅為一事一用之小陀羅尼。一切法皆大總持義,如天台圓教一色一香皆法界義,賢首圓教事事無礙法界義,皆任何一法包一切法,等於密教大陀羅尼。何以故?如雲隨拈一法皆為法界,今拈一紙亦即攝一切法;蓋任拈一法既皆法界,則一切法皆不能出此法界外也。又如事事無礙,則任何一事物即一切事物,一切事物亦即一事物,即境即心,即身即佛。此一切法大總持即大乘之妙用,融會前二而成就。前二為體與相,此即為用。又所謂大總持,謂一眾生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即一眾生,一剎那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剎那等。明此則更無空界時劫拘限,速疾圓成佛果,普度眾生之大用。如是大乘法三義甚深甚廣,今為初學粗略而談,廣如性、相、台、賢、禪、密各宗義中說。例如密宗,也不過發揮此法法皆大總持之妙用;欲界特盛之貪莫過淫欲,最重之惡莫過忿殺,——欲界魔所恃以害修行人的極凶工具亦莫過淫殺,而無上密宗即以淫殺為大修行法,則魔失其恃而即魔成佛矣。最狠毒之鬼亦成近衛,最污穢之物亦成上供,可謂極乎煩惱即菩提之能事;然亦實現此‘無法非大總持’之功用耳。若知佛是干屎橛,道在屎溺,則更何足怪哉!”


------------------------------------------


2、淨空法師開示:西藏密宗是佛教正宗,不能非議【增訂】


問:不少漢地居士對西藏密宗的非議很大,他們引用《楞嚴經》,對四皈依、喇嘛喝酒吃肉、或打著雙修旗號騙色的行為,直接斥為邪魔歪道,全盤否定了西藏密宗。


答:


西藏佛教是從印度傳過去的。佛法,諸位一定要知道,佛沒有定法可說。佛法永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古印度跟這個西藏土著,他本土有這些神道教。所以佛教這個教學非常高明,他不排斥,他不否定別人,他能夠把他圓融貫通,所以稱之為密。這個密,神密。佛教學本身講密是深密,這個道理太深了,不是一般人能懂的,所以稱深密。那麼在西藏的時候,確實深密之外他還有神密。為什麼?古印度這些神教,像婆羅門教這些教,統統融彙在一起,而佛給他作新的解釋、新的教義,真的把他們都變成佛教了。這很高明,不排斥他,教他覺悟。所以佛是覺的意思,覺、不迷,就是佛教;迷、不覺,那就是迷信的一種神道教了,土著的宗教。所以這個道理一定要清楚、要明瞭。


那麼西藏教是佛傳的,這個密宗是佛教正規的一個宗派,而且是屬於高級宗教。為什麼?你看《華嚴經》講到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最高的是講到事事無礙,如果他沒有這個境界,他要想跟著學,全都墮地獄。


我的老師是密宗的上師,跟藏密是一家,章嘉大師。藏密的承傳是四個喇嘛,那麼現在大家熟知的,只是曉得西藏的嘉華班禪,另外兩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從前都知道,只是最近的時候忽略了,以前統統知道。內蒙、外蒙,內蒙章嘉大師,外蒙哲布尊丹巴,他們這四個四兄弟,都是宗喀巴大師的學生,傳人。那麼章嘉大師尤其是貢獻大。你看在清朝,四大喇嘛只有章嘉大師住在北京,常住在朝廷,跟這個帝王接觸的機會最多,國師嘛,你看看清朝歷史你就曉得了。所以我跟大師三年,我認識他跟他學的時候,他老人家六十五歲,他是六十八歲過世的。我的佛學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這是個真正善知識。他告訴我我才曉得,密法在佛法裡面就像學校裡面的博士班一樣,他是最高的博士班。那麼你就曉得,博士班要什麼人才能修?要碩士才能學博士。你要不是碩士,你是隨便一個人學密,哪有這個道理!好像我什麼基礎都沒有,我一下念博士班,這是不可能的,那怎麼會不墮地獄?所以先要學顯教十年。他們定的是十年,十年顯教,經過考試及格,及格他有個學位,叫格西。拿到格西的學位才能夠學密,這個是藏傳密教的學習的次第,不是什麼人都能學的。


那在真正大乘佛法裡面講,這個學密(注:這裡講的學密是指學那些密宗禁行,比如說一般人很難理解的雙修法門等,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密宗弟子終身都沒有資格修這類法門,也不會去修;如果把這裡的學密解釋為學習藏傳佛教的一般顯宗法門和基礎密宗修法,這與事實顯然不符合,也與下文意思有出入)是什麼時候?我們講很開放的,這個一般的標准,初住菩薩。也就是說,他已經證得法身了,他已經超越十法界了,他才有資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他才事事無礙,才有這個能力。  


   你還有煩惱習氣沒有放下,你去修雙身。修雙身,他還有淫欲的念頭,他就墮地獄。修雙身,沒有淫欲的念頭。淫欲從哪裡來斷?從淫欲裡頭沒有念頭,淫欲真斷了。這是什麼人!你能不能做到?你做不到,你的淫欲要墮地獄。你做到了,你超越十法界了。所以密宗只有實報莊嚴土跟阿鼻地獄,當中都沒有。你上不去,你就墮下來了。這是老師告訴我的,所以我們對於密宗是非常尊重,但是不敢學,真有煩惱習氣。你吃肉,他真有貪心,真覺得很好吃,那這就墮落。真有這個功夫的人,吃那個跟沒吃一樣。他能夠吃肉,你盛一大碗的狗糞給他吃,他照樣吃,他沒有分別,這個是真正的密。如果肉吃得很香,擺一碗大糞給他,他就不敢吃了,他就是假的。你說這個多麼不容易!      


在過去,這是《高僧傳》裡面有一個故事,也是有個得道之後的高僧,他的行跡也是不大講究的,但是教學生教得很嚴,持戒很嚴,督促很嚴。他自己也喝酒、也吃肉,也到外面去應酬。學生不服,不服,他笑笑,好,明天我請你吃肉,你跟我一道去。到第二天叫大家准備畚箕、鋤頭,到山上去挖死人的死屍。挖出來的時候,你們大家我請你們吃。沒有一個人敢吃,他在那裡一塊一塊津津有味,大家呆了。他說,你能像我這樣子,可以。你不能像我這樣子,乖乖持戒,你不要學我。學生服了。所以這個不容易,所以密是不學密就不能成佛,密是最後一關,你全部要通過。真正是不起心、不動念,不但是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執著是低層的,最高的是不起心、不動念,你才圓滿成就了。


那麼現在密宗裡頭這些大德,我們看他的行跡,我們不敢非議。因為什麼?不知道他的境界多深。我們只有讚歎,絕對不批評。但是我們自己曉得,我們到不了這個功夫。他是真的是假的,不要去管他。這個裡頭有真的,當然假的也不少。我不知道,有假的,龍蛇溷雜,可是我們對他有恭敬心,這自己的德行不虧失!


   念死無常注:


“所以密是不學密就不能成佛,密是最後一關,你全部要通過。”


   老法師的意思是無上密的禁行如雙修等,要求極高,一般人是修不得的【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密宗行人也都不修】。藏傳佛教當中的顯宗法門和一般密宗法顯然可以如法依修。


   對於部分騙子也要警惕,不要盲目投師,但也切忌亂評密宗的上師,我們清楚事情原委嗎?能夠揣測密宗上師的境界深淺嗎?所以,不要把輿論當做佛法來皈依。


   更不能以偏概全,實際上,對於部分敗類,藏傳佛教是嚴加治理的,寺廟會加以開除。  


 


http://www.folou.com/thread-125804-1-1.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快樂的根源


道證法師講述

執著變灑脫—改變價值觀,就離苦得樂

快樂無憂是名為佛

禪宗有一位祖師說:「快樂無憂,是名為佛」,但是我們時常都不快樂,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麼辦呢?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我們來想想看,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可能是因為我們失去一樣很喜歡、很寶貴的東西,也可能是失去一個很喜歡的人;比如說先生有了外遇,喜歡上別人不回家了,或者是好朋友誤會你(妳),你失去了一個好朋友;也有可能是聽到一句很不中聽的話或者批評;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試成績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為失去一個好機會或者是沒有得到關懷,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發生這些事情,我們就會不快樂呢?

「價值觀」令人不樂

如果今天丟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歡的東西,我們可能就會覺得很平常啊,心裡不會難過,因為那件東西你覺得不怎麼有價值。

如果今天是別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會覺得不快樂,可以說根本就不會受影響。因為別人的先生對你不怎麼重要,你不認為他對你有份量,就是送給你,你也不認為有必要,所以失去了也覺得不要緊啊!

有些話我們聽了實在很不合意,譬如說嫌我們不好的話,人家如果說:「你為什麼那麼笨啊!做這個是什麼工作啊!考這種什麼成績啊!」,我們聽了就會很傷心。第一方面,因為他嫌的是「我」,我們對自我都有執著,如果他嫌的是別人,我們就不會那麼難過。第二方面,因為我們覺得「笨」是不好的,「能幹的」、「棒的」才是好的。因為我們有這種觀念,認為「笨」比較沒有價值,「棒」的才有價值,所以聽了那種話才會不高興。

那一種比較有價值呢?

其實是不是「棒的」就比較有價值,「笨」就比較沒有價值呢?是不是成績好的人比較有價值,成績不好就比較沒有價值呢?這是不一定的。我小時候隨著別人的觀念也有這種想法,但是現在,我完全捨棄這種觀念。有些父母對我說,本來他覺得有幾個孩子很棒很好,結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學了,沒有一個留在身旁照顧他,當他老了,骨節酸痛、行動不便的時候,竟然是那個最笨、不能去留學的孩子留在身邊照顧他,你說是那一種比較有價值呢?

價值是沒有標準的—隨人心執著而定;執著的愛,使你痛苦


「價值」是沒有標準的,是隨著人心的執著才訂出來的譬如說,對一個小學生來講,可能一台電動玩具對他很有價值,但是對我來講,實在沒有必要。所以一個很愛電動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電動玩具丟掉了,他一定很難過;但是對我來講,我本來就不要,如果丟掉才不會佔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說,其實不是失去什麼東西會使人痛苦,是你愛那個東西的「執著」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價值連城,可能你會很得意,穿起來很快樂,不過如果丟掉了你也會很著急,好幾天睡不著又吃不下;但是對我來講,那種衣服是充滿了殘忍的血和淚,我一輩子都不想要那一種衣服。所以價值是沒有標準的,是個人觀念不一樣的,也是隨時在改變的。

認為有價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們時常說:「
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覺得某一種東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還有價值的話,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去體會,體會到認為一件事完全沒有什麼特殊的價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要怎麼修忍辱?(為什麼會覺得那是種侮辱、壓力?)

有人問我說:「要怎麼修『忍辱』?」因為他說他遇到好多困難的境界,實在忍得很痛苦,心裡好像壓一塊石頭。我就回答說:「你最好不要問我這個問題,因為我自己都不會,怎麼能教你呢?」我真的不會忍辱,強忍和硬忍實在是很痛苦的,我只會慢慢地去體會,反問自己說:「為什麼我會覺得那是一種侮辱和壓力,使我必須去忍耐呢?」,我一定是認為某一種情形是有價值的,才會覺得它的反面就是侮辱、是一種難堪的境界,所以才會覺得必須要用到「忍辱」這種偉大的功夫啊!否則一切都是很平常,哪有什麼需要用到「忍辱」的大事啊

虛「榮」無價值,則無「辱」可忍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上廣下欽老和尚在世的時候,有一次一位新聞記者,因為看到大家供養老和尚的紅包很多,他就動了壞念頭,上山去向老和尚威脅勒索。他見到老和尚就把手伸出來向老和尚說:「把錢拿來,不然我的筆是很厲害的,如果你不把錢拿出來,我就給你寫一篇上報,明天報紙一刊登,保證你全山都沒人要來,沒有半隻蒼蠅、蚊子!」,老和尚聽了之後只是安然自在向他說:「拜託!你寫愈壞、愈好!隨便你怎麼寫,我不需要人家恭敬我。人家如果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就得每天持大悲咒加持大悲咒水;人家如果不恭敬我,我正好可以靜靜念阿彌陀佛!,這位記者一聽,真覺得不同凡響,他說他走過大江南北,沒有看過像這樣的老和尚!真是「事到無心皆可樂,人到無求品自高」。這種事情在老和尚看起來可以說是很平常啊!可以說根本不必要用到「忍辱」偉大的功夫。因為我們普通人,一定認為被登報稱譽為「高僧大德」、「好人好事」這種事是有相當價值的,所以我們才會怕有反面的情況出現。但是對老和尚來講,他認為報紙刊登你是高僧大德、神通廣大也沒有什麼價值啊!所以寫得多壞也沒有什麼要緊啊!

榮辱虛名,有價值嗎?沒價值的,放在心中做什麼?

其實自己好不好並不是要等到別人批評才決定的,如果自己真的不好,那麼即使報紙上寫你有多好,那也沒有用啊!自己如果沒有做壞事,報紙上寫你如何的不好,那也就不是在寫你,跟你也沒有關係啊!我們平常人都認為別人的批評和肯定是有價值的,所以人家如果說我們是壞人就很傷心,人家說我們是好人就很安慰,可以說整天隨著別人的批評,心情起起落落。尤其人家說你不好,而且是冤枉的,甚至歪曲事實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很受傷害,如果又要保持風度,不跟他辯論,這樣就會覺得很委屈,這樣才必須要去「忍辱」。這種的
忍辱如果不用一點智慧去體會、去化解,一直硬忍下來,有時候會忍出病來,一點也不會「波羅蜜」。我們如果功夫不夠,不會觀空,也可以用價值這個角度來體會,到底那種使我們委屈又放不下的事情,在這個世間有什麼價值呢?有價值的,我們才需要抱著啊!沒有價值的放在心裡面要做什麼呢?

高僧的價值觀—何其歡喜自在!(兩隻腳扛一個糞筒)

我認識一位
上煌下宗老法師有一天他坐在一個地方,有人從那邊走過去,本來是向他打招呼,但是他沒注意到,後來那個人就很生氣,罵他說:「老和尚、老禿驢,你這麼『積屎』(台語)!」(台語的「積屎」,原意是憋大便;引申罵人家故意不說話、不答腔。)結果老和尚一聽就讚嘆他說:「唉呀!你今天開了大智慧了啊!你也知道我就是兩隻腳扛一個糞筒,每天走來走去。」我們平常人如果遇到像這樣,被人家惡言罵過來,一定跟他理論一番,但是老和尚的價值觀念跟我們不一樣,他認為這哪有什麼價值好理論呢?所以他就讚嘆對方開大智慧,確實我們就是兩隻腳扛一個糞筒,每天走來走去啊!如果口又要出惡言,嘴巴就會變成糞筒的開口。我們可以體會這些老修行的法師,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平常人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平常人很懊惱的事情,他們很歡喜又很自在。

實在講,「價值」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我們隨時可以調整改變的。

由「頭髮」體會價值觀的改變—改變價值觀,邁向解脫自在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當我生下來的時候可以說是光頭的,只有幾根細細的毛,稀稀疏疏的,而且長得又黑又難看。我的大姨媽做人很老實,她一看到我,就跟我媽媽說:「我實在很想稱讚她,可是看來看去都找不到什麼可以稱讚的」,這是我這一生聽到最老實的批評,也許有人認為這不是好話,但對我來講實在是一句最好的話,因為由這一句話開始,我只可能進步不可能再壞了!我一直到兩三歲都還長不出什麼頭髮來,即使爸爸給我穿上大紅的衣服,人家看到他還是向他說:「郭先生啊!恭喜哦,你又生了個男孩」,好不容易大概到三歲多吧,終於長出了些頭髮來,但是長出頭髮後,我第一個動作竟然是拿剪刀把這些頭髮剪掉,我記得當時爸爸看到的時候很著急,好不容易才長出的寶貴頭髮怎麼剪成這樣!他就趕快拿了一支梳子,幫我把頭髮梳過來又梳過去,結果還是蓋不滿。在三歲時的心中認為頭髮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所以長出來也是把它剪掉啊!

但是再長大一點以後,因為受了同學的影響,漸漸這種沒有價值的頭髮,在觀念裡面就變得愈來愈有價值了。小學的時候,我留長頭髮,媽媽每天都幫我梳頭髮,又綁辮子又打個蝴蝶結。我的朋友告訴我說,有人去看電影,被人從後面把辮子給剪斷了,我聽了以後就很擔心,擔心自己的辮子被人剪斷,所以看電影的時候,還用兩手把兩隻辮子抓著,那時候那兩隻辮子好像很有價值,跟小時候觀念又不一樣。

到上國中的時候,同學們都很注重頭髮,學校規定頭髮要剪到齊耳,但是在檢查的時候,有時長一點,老師就說:「不行,要再剪短一些!」所以大家時常為了頭髮多
一公分 、少 一公分 在那裡計較。我時常都忘記學校今天要檢查頭髮,到上學之前才忽然想起來,就請媽媽趕快幫我剪,媽媽很著急就趕快幫我剪,剪得不整齊,到學校就被同學笑說:「妳的頭髮好像是被狗咬的一樣!」這種話當時聽了,實在很生氣,回家就跟媽媽計較:「您把我的頭髮剪得那麼難看,害我被同學笑!」那個時候因為不了解頭髮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所以時常為了一、
兩公分 的頭髮在生煩惱,為了一、 兩公分 的頭髮大大影響心情。

當我就讀於北一女的時候,頭髮的問題可以說很熱門,報紙上時常在討論,大家都很注重「頭皮上面」的東西,反而不注重「頭皮下面」的東西。

後來我研究佛法,看了一些修行人、高僧大德的故事,我發現我所尊敬的人「前十名」都是出家的修行人,他們都沒有頭髮。所以漸漸地我就發現,肯定「頭髮是不重要的」,當這個價值的觀念改變以後,我就不再執著「頭髮」這個問題了。

離苦得樂的新髮型

在當醫生的時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後就去美容院剪頭髮,我一去只跟理髮小姐說:「前面的頭髮要剪到跟眉毛齊」,因為那一晚我已連續值班好幾天很累,所以說完以後就閉目養神,忽然間聽到一聲慘叫,原來那位小姐把我的頭髮剪得很短,第一刀剪下去就已經吊在額頭半空中,她害怕得差一點哭出來,不知道第二刀要怎麼下手?坐在我旁邊的另外一位客人,她看了就皺眉頭說:「唉呀!妳怎麼把人家頭髮剪成那樣啊!」老闆娘一看也一直罵她。我看她實在很可憐,就告訴她說:「我生下來的時候,我的大姨媽就說,她想要稱讚我,卻找不到什麼好稱讚的,所以我是生下來就很難看,並不是妳把我剪成這樣才變難看的,妳儘管放心,因為我想要出家,現在頭髮剪短一點也不要緊!」旁邊的人聽我這樣講,大家都笑起來。那位小姐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她也不敢向我收錢,我告訴她說:「妳工作很辛苦,一定要收錢呀!妳不用擔心,念阿彌陀佛就好。」這樣講完我就回去了。一回到宿舍,我的室友來開門,她第一眼看到我的頭髮就笑得捧著肚子,蹲在地上一直笑。

她說:「妳去哪裡剪那麼沒有氣質的頭髮?我幫妳剪還漂亮些!」又說:「我如果是妳,明天才不敢去上班呢!」

我說:「不會啊!我上班是為了去看病人,跟頭髮也沒有什麼關係,我會很高興去上班。」

隔天早上我去醫院,護士小姐看到我就開始「哇!」而議論起來—

她們說:「郭醫師啊!妳怎麼剪這種頭髮,難看死了!」

我跟她們說:「難看是難看,死了倒不會,我自從昨天剪了這個頭髮以後到現在都活得很好!」

也有人跟我說:「妳怎麼剪這種頭髮,這麼沒有氣質呢!」

我就回答說:「原來我所有的氣質都集中在那兩、 三公分 的頭髮裡面,剪掉那兩、 三公分 就沒氣質了啊!?」

我的同事醫師問我說:「妳是什麼事想不開,怎麼弄成這樣啊?」

我說:「你看我的額頭不是很開嗎!?」

有一位病人,她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她每一次看到我就一直訴苦,很悲哀,因為她的癌已經蔓延到骨頭,所以全身都很痛,本來她一直在告訴我她那裡痛,忽然間她抬起頭來看到我的頭髮,就笑起來!她說:「妳怎麼剪成這樣的頭呢?」我看到她笑起來,就很高興地跟她說:「我自從認識妳以來,從來沒有看過妳笑,
早知道我頭髮剪這樣,妳會笑得這麼開心,我老早就去剪了!」

是講佛法,又不是講美髮

那天晚上,由於應邀原訂去逢甲大學演講,當我下班準備出發時,我的室友就告訴我說:「妳頭髮剪成這樣也要去演講嗎?我如果是妳,才不敢去講呢!」我就笑笑跟她說:「我是要去講佛法,又不是要去講美容美髮,哪有什麼要緊啊?照常還是去講啊!」

當我站到台上,台下面的同學一看就笑起來,當我演講講完的時候,有一位女同學很可愛,她特別走過來告訴我說:「老師,您的頭髮好好玩哦!」我聽了很好笑,就告訴她說:
自從剪了這個頭髮以後大家看了都開心地笑,這真是『離苦得樂』的新髮型!」

心情遠比頭髮重要!

如果在我國中的時代,美容院的小姐把我的頭髮剪成這樣,我一定會跟她生氣,可能還一路氣回家,同學如果這樣嘲笑我,我一定受不了而不敢去學校。但是自從我的價值觀改變了,就認為頭髮也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啊!「心情」比頭髮重要多了!一個人若是頭髮弄得很漂亮,但是面孔常常氣呼呼的,或緊繃著臉,那也沒有用啊!

「價值觀」改變,就離苦得樂,不須強忍

我們以上是以「頭髮」做例子來說明「價值觀」,由頭髮的價值可以類推來體會其他的事情
就能領悟價值是不一定的。我們如果認為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就變得沒有什麼價值,而比較不會影響我們的歡喜、自在。即使是受到冤枉和委屈,也就不必要很勉強地去「忍辱」我們可以先體會—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痛苦?」

「它到底有什麼價值?值得我們去追求又為它痛苦?」

「它和往生西方到底有什麼關係?」


如果我們自己想一想,覺得它沒有什麼價值,和往生淨土也沒有多大關係,自然就會看開、放下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寶法王噶瑪巴:關於2012





《大悲怙主噶瑪巴關於2012的慈悲開示》


◎問:現代世界發生了許多的災難,許多科學家的研究也顯示,地球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毀滅性的危機。請法王開示,我們又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末世?




◎法王開示:




    許多人關心這個問題,都跑來問我這個,我也不得不研究一下。我的研究也不算什麼研究,就是看一些預言。也許世界末日這樣的說法有點誇張,但對於人類文明的改變,或是有很大的災難,也是有可能的。綜合一些情況,我們要知道不用等到2012年,今年或明年會有許多災難,反正災難時時刻刻都可能到來。災難來臨時,我們要更加同心協力,如果我們能心念相同,一心祈願的話,也許會有逃脫的機會,或一線生機。我只能這樣說,我也不是預言家。




......以上節錄自第十七世大寶法王karmapa接見台灣心創會團體時的開示問答......




問:美國印地安人有一種說法:“到了2012年,人類的心智會有一種轉變,變得更好還是什麼!”但現在的整個經濟環境又不好……在西方,許多人心裡都充滿了疑問。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答:




  “這並不是不可能!有的時候因為時節的一個變遷,有些人呢會開啟那麼一點自己的善心!或者說過去的習氣種子它開顯出來了!是有可能的。”




◎多吉居士問:




    問個關於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上眾生安危的問題。最近關於2012這個預言已經傳遍世界了,這個預言比以往任何預言都引人關注,特別是一些外國地區。如果這個預言是真的,那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真的應該刻不容緩的去做一些該做的準備,請問您是否知道2012的預言真的會發生嗎?佛教有沒有關於這個預言的說法?




◎法王開示:




   最近常常有人問我如何評價電影《2012》,還有目前正在熱映的電影《阿凡達》,大家也會產生很多聯想。這些話題可能在一些佛教弟子眼中是比較八卦的話題,不過既然這麼多人對此感興趣,我想還是有一些原因的,說明大家對自身的命運,對我們這個世界的命運充滿了關切。




   電影《2012》的預言是否是真的?危地馬拉籍的瑪雅長老皮克頓站出來說:“根本沒這回事!”他甚至表示,末日理論源自於西方,瑪雅人從來沒有這類想法。至於瑪雅人所說的2012年,指的應該是人類在精神與意識方面的覺醒及轉變,從而進入新的文明。




   我個人認為2012年發生全球性的巨大災難的可能性很小。而局部性的災難隨時都會發生,不一定會等到2012年。像汶川這樣的大地震,也可以在局部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佛教中常常說到的“無常”也包括這些突如其來的災害。




   無常隨時會降臨到我們身上,很多人等不到2012年就會離開這個世界,那麼2012年對這些人來說,也就根本稱不上是災難。如果有一位先知告訴我們,2112年會發生毀滅全球的災難,我想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產生恐懼,因為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根本活不到2112年,甚至我們的子女都活不到2112年,所以我們會想:2112年的災難跟我們有什麼關系?




   不過2012年就不同了,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沒有人會預知到自己在2012年前就死亡(一些被醫生判定為絕症患者的人和一些被法官判處死刑的人除外),因此如果2012年的預言是準確的話,那麼我們都將經歷那個恐怖的時刻。




   一個有意思的邏輯出現了,沒有人為明天可能出現的災難感到恐懼,卻有很多人看了一部電影《2012》而為兩年以後“可能發生也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感到恐懼。我覺得這種心態和想法很有意思。其實,只要我們每天打開互聯網,翻開報紙,打開電視,我們就可以看到大量和死亡有關的報導。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會因飛機失事而死、會因火車出軌而死、會因高速公路上追尾而死、或者溺水而死、或者喝水嗆死、或者觸電而死、甚至在家裡失足打破魚缸切斷頸動脈而死……我們會發現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亡,而且死亡的方式千奇百怪。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想死亡也許明天會落到自己的身上。




   在一個正信的佛教弟子腦海中,是不太可能因為一部《2012》而去想兩年以後可能會發生的災難的。因為佛教弟子每天會觀修無常,佛教弟子把每一天都當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在佛教弟子每一天的生活和修行中,都時時做好了準備,迎接無常。所以在佛教弟子心裡,明天與2012年的某一天沒有什麼區別。




   因此,即便沒有2012年的災難,即便一個人可以活到100歲,甚至活到150歲,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死亡。既然死亡無可避免,那麼活著的時候,為什麼不為死亡做一點了備呢?你問問自己:如果下一分鐘就是你的死期,你做好迎接死亡的了備了嗎?




   如果死亡以後什麼知覺都沒有了,什麼痛苦都沒有了,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一切都是平靜的,那麼我相信沒有人會選擇活著,因為活著就意味著有煩惱、有痛苦、有傷害。活著,是天底下最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從這個角度去想,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活在矛盾之中。如果不參透生命的實相,無論一個人有多麼大的世間成就,一切都只是幻想,了無實意。以佛教的觀點來看,大部分的眾生是生活在無明和渾渾噩噩之中的。




   佛教的詞典裡,可以說有“世界末日”這個詞,也可以說沒有 “世界末日”這個詞。佛教對世界的看法就是對萬法的看法,一切法(事物)都有緣起,都遵循“成住壞空”的法則,這是一個絕對的真理,究竟的真理,經得起任何時空的檢驗。一個世界既然也遵循“成住壞空”的法則,那麼就當然有消亡的那一天,這個就是所謂的世界末日。此世界消亡,彼世界誕生,一切又開始輪回。這是佛教的宇宙觀。所以世界末日在佛陀眼中,與一朵盛開的小花的殘敗沒有任何區別。佛陀眼中,沒有所謂生,也沒有所謂死。




   人們通常講的某年某月某日是世界末日的說法,在佛教中是找不到的。真正的世界末日是指這個星球都不復存在了。那些預言講的“世界末日”在佛教的觀點中,是指“無常”。而且這個無常是相對於人道和畜生道而言的。如果有一天,海水將珠穆朗瑪峰淹沒,在佛教的觀點中,這也稱不上是“世界末日”,只能說是“人類的末日”。如果真有人類的末日,那麼再多的擔心又有什麼用呢?你我都不會是世界上剩下的最後一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1b1b780100s6by.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阿底峽尊者的天眼通! 普巴扎西仁波切開示



 

       

 







 


現前很多佛教徒不遠萬里來到高原地方,我就問他們來高原的目的是什麼?他們說一方面是旅遊,另一方面來一趟還可以謁見眾多導師並且和很多殊勝的聖地結緣,因此就這麼長途跋涉來到了藏地。

要知道當前我們信仰佛教並不是為了走個過程,也不是為了圖個熱鬧,我們信仰佛教的目的是為了成辦今生快樂、臨終自在、未來更加幸福,這才是我們當前信仰佛教的終極目標。要成辦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所以調伏自己的內心才是學佛的主旨。

現前很多人平時也都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善法,很想知道從事這些善事是否具有功德?那就要問問你自己,從事這些善行之後,你的煩惱是否越來越少,出離心和信心是否越來越增上?因為功德並不是安立於外在,而是在內心之中。若你的內心並沒有改變,那就要想到你所從事的善行乃至修法對你可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有些弟子此時就有些想不明白,因為自己所依止的導師是普賢王如來的化身、蓮花生大師的化身,據說也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而且又在如此殊勝的導師面前接受各式各樣的教言,所修的法也是無上竅訣大圓滿,是一切乘法之頂點,諸法之精要,為什麼還說自己沒功德呢?

此時就要記住印度八十大成就之一阿底峽尊者的一個公案。往昔阿底峽尊者初次進藏時,有一天早上,阿底峽尊者的侍者洛欽仁青榮波為尊者送早餐的時候見到阿底峽尊者非常傷心。洛欽仁青榮波就很奇怪,為什麼尊者今天這麼傷心呢?阿底峽尊者說,今天早上他在光明境界當中看見他在印度修無上瑜伽部的一位弟子,今早他的修行已墮入小乘之中。當時洛欽仁青榮波非常不理解,就問尊者,這位弟子的導師阿底峽尊者,是印度數一數二的成就者,他所修的法是無上瑜伽部,是非常殊勝的法,為什麼他的一切修法就會變成小乘教法之見解了呢?

當時阿底峽尊者曰:這完全取決於弟子的修行,如果弟子修行不好的話,不但會落入小乘之中,還會形成墮入三惡趣之因。意思就是說,如果不知道如何調伏自己內心,不知道如何行持,那麼修持再殊勝的法,最終也會墮入三惡趣之中。若要是遵照導師的真實教言而做修行,則即生可以成辦解脫。

因此功德是安立於內心之上,而不在外境之中。調伏自己的內心,才是行持善法乃至修法具有了功德。這一點要牢牢記住啊!

來自:普巴扎西仁波切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93f c 4c b0102e2tl.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淨界法師】最新問答-如何成就往生的信願


淨界法師


    問:現代社會,繁複紛擾,像末學一樣,往往痛下決心學佛之後,卻因為種種世俗障礙,而無法堅持下去,一段時間之後,又再痛下決心,如是反復。請問師父,如何保持自己,最初的發心不致於中斷?
    答:好!我想應該很多人學佛以後都有這個問題,我們試圖要改變,但是有時候抗拒不了自己的欲望,通常很多人一定會把所有的過失,都歸罪於環境造成的,大多都這樣子的,於是就自甘墮落。
   但事實上不是這麼回事;一個人的行為,從唯識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行為有兩種:一種是增長業。就是它會創造一種強大的業力,它對我們來生,有直接性的影響,這叫增長業。第二個,是不增長業,這種行為對來生影響不大。
  那麼增長業跟不增長業,差別在那裡呢?
 就是說,當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是充滿著好樂,數數現形、深深好樂;你認為這是一種功德相。比方說:有些人喜歡去偷別人的東西,他覺得這件事情,對他是好的,這個讓他有快樂的感受,它會創造他生命的幸福。那麼增長業,多分來說它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造作,這種行為是我們要去注意的,這第一個。
  第二個不增長業。就是說他的行為只是偶一為之;比方說,有些人在生命當中,他曾經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可能是殺生、或者偷盜、或者邪淫、或者妄語,但是他造了以後非常的後悔,下定決心永不再犯,他果然不再犯,也就是說,這個事情,在他生命當中,偶爾出現一次。這種業一般來說,不會影響到你來生,因為它只是一時之念。
  那麼我們現在要面對,最大的盲點就是增長業。增長業你不只是靠有決心就對治得了,你的決心改變不了你的生命,因為你會去做這件事情,以佛法的角度就是你有盲點,你要把那個盲點消滅掉。
    每一個人都在繼承過去,當然我們繼承過去的業力,也繼承過去的習慣──‘習性。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很多好的習性,有些人他習慣幫助別人、有些人習慣去做一些善事,但是我們也繼承過去一些不好的習慣,就是──‘盲點,每一個人都有且各式各樣。
  盲點,它主要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你看他今天去造一件事情,也明明知道會帶來痛苦,但是他遇到了,照樣會去做,這個就是比較麻煩的,他心中有盲點。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要透過佛法的智慧,去把盲點消滅掉,否則你根本抗拒不了你的內心這種煩惱的強大的勢力。
    所以佛法他某種程度是自覺,佛者覺也。你必須要先從佛法的智慧裡面,去找出你的盲點,然後呢,跟你自己溝通:為什麼這件事情你不能做?比方說,我很喜歡打妄語,那麼如果,你偶爾打一次妄語就算了,這是不增長業,一時的失誤。但是,你已經是習慣性的,就要注意了!你的內心當中一定認為,你打妄語對你是有好處的,你於是就數數現行、而且深深好樂,把它當功德想,如果你這個心態不改變,你只是下定決心,你克制不了自己的。
  佛法就是在消除盲點,你必須要在下定決心以外,還有一種智慧的觀察,你要深深的知道,這件事情對你的傷害、它的過失。你做了這件事情,你不但不能得到快樂,因為它是一種罪業,你又破壞你的來生
  其實你如果會成功,你就是會成功;如果註定要失敗,你就是會失敗,跟你是不是打妄語,沒有關係的。我們現在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在乎眼前的得失,結果忽略了,我們因為太重視現在,卻毀滅了未來,這是一個問題。
  所以說,如果你覺得你有什麼盲點,你的人生當中有很多的過失,你真的克制不了自己,你一定要好好的注意,你的心中一定有盲點,你認為這樣子做,是功德相,是會讓你快樂的,這種錯誤的思想,你必須透過佛法的學習把它消滅掉。
  也就是說呢,要先導正你的思想,你才可能導正你的行為,光是決心是改變不了的,因為你的決心,抗拒不了你的盲點。
  所以佛法根本上的態度是,先找到你的盲點。每個人的病不一樣,每一個人心中,有很多的盲點;每一個人的心中,也有很多的善根。所謂的修學,就是儘量慢慢消滅你的盲點,把你的善根將它表現出來,那當然這個就是你要學習的主要重點。
  所以這個問題,我是覺得,如果你痛下決心,一直改變不了,那就是智慧水準的問題;你對人生的觀察、對佛法的學習太少。修行不能只是靠衝動或意志力就想改變,你要靠智慧,去找到你的盲點。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宣化上人:萬事忍為貴


修行的秘訣,就是要少吃。為什麼?因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常樂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生菩提,生菩提就得解脫;得解脫就能任運自在、生死自在、智慧自在,總之,一切皆自在。這是修行人所必經的途徑,共勉之!
修行人要忍耐,無論什麼境界來考驗,都要用忍耐心來忍受,咬緊牙根,衝過難關,那就會風平浪靜,自然安寧。在工作時,不願意做的,也要忍耐著去做,久而久之,習慣就成自然。總而言之,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心安理得去做,不要有躲懶偷安的心理,或者敷衍了事,如果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那就與道相違背,簡直是指佛穿衣,賴佛吃飯、混光陰,實在沒有出息。
我一生用「忍耐」二字為座右銘,無論在什麼環境之下,絕對不投降,一切忍受於身,忍受於心。我在東北家鄉時,能忍冷忍熱,在三九天(最冷的時節)我不穿鞋襪,赤足在冰天雪地行走,把腳凍得很痛,我也忍耐著,一忍便不痛了;在三伏天(最熱的時節),熱得頭昏腦脹,眼冒金花,走路時,天旋地轉,眼前發黑。若是普通人,一定熱得發慌,可是我認為無所謂,只要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就好了。我用忍耐二字做為法寶,來克服一切困難,忍寒忍暑,忍風忍雨,忍飢忍渴,一切都忍,絕不豎白旗。
我出家之後,專修忍辱法門。若有人罵我,聽不見,或者當他在唱歌,自然平安無事。如果有人打我,絕對不還手,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接受。又忍受作早晚課,在清早上殿的時間,正在甜睡中聽到打梆聲,即刻起身漱口洗臉,便上殿等候,每次都是先到五分鐘,沒有一次遲到。
我從出家,一直到現在,都用忍耐行事。我到外邊參學時,無論作早晚課,或講經說法,或聽經聞法、上殿過堂,沒有落後過一分鐘,都是提前先到。這是我過去的情形,今天告訴你們,這是我現身說法。
想要真修行,不可以懶惰,做事要爭先恐後去做,不可以沒有忍耐心,無論什麼不能忍也要忍,無論什麼不能受也要受。忍受一切,這是修行人的指南針,尤其是在學習的階段,更要忍受。就算實在忍無可忍,還是要忍,所謂:
「忍片刻風平浪靜, 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可以隨便發脾氣,要曉得無明火能燒功德林,這是至理名言,也是經驗之談。切記!切記!慎勿動肝火。各位!不可隨便發脾氣,覺得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看什麼都不順眼,世間的事,都不如自己的意。可是退一步想,忍!忍!一忍,萬事了,什麼麻煩也沒有了。
我們修行人,一切要認真去做,不可懈怠,不可放逸,要嚴守道場的規矩,不是說天天來聽經,不缺席,對於其它的事情,就馬馬虎虎,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或者上供,或者早晚課,或者法會,都要早些到大殿等候,將來所得的果報,才能圓滿;否則樣樣遲到,將來會失去開悟的機會。凡是做什麼事情都晚來一步,所得的功德,也不會圓滿。
我們修行人,不要自己給自己講道理,自己給自己做辯護律師,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是天經地義的定律。種圓滿的因,便結圓滿的果;種一半的因,便結一半的果,這一點,大家要真正地了解,不可當做耳邊風。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林法師: 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作者:回歸大光明藏


尊敬的劉老師,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法師,各位貴賓,各位居士,各位大德,末學開林今天向大家彙報自己習講《無量壽經》的一點點體會,題目是《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說起彙報的緣起是定弘法師慈悲。他一個月前委托組委會的老師們希望開林能到香港來,可是那個時候開林剛剛聽我們師父老人家的安排,到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去接管一個道場,到那裡的時間還不長。另外開林自己知道,自己德行不備,才學不全,面對這麼多大德居士,這麼多的老師們,開林真的膽戰心驚。(掌聲)


當時,隨開林到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還有兩位碩士畢業生,他們也是聽了無量壽經以後都發心,願意把自己的余生奉獻給佛陀教育。這兩位老師開林都分別把他們帶到了我們師父老人家的面前,師父老人家非常非常的高興,對他們兩個人分別作出了指示。所以到了內蒙古之後,當定弘師安排組委會的老師給開林打電話的時候,開林就對組委會的老師說,能不能請這兩位老師去?為什麼呢?佛陀教育需要後繼有人,所以開林希望把這麼殊勝難得的機會讓兩位年輕人來參加,讓他們多學習多鍛煉,早些成才。


可是沒有想到弘師慈悲,還是希望開林過來,弘師是開林的指導老師,因為當年剃度出家,是在安徽省廬江縣的實際禪寺,師父老人家在那裡辦了一個華嚴班,開林當時就在華嚴班裡面學習,我們的指導老師就是定弘法師,當時的鐘茂森教授。老師指示,學生不敢不聽,所以開林就是這樣膽戰心驚的來到了這裡,結果我們的法性法師也是開林的學長了,因為我們同在華嚴班裡學習,本來這個主持是大會組委會交給他做的,學長就讓這個學弟來做,做的過程當中錯誤百出,開林也借這樣一個機會向在座的各位老師、各位居士,各位大德說一聲道歉,還有(向)在這裡邊聽經聞法的我們看不到的所有的眾生道歉。


題目是《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開林用淺白一些的語言給大家再解釋一下開林今天想向大家彙報的內容是什麼?


就是聽經聞法的功德和效益,以及作為學生的自己我該如何做?這幾天劉素雲老師、定弘法師、李承臻老師、靜瑜老師、黃柏林(音譯)先生等等都把他們的心得體會向大會做了報告,開林聽了以後心中非常的受到觸動。


比如今天上午,劉素雲老師告訴我們她有十種心,這十種心其中就在我們這個台上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樣的心,都在這十種心之內。另外的心呢,都是我們生活上的用心。“我有一顆娃娃心,我有一顆包容的心”,這都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在最近五天來的講課,開林深深感受到了劉素雲老師示現給我們她性格當中的信德。


今天下午定弘法師也講到了三個根,我們師父老人家也一直強調這三個根,為什麼?就是在學佛念佛的過程當中,我們有許多許多的念佛人伏不住自己的妄念,開林是其中之一。為什麼伏不住心中的妄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德行不備。德行不備的人,眾生不尊重我們。眾生不尊重我們,我們即使念佛眾生不受利益。


在此有深圳寶安區六和講堂的一些護法居士們,開林聽我們師父老人家的安排,到內蒙古接管了赤峰市林西縣的誠經寺(音譯)這樣一個道場,但是在此之前師父老人家又讓我負責深圳市寶安區六和講堂這樣一個道場,所以現在開林現在負責兩個道場。從深圳市六和講堂來的老師們,我們有的人知道因為在我們的學習過程當中,我們曾經遇到過母子兩個人,兒子19歲長得高大英俊,母親來到我們這個講堂,就向開林訴說希望開林能夠幫助到她的兒子,因為她的兒子賭博、邪淫、罵媽媽打媽媽。這個19歲的兒子有一天也來到了我們的講堂,媽媽希望他能夠過來,他過來了,而且在我們講堂裡邊也學習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母子兩個人坐在了開林的對面,母親又開始訴說自己兒子的上述的這些行為。兒子當時就開始反駁母親,他說您是我母親,我是您的兒子,母子連心。我願意賭博嗎?我願意邪淫嗎?我願意罵我的媽媽嗎?我願意打我的媽媽嗎?我都不願意!可是我控制不住。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你到處說我的壞話,你心裡想的是什麼,我心裡都知道。他媽媽就問開林,說開林法師你看看,我心裡想什麼,我兒子怎麼知道呢?開林對這位母親說,我相信您兒子的話,您心裡想什麼,他真正都知道。


兒子接著說您說您念佛,您沒有用心念,您不是真心念的。您口口聲聲的念佛,可能你又有求,又有這樣那樣的想法,我不受用。因為我不受有,所以我賭博,所以我邪淫,所以我罵您所以我打您。可到您真心念佛的時候,我不會出去賭博,我不會出去邪淫,我不會罵您,我更不會打您,因為您是我媽媽。


開林知道,這是兒子作為冤情債主或者有緣眾生到家裡面做孩子來了。所以我們念佛的人為什麼念佛的心妄念不斷呢?德行不備。所以眾生得不到利益,它一定用想方設法的干擾我們,同時也是在提醒我們,希望我們真心念佛。(掌聲)


如何幫助所有的眾生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師父老人家五十四年來講經說法不斷。開林是我們師父老人家講經說法的受益者之一,和大家一樣。就是在講經聽經聞法的過程當中,我突然知道了我是誰。在此之前,開林偶爾的機會也翻閱過佛書,但是佛對於我來講太遙遠太遙遠。我知道是一件好事,但是同時我也知道,我做不到。正因為我知道我做不到,所以我也就不去做了。


既然不去做佛的事情,那我就做世間的事情去了。世間的事情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殺、盜、淫、妄,開林都做過。直到2005年有那麼一天,有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請到了我們師父老人家講經的光碟——《佛說阿彌陀經要訣》,老人家講經把我給迷住了。我可以一天十幾個小時呆呆坐在家裡面聽師父老人家講經,外面的東西我全都忘記了,如果說句句攝心都已經不准確了,那簡直字字扣住了我的心。因為老人家他的講經讓我看到了一片新的世界,讓我看到了一位長者,也讓我看到了我自己。這個世界和我正在生活的世界不一樣,那麼樣的清淨,那麼樣的莊嚴,又那麼樣的現實。這位長者和別人不一樣,他讓我信,他讓我相信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好人。(掌聲)


開林是在國內和在國外學習生活過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過來人。我看到的情況是什麼?人們說的和做的不一樣,所以開林自己說的和做的也就不一樣了。這位長者讓我看到就是這麼一個老人。他說的和做的都令我信服。(掌聲)


同時,這位長者又讓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為我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後悔,我同事又對我將來要做什麼呢,升起了一種期望。所以那個時候我就發了一個出家修行的心。2007年待我出家前和想給我的剃度恩師相約,到恩師的寺廟去追隨著剃度。為了感恩我們師父上人,特意還到了香港佛陀教育學會,承蒙協會義工的安排,師父老人家親自接見了開林,開林想到至不敢想到,就那一面改變了開林的命運。老人家詳詳細細的了解了開林的過去,足足和我談了40多分鐘。老人家說你不要出家,你要到廬江文化中心去。可是對於開林來講,出家畢竟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我曾經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問我自己,我可能要披上這身袈裟,我會不會玷污它?當我百分之百的相信我不會玷污這身袈裟的時候,我才終於走出了這一步。(掌聲)


可是當我走出這一步的時候呢,就是這位老人家,讓我這麼敬仰的一位老人,告訴我你不要出家。但是開林還是走向了那一家寺院,我沒有聽老人家的話。到了那家寺院,師父慈悲,先沒有安排給我剃度,讓我和那裡的師兄們一起生活,快一個月的時候,我剃度的日期定下來了,法號起好了。僧衣備全了,就在這個時候,當師父又一次來到我的面前,來跟我做最後的指示的時候,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我們師父老人家打來的電話,指示讓我立刻趕到師父老人家的身邊,我的這個師父不能給我剃度。所以開林沒有隨這個師父出家,趕到了我們師父老人家的身邊。師父老人家看到開林,自然非常歡喜,對開林交代說,你以後要到實際禪寺隨滿成(法師名,音譯)老和尚出家。師父老人家說,我也要回到實際禪寺,我們是同學。十個人一人一部經,我們好好學習。然後老人家對開林說,你先到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去,到哪裡以後呢,給我寫一份學習報告。就這樣,2007年的119號我來到了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加入了教育中心第五期青雲班一名學生,開始了學習。


為什麼開林介紹這一段呢,就是告訴大家德行教育對開林起了多大的作用,也是想讓得到知道為什麼我們師父老人家對三個根是這麼樣的重視。


到了廬江文化教育中心之後呢,開林開始了學習,但是很快開林就和那裡的老師們、學長們有了隔閡。開始我認為責任都在那裡,不在自己。開林除了英國人類社會學碩士學位以外,開林還在英國讀了另外一個MBA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開林讀完了所有的學位,但是因為工作沒有參加考試,因為有了第一個學位,對第二個學位也不是很重視,也沒有申請補考。


我在英國那家企業做管理,對管理有一點點知識。學管理的人很能看到別人的缺點,所以到了廬江文化中心之後就看到了那裡的缺點。開林舉一個極端的例子(這個例子不准確,就是一個比擬),我看到一個老師辛辛苦苦用心的節約一滴水,可能就在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噸水在浪費,開林就向這位學長提出建議,為什麼不把心思集中在那一噸水上,而是放在這一滴水上。那位學長沒有接受,我們之間就有了隔閡。再加上那位學長在中心的資歷深,開林剛剛去,自然開林就感覺到一種被隔離。我就很困惑。就在困惑當中時間在一步一步的推移,我在想我學到了什麼,我在想我如何該向我們師父老人家寫這一份學習報告,我真的寫不出來。


讓我寫所有的都好,開林自認為還不是一個注意說謊的人,可是如果讓我說得不好,我也相信那不是老人家希望聽到的聲音。正在這個時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一些外交家要到廬江文化教育中心考察參觀,我們當時青雲班分工,開林被分到只是用拖把拖展覽大廳的地板,開林和美國一位老師叫朱幼安(音譯)每天拖地板時我反反復復的想我學到了什麼,我該如何寫這份學習報告。有一天就在展覽中心的正門,有村民們用布織成的花擺成的一個大大的“和”字,和諧的和,和平的和。有一天我拖地拖到那個花旁邊的時候,我呆住了,我突然悟到了什麼,我覺得整個事情可能是我錯了,不是那位老師錯了,為什麼呢?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閱歷不相同,我看到了老師用心的節約一滴水,我也同時看到了一噸水在那裡浪費著。等我告訴學長那裡有一噸水浪費著的時候,學長或許沒有看到。


佛教上有一段故事盲人摸像,五個盲人都在摸那頭大像,摸到像的耳朵的盲人說大像像一把扇子,摸到大像的腿的盲人說大像像一根柱子,摸到像身的盲人說大像像一堵牆。開林就在問自己,這幾個盲人說錯了嗎?這幾個盲人說錯了嗎?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來講,他們都沒有錯。我們不是盲人,我們能看到大像的全貌,所以說我們說他們錯了。可是在生活當中有多少的事例我們不自己也是個盲人嗎?(掌聲)


既然自己可能就是一個盲人,我為什麼要堅持自己的觀點,我為什麼當我看到那一個學長用心節約一滴水的同時,我沒有贊揚他節約那一滴水的行為和態度,而去批評他沒有節約那一噸水的行為呢?而開林明明看到了浪費的那一噸水,我卻沒有像學長那樣站出來像節約一滴水那樣的去節約一噸水,誰錯了呢?


我在看這個“和”字,我感觸更深了。畢竟聽我們師父老人家講經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有一個重點深深烙在開林的心裡。老人一輩子在找一個“和”字。如果我和我的學者我們在是非上斤斤計較的時候,要證明誰是誰非的時候,我們把這個“和”字給破壞了。(掌聲)當這個“和”字不在,是非又有什麼意義呢?(掌聲)就像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之所以沒有這個“和”字,不就是大家都在爭你錯我對嗎?《弟子規》教給我什麼?就教給這個“和”字。所以我給師父老人家寫了一份學習報告,令開林沒有想到的是,沒有10天,蔡禮旭(人名,音譯)老師把開林叫到他的辦公室對開林說,老和尚問你願不願意做老和尚的秘書。開林向蔡老師彙報說,我自己沒有那個德行,也沒有那個學問,但是我非常想親近老人家向老人家學習。


就這樣開林就被調到廬江實際禪寺給師父老人家做秘書。在一段期間裡面,開林每天早晨當師父老人家推開寮房門的時候,開林算是其中之一,能夠迎接老人家走出寮房門的人。到晚上11點乃至更晚,當師父老人家走進寮房門的時候,開林也是最後一個作為護法的人之一護送師父老人家走進寮房門,可以說師父一天的行止,開林全看到眼裡,記在心裡。而且開林還記下了這樣厚的日記,足足有四本。就在這一段的工作當中,我不僅是從光碟上看到老人家在教我們什麼,我們也看到了光碟之外老人家為我們在座的每一位,為了這個世界的人民,為了世界的和平,為了我們看不見的所有眾生在做了些什麼。


我真的被觸動了。當時老人家應該是81歲。我在想一位長者如此不辭辛苦的從早到晚的為大眾服務,作為一個學生的我,應該為老人家,為老人家所傳授的這份事業,為了大眾我能夠做一些什麼。由於某種因緣,師父老人家又安排我回到了中心,一直到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在2008年底的時候解散。當時蔡禮旭老師、李越(音譯)老師慈悲,安排開林到馬來西亞去。結果師父老人家從香港打過來一個電話指示開林於121號到實際禪寺剃度出家。(掌聲)。


按照師父老人家的安排,開林剃度了,開林的名字這個法號是師父老人家給開林起的。因為開林的俗家的名字有一個字是林字,師父老人家告誡我,不要忘本。到了華嚴班開林開始和師兄們一起學習,在學習中我開始反省我身上眾多的煩惱眾多的習氣,我該如何的對峙。師父老人家殷切的盼望一個出家人都做些什麼,開林希望讓老人家歡喜。當時師父老人家講《華嚴經》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講到現在末法時代的出家人,都(已經)不能夠以戒為師,(已經)不能夠以苦為師。老人家也講到他曾經在香港跟一位法師回應,希望有五個人,大家真正效法3000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住睡袋,每人一部經教五人一起修學。開林希望也走這條路,所以開林嘗試著從剃度之日起學習日中一餐,每天睡四個小時,由於這兩件事情是同時做的,當時開林的狀況非常之不好。


這四個小時怎麼樣的睡,我嘗試過許多方法,晚上三個小時中午一個小時,不行;晚上兩個小時早上一個小時中午一個小時,不行。那個時候開林全天的昏沉,當時師兄們說你不要學睡4個小時,你一天24個小時都在睡覺啊。再加上日中一餐,那個時候的我有一點拼了命的態度,我知道我無論如何要突破我自己。我不知道該如何突破,但是我一定要突破。再昏沉再難過,我一定要走這條路。(掌聲)


開林還同時相信一個理,該我死的時候我想活活不成,不該我死的時候我怎麼折騰我自己我也死不了。就是這樣,有兩個月的時間吧,兩個月的時間,我就是在這樣的狀態當中每天的渡過,有一段時間我突然發現,我身上所有的衣服都小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穿的鞋也小,襪子也小。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當時請了一個按摩師為華嚴班的學長按摩,為我按摩的時候說開林老師你的腰上怎麼了?我自己一摸背,長一溜不知道是什麼。我當時只是感覺我的小便都是脂肪。但是兩個月之後我的狀況開始改變,我找到了睡四個小時的方法,就是一次睡夠四個小時。(掌聲)從那個時候一步一步的狀況開始改變,我就發誓這一生日出一餐、日中一餐睡四個小時效法釋迦牟尼佛。開林想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師父老人家知道,還有人願意按照師父老人家的願望去做。


到了2009年底的時候,華嚴班出了一些狀況,開林向師父老人家請示,師父老人家安排開林到澳洲淨宗學院學習,到了澳洲學習的時候開林想下一步該怎麼辦?開林還有哪些習氣?開林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很大的習氣就是傲慢、自以為是。開林知道一定要把傲慢、自行其是的習氣改掉。怎麼改?我選擇了《普賢行願品》,用十大願王改自己的習氣,我把自己置於大眾的監督之下,我們師父老人家經常告訴我們,能說不能做的人,那是騙人,開林不想騙人,更不想騙自己。所以我在學習《普賢行願品》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到這麼一段經文,開林給大家念一念這段經文,就是《恆順眾生》,普賢行願的第九願:


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等……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無色、有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不止是隨順人啊)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對待這些眾生,要承事做種種供養,像對待自己的父母師長一樣,乃至像如來一樣)。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我們這樣恆順眾生的時候,這是供養諸佛)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這裡用如來,沒有用佛,如來是講性,佛是講相,我的性是什麼呢?我的本心是大悲之心,悲是拔眾生苦,我們是不是看到了眾生苦,看到了眾生苦,就等等看到了自己的苦啊)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定弘法師這幾天專門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是什麼?)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我們都敬仰諸佛敬仰菩薩,諸佛菩薩就是這個棵樹上的花和果,長出這個花和果的就是這個樹的根,而這個根就是眾生)(掌聲)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諸佛為什麼成佛,菩薩為什麼是菩薩?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掌聲)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菩提是梵文,中文的意思是智慧)


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


我們每天這在這裡邊每天早課的時候都有這《十大願王》,恆順眾生我們念念而已。有誰往心裡去了呢。又有幾個努力實踐了呢?當開林學習《普賢行願品》,開林有一個希望,我要做到普賢菩薩的十願。自己如何做到呢?就是把一切眾生、一切人,永遠不再看他們的過錯,不能再說他們的過錯。師父老人家有兩句話那是開林的座右銘,別人錯的都是對的,我對的都是錯的。開林從此就把這兩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作為自己待人、接物、處世的一個准則。一個曾經這麼自以為是的一個人,一個曾經胡攪蠻纏的一個人,我就這麼一步一步的在改變自己,以至今天我仍然在改。我知道,不容易,我知道自己身上有許多許多的習氣,可是,我是在學佛。(掌聲)


如果說佛法的利益在哪裡?就是在改正自己的過錯當中,在轉化自己的心念當中,開林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佛與我原來是這麼樣的近。(掌聲)


後來開林到了澳洲淨宗學院那裡,悟字輩的法師們對開林非常非常的厚愛。師父也為開林安排了職使,負責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工作。就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師父有一次離開了澳洲淨宗學院,(應該是)2010425號,師父老人家從澳洲回香港。我記得突然有一次師父老人家對我大聲的喊,不論發生什麼事情,你一定要忍,你一定要忍,你一定要忍!開林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開林記住了老人家的叮囑,一定要忍。果然沒有過一個星期,一些狀況就發生了,但是不管什麼狀況發生,開林總是跪下來,我當著指責我的老師們跪下來我拜他們,我說對不起,我錯了。


就這樣開林按照老人家的安排,後來幾次參加國際和平活動,包括馬來西亞參加代表團訪問梵蒂岡,那是前年2010年的那一次,就在那一次,師父老人家問我你會不會日語,開林告訴師父我大學的時候第二外語學的是日語,師父老人家說日把日語學好,開林知道老人家對我又有安排了。


果然,老人家問我你願不願意到日本岡山淨宗學會常住,開林向師父老人家彙報,開林一切聽師父安排。就這樣開林來到了日本,日本的同修對開林非常的厚愛了,可是真的開林沒有德行,也沒有學位。所以呢,我們那個道場冷冷清清,岡山淨宗學會地處位置在日本的中部,山裡面,自然環境非常之美,當地的百姓也非常的淳樸。但是,很少有人去,開始去的人比較多,但是越來越少。很長的時間,開林有一個人在那裡邊,仍然秉持著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人們是每天只吃一噸飯,沒有人!岡山的冬天最低應該是在零下10度左右,開林也從來不打空調,每天不管多冷,只是加一個毯子,蓋一床棉被。希望自己仍然能守一種清淨的生活。


就在這樣的生活當中,自然就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2011年即去年的2月份,開林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一個匿名電話,說日本一個著名的影星本人和200多年前的祖先對話了,200多年前的祖先讓這個日本影星不要忘記他們祖先,希望能為祖先做一場佛事。這個影星說我們很願意,但是不知道祖墳在哪裡,佛事在哪裡更為合適他們也不清楚。這200多年前的祖先告訴他的孩子,你們去找一個岡山淨宗學會。他們也不知道岡山淨宗學會在哪裡,但是他們找到了,他們找到了給開林打了一個電話,問能不能在那裡做一場佛事,開林答應了,他們來了。這個影星的名字叫三宅玉思,還有夫人三宅正子,還有三宅玉思哥哥、嫂子來了。之後三宅正子夫人留下來問了開林許許多多的問題,開林一一回答了。她回到東京後,她有一個朋友是前首相夫人鳩山幸夫人。鳩山幸給我打了一個電話,我們相約31號在東京見面,見面以後由此又引出了以後的故事,由於時間的問題開林不便跟大家一一到道來。


所有的當中開林跟大家說的是什麼呢?如果我們帶著傲慢的心,帶著分別的心,帶著自以為是的心,人跟人總是有隔閡,總是有矛盾。盡管人和人之間有隔閡有矛盾,但是我們看不見的眾生它們都知道。所以,這個世界上德行的重要性就是能夠讓眾生來尊重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掌聲)


開林和鳩山幸夫人見面,開林告訴她日本可能有災難,鳩山幸夫人不信的哈哈大笑,說我們生活的很好我們不會有災難。結果311號日本大地震就發生了。以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親自給我們師父老人家寫了一封請求信,請求師父老人家在日本大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救日本一把。(掌聲)


61號我們師父去了,615號我們師父就離開了。我們師父老人家所到之處都是千人擁萬人盼的,但是師父老人家在日本講經弘法的時候,去聽經的人不超過200個人。開林心裡在苦啊,為日本在苦。為佛法在苦。可是開林不能再多說什麼,真的是不能再說什麼,甚至不能解釋什麼。


一直到去年10月份在馬來西亞漢學院的動工典禮上,我們一位老菩薩對師父說,師父叫開林回來吧,他在日本渡不了幾個人。開林回來了,師父老人家又分別安排我接了深圳一個道場和內蒙古一個道場,當開林到了內蒙古的時候,我心裡特別的歡喜,為什麼呢?那裡的條件非常的簡單,那個道場嚴格講還沒有建成,有一個念佛堂,面積大概110平方米左右。一個男眾寮房和女眾寮房,都是炕。開林就和三位男居士我們同睡一個住炕,通鋪。那裡沒有洗浴設備,那裡的茅坑非常原始,下雨的時候一腳的泥。但是那裡的人民非常的淳樸,師父老人家對開林指示說,無論走到那裡講經不要中斷。開林是師父講經的受益者之一,這裡大概有10位同修也師父講經的受益者,他們紛紛發心都要講為講經弘法。除了剛才說的兩位碩士生,還有一位大學生考上大學把學退了到內蒙古想學習修行,還有企業主把經營良好的企業關閉了不做了,要投身佛陀教育事業。開林又在想,自己如何來對得起這些善心人士的發心?開林知道,我們師父老人家這一次來到這個世界,有兩件大事,一件大事是救人,另外一件大事是傳法。開林沒有這樣的德,也沒有這樣的才,但是開林想學習師父,能把法傳下去。(掌聲)


所以,75號,我們在那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小道場要辦一個弘法人才培訓班。把我們師父老人家多年來宣導的傳統的培育人才的方法教給大家,希望這十幾位發心的同修我們一起學習,把這樣一種方法掌握到。然後把這樣一種方法傳下去。同時,認真修行成就自己。(掌聲)


開林把我們的招生的這一頁紙和我們的作息時間表還有我們一個弘法人才培訓班同修的誓詞傳給了定弘法師,定弘法師回函說“很好”,開林兩次向老人家做了彙報,師父老人家說“好”,開林把培訓目的,培訓內容和報名條件向大家做一個彙報,請大家見證一下是不是如法。


培訓目的:


末法時期正法衰微,邪思橫行,人心不果,夫妻不合,子女不孝,人無信用、社會不定,當有匹夫挺身而出,宣導倫理、宣傳因果、弘揚道德、深入科學、挽救家庭、幫助社會、服務人民、報效祖國,以身作則、繼承傳統,孝親尊師、利益眾生。


培訓內容:


第一、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


第二、學習和練習內典講學之研究等典籍。


第三、選定淨土法門一部經典每天學習練講。


第四、每天拜佛、懺悔、改過。


報名條件:


第一、真正發心弘揚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利益眾生不為自己,放棄自己的執見。


第二、能夠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第三、能夠每天按照《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反省自己、懺悔改過。


第四、能夠尊人卑己,每天落實六和計。


第五、能夠在一年的時間中熟背誦約300字的文言文50篇。


第六、能夠每天拜佛至少1000拜,特殊情況可以請假。


第七、能夠孝敬父母,尊師重道。


開林真誠的希望能夠把那麼偏遠的,這麼淳樸的一片地方,能真正建成一所佛陀教育的學校。(掌聲)


開林希望所有參加這個班裡的同學們,我們一起努力,通過沒有自己的執見,通過尊人卑己,通過每天懺悔、改過、學習,組成一個六和僧團。(長久的掌聲)


開林也希望把誠經寺(音譯),把林西縣用我們真誠的服務建成一個極樂世界。(掌聲)如果開林能夠按這個方向走,開林對自己有一個交代,對師父老人家有一個告慰,我當奉持,如法修行。(長久的掌聲)


學佛就是為了改正自己!(掌聲)學佛就是為了利益眾生!(掌聲)


時間到了,開林德行欠缺,學問不足,如果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大德幫助開林改過,感恩大家!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參老和尚:善用其心
看破財色





我們再說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殺的,大家想想划得來嗎?那時候,我住在廈門大學附近,這期間廈門大學發生幾件事情,有一位男生跳海,一位女生跳樓。他們愛情怎麼樣,當然不管了,反正是為了情。兩個人,一個是讀外語的,一個是讀科技的,畢業了得受國家分配,你要找工作,國家給你找。一個分配到雲南,一個飛到河北,這兩個人就不能結婚了。這一離離很遠,大學畢業了,想不開,一個就跳海,一個就跳樓。有些人還表示贊成,說他們為了情死,是演紅樓夢。他不曉得紅樓夢是一部道書,林黛玉最後變成草,賈寶玉還變成石頭,只是頑石而已。那是假的、虛幻,最初就告訴你虛幻、假的,你認識不到,當成真的,這樣就死了。

有些學生問我:「他們為情而死,死了之後該會很好吧?」我說:「他們都下地獄,下地獄像射箭那麼快,比他殺快得多。」密宗的中陰身也講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不詳細講,這就是迷色。

大家想一想,這兩種都叫迷,一個迷財,一個迷色,大家要看破。看破了之後,你才能夠解脫。財色是生死根本,你要想解脫,一定要看破財色。

這些問題在《阿含經》、《俱捨論》講得非常之多,學《華嚴》的人不講這些?《華嚴》就是從這個開始啊!看看〈淨行品〉,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問了一百一十種問題,文殊師利菩薩就答四個字「善用其心」。你的心,要會用,別迷到財色上。怎麼用法呢?如果不理解了,你把〈淨行品〉念一念,有一百四十一願,見什麼發什麼願,不是成佛就是度眾生,,一百四十一願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總義就是「善用其心」。

現在我們聞到佛法,隨時緣念佛、緣念法、緣念僧,這就叫修行,就是「善用其心」。看到罪惡的事情,你躲開一點。自己那些不好的念頭,對人家沒利益,對己又有害,絕對別做,絕對別起這個念頭。對別人有利,對自己有害,一定要做。學佛的人,要把一切眾生擺在前頭。

現代進步的社會,民主文明的國家,都標榜著為人民服務,全世界都是這樣子。我走過的國家還少了一點,我所看到的國家當中,很少是為人民服務,反而是顛倒過來為己服務。不論廣告說得多好,處處為人著想,其實為我賺錢,很簡單。

我們可以看看事實,我們要看做的、看行的,不要聽說的。所以我勸大家,不要聽我說的,我說這個你要去做,或者我也得去做。誰要這樣做,我們就認為他是佛子;誰沒這樣做,不是佛子。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怎麼來判斷呢?就是依著佛所說的話,看他所行的。我們不要聽說的,我們要看做的。他要是這樣做,絕對能成道,也絕對入道;不這樣做,入不了道。每位道友,你要想離苦得樂,你要想得到佛菩薩加持,一定要做。

「你說那麼多名相,我記不得!」你記得佛、法、僧就成了。「那麼多修行,我入不去!」你就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你就這樣念,你就成了,一定能入道,你會開智慧的。開了智慧,你再看經,自己看自己就懂得。佛經就是這樣,跟世間典籍不同。如果不懂,你念,一遍沒懂念兩遍,兩遍沒懂念十遍,十遍沒懂念一百遍。

若我求地藏菩薩、求觀世音菩薩,我念十聲不行,念一百聲不行,念一千聲不行,念一萬聲、十萬聲、百萬聲,念到一百萬聲,有點熱呼氣兒,一直念下去,絕對加持你。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25838.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寶法王關於器官捐贈之開示



 

       

 







 


噶瑪噶舉中國論壇:


問:往生24小時內捐贈器官,會影響中陰身嗎?


  大寶法王噶瑪巴回答:


  首先人心、意識會依氣或說是熱能,氣分外氣和內氣。如看到人斷氣指外氣;第二種是內氣,細微心識會依此。在西藏,人往生,心識約有三四天依靠內氣,之後進入中陰身。外氣斷後三四天中,如往生者細微意識還在,切身體,可能還會有執著。


  


二、下節選自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的《福份無量》


   至於身布施,必須有一定境界的行者才能做得到,我們凡夫無法真正圓滿地做到。基督教常常說耶穌為了人類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大概真有其事,而且亦值得讚歎,可是我們的佛陀卻為了一切眾生而犧牲了生命無數次之多,這更加值得我們讚歎、頂禮。對聖者來說,若有人來求祂的心臟,衪會毫不猶豫地把心挖出來贈奉。這種修為我們連想像也想像不來!可是,我們雖暫時做不到此等大善業,但我們可以閱讀祖師及佛聖等的傳記,看看祂們如何為眾生而捨身命,譬如說佛陀的捨身餵虎之善行等。在無法效法之情況下,若我們起碼能心生讚歎,這也有其功德。




   


為甚麼衲叫大家勿急於布施身體呢?這是因為我們根本未到達此境界。若瘋狂地亂加效法,只會因痛楚而自然生起瞋心,反而得到反效果。菩薩行者即使活生生地掏出心肝贈予他人亦能安然做到,衪們不會有絲毫思及自己可能會死的問題。我們顯然並非這等大士之境界。不要說活生生地送贈身體了,在我們中有許多人連在死後捐贈器官予他人之善行亦不敢答允;在被一隻蚊子輕輕地叮了一下時,我們第一反應是甚麼呢?我們往往馬上會想:「不知道牠有沒有病毒?我會不會受傳染?」我們只會想及「我」、「我」、「我有危險」、「牠該死!怎麼敢叮『我』!」,但我們絕不會在第一時間去想:「牠一定是肚子餓了!真可憐!」我們眼中及心中只有自己,絕無他人,更不必說其它非人類的眾生了。

 


即使在布施時,我們亦主要是為了求自己的福報,重點仍往往不是放在對方的身上。以往有一個噶登派的祖師,他的耳朵中有一條毒蟲跑了進去,所以他去看醫生。醫生說:「這十分簡單!我幫你把這蟲毒死就行了!」祖師像聽到天下最大的奇聞般,他馬上說:「這怎麼可以呢?絕對不行!」,所以他就走了。他寧願死也不願傷害這條小蟲。後來他倒沒有死去。他一直修自他交換法,準備面對死亡,可是後來毒蟲卻自己跑了出來,結果祖師便沒事了。我們想想這位先輩的心態,再看看我們自己。換了是我們,必定連思索一秒鐘亦不必,馬上便會決定殺死小蟲,而且我們會有許多堂皇的藉口支持自己的殺生行為。在平時,我們假裝修行得很好,但在一出了事時,我們往往變得與其它畜牲分別不大。由此可見,在我們現在的境界,高談甚麼身布施的意義並不大。順帶一提,捐血救人及應允在死後布施器官予有需要的人,是極佳的善行,而且是我們能輕易做到的布施。這兩種布施,應可說是與身布施相似的善行。



此外,我們亦可在心中把自己的功德布施予一切眾生。
除了
布施的物品及時間必須恰當以外,我們亦必須具有好的布施心。布施時,受益的是自己,我們是為了自己而布施的,所以我們切勿看不起受施的對象。如果有人來求施,我們不看這些人的需要之大小,卻對順眼的人多給一點,對不順眼的人冷言冷語,這是很不好的。有些人為了求名或求利而布施。在這些情況下,他們的動機是世俗之心態,所以難說能得福報與否。受施方肯定是得益了,但這類的施主並不一定也得益。總的來說,布施必須基於歡喜之施心,絕不可有吝嗇、不捨得之心理。若能以出離心或菩提心行施,則福報會更大。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妙好文佛子必讀: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特別提示:本文選自大德慈誠羅珠堪布著作《慧燈之光》,原文標題: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今天我們要就顯宗與密宗之間的關系做一些討論,也就是說顯密的異同點在哪裡。之所以要討論這個問題,其原因就是藏密的理論及其具體的修法非常完整,針對性也特別強,但由於有些修顯宗的人對密宗不是很精通,而覺得修顯宗的不能修密宗,修密宗的也不能接受顯宗。就因為有這樣的觀點,才特別安排時間來談談這個問題。今天講的內容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顯密相同的、可以圓融的、不矛盾的地方;第二是密宗的一些為顯宗所沒有的特點。這樣,大家就能對顯密之間矛盾與否有所了解,以後在修加行的過程中,也不至於有嚴重的疑問出現。




一、顯密的相同點




  講加行的時候強調過,一個凡夫從現在到最後成就之間有三個階段:一、放棄貪圖世間的安樂,建立出離心;二、放棄自私,建立菩提心;三、放棄我執,建立無我的智慧。在這個過程中的第一和第二個階段,顯宗和密宗是沒有差別的。




  我們講過,從外加行到內加行的系統修法,顯密都必須修,凡是大乘佛法都要修出離心與菩提心,無一例外。雖然修法上的名詞有些差別,內容卻大同小異,基本上是一樣的。無論是修顯宗、密宗、禪宗或凈土宗,都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如果連這個最基礎的修行都沒有,那還念什麼佛?修什麼禪?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念佛、打坐,才是真正的淨土宗、禪宗。




  禪宗為什麼不講這些加行的修法呢?眾所周知,禪宗從達摩祖師到六祖惠能,其根機都已非常成熟,所以他們能開悟。我們在六祖惠能的傳記中可以看到,雖然他不識字,但根機卻已相當成熟。當他依止五祖學習時,並沒有學很多經論,也沒有花很長的時間修行,只是在後院裡干活兒。八個月後覺得機緣成熟了,五祖就給他講《金剛經》,而《金剛經》中關鍵的一句話就能讓惠能大師徹底開悟。他沒有修加行,但不是不需要加行,修加行的結果就是要能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而他都已經有了。




  就像秋天的花或樹葉,只要一陣輕輕的風就能吹落;而春夏時節,即使刮更大的風,樹葉也不會掉下。同樣,人的根機成熟後,一句話也能讓他明心見性。六祖聽的和我們念的《金剛經》完全一樣,他因一句話就可開悟,我們卻沒有,這就是因為根機還未成熟的緣故,所以,我們就需要修加行、正行這些系統的修法。




  對修禪的人來說,六祖惠能大師的南傳教派當然是最殊勝的,但針對現代的絕大多數人來說,神秀大師的北傳教派可能更合適。它就像加行要一步步地修,最後才達到禪宗所講的那種境界。惠能大師則不強調前面的部分,而只講最高境界。所以禪宗雖然不說,但實際上也需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




  淨土宗最關鍵的一部經典,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這是一部顯宗的經典,同時有漢藏文兩種譯本,但都是從同一部梵文版翻譯過來的。經裡講:如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必須遠離兩個違緣,並具備四個條件。就違緣來說,第一要遠離造五無間罪;第二要遠離舍法罪。阿彌陀佛也講了,娑婆世界的眾生如果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都可以如願,唯有造五無間罪與舍法罪的人無法往生。其它的如殺生、偷盜等或更嚴重的罪業,經由虔誠念佛的過程,則都可清淨。但這裡講的兩個違緣,即使念佛也無法消除,所以必須要遠離。




  再講所要具備的四個條件:一、要觀想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二、要廣泛積累資糧;三、要發菩提心;四、要回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在這些條件下一心不亂地念佛,就可往生極樂世界。這裡並不是不強調菩提心,而是在有菩提心的基礎上,再一心一意念佛。




  當然,出離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佛說阿彌陀經》講:如果沒有出離心,就會貪圖世間的圓滿。如不能放下這個貪欲心,就無法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個貪欲念頭本身,就是一種阻礙。貪欲不滅,往生極樂世界的念頭就不起,就算生起也不是很強烈,所以,也就無法往生極樂世界。由此可見,禪宗和淨土宗都一樣強調出離心和菩提心。凡是大乘佛教,在這點上都沒有任何差別。這是第一個相同點。




         第二個相同的是證悟空性。往生極樂世界後,也要證悟空性,而且,如果不證悟空性,也就無法明心見性,更不能證悟密宗的境界。此話怎講?現在念佛時是個普通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如是正常的往生,就能立即明心見性,立即開悟,也就是登地。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薩。現在雖是普通人,往生極樂世界後一見到阿彌陀佛,當他將手放在我們頭上加持時,憑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和自己的資糧相結合,就能使我們立即開悟,開悟的程度就是到一地菩薩的境界。所以念佛也能間接地證悟空性,不然不能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後還只是菩薩,並沒有成佛,必須通過修行才能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可以證悟,這是講正常的往生。難道有不正常的往生?有的。正因為如此,漢傳佛教才會有“九品蓮華”之說。藏傳佛教也講:念佛的人如果對淨土法門沒有很大的信心,對能否真正往生極樂世界抱持懷疑,那麼他如果念佛念得好,仍然可以往生,只是他在極樂世界裡會有相當一段時間見不到阿彌陀佛,而在那段時間裡他仍然有可能只是個凡夫。這就是不正常的往生。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強調信心,不然雖然可以往生,卻有相當長的時間無法見到阿彌陀佛。但就算不能見佛,也不會再回來,仍然留在極樂世界,暫時是不能見,終究還是會見到阿彌陀佛的。見到佛後就能開悟,然後繼續修行就能成佛。所以,淨土法門也需要有證悟,只是它不強調這一生的證悟,而是到極樂世界去證悟。沒有證悟空性,也不能成佛。




    禪宗則是一再地強調明心見性。何謂性?性就是萬法的本性。什麼是萬法的本性?萬法唯一的本性就是自心空性和光明。譬如我們看著一個花瓶,這花花綠綠的瓶子是它的本性嗎?不是。這只是我們眼識所增上安立的一種幻覺,而它的本性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空性和光明。所謂見性就是要見到這個心的本性,可見禪宗也需要證悟空性。




    密宗所講的開悟與其它宗派講的並無不同,迷就是未見到空性,在開悟時,就能很清楚地感覺、了知空性,也唯有證悟了空性才能成就。從這個角度講,顯宗和密宗是相同的,兩者都要求有出離心、菩提心和證悟空性,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大乘佛教不強調這三點。我們對顯密的共同點在此只作了一些簡單的敘述,如就細節來說仍有多項可茲列舉。




    譬如顯密都講戒定慧,顯宗的戒就是密宗的戒,而密宗的三昧耶戒是在灌頂時受。實際上密宗的戒律就包括了大乘菩薩的二十條根本戒及比丘、比丘尼戒。《時輪金剛》中說:最好的學密人就是出家人,而出家人中又以比丘最適合做金剛上師,所以不能認為密乘戒與小乘的比丘、比丘尼戒是相違背的。《時輪金剛》在無上密宗中占有相當崇高的地位,其中就曾舉例說:如在同一地方有兩位金剛上師,一是在家人,一是出家人,哪一位有開光、灌頂等的資格呢?答案是出家人。它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在家人是沒有資格的。它還認為對學密的人來講,出家做比丘或沙彌是最好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家人不能學密。從這個角度可清楚看到顯密的戒律是不相違的,不然的話,《時輪金剛》應該不允許比丘學密,更不會說比丘是最好的學密人。比丘的二百五十三條戒,密宗也同樣特別重視。以上是講戒的部分。




  定就是禪定,也就是四禪八定。修四禪八定是否為解脫道,要視其如何修來定奪,如沒有開悟,而僅僅是修四禪八定,就不是解脫道。這樣修的結果,是往生到色界和無色界,而色界和無色界還是在輪回中。但如果在證悟空性的基礎上修,就是解脫道,而且是修解脫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步。不論是顯宗的小乘、大乘或是密乘,都一致強調修四禪八定,所以,顯密之間定的部分也無稍許差別。




  慧主要是指證悟無我、空性的智慧。這在三乘中都是必要的。所以,三世佛法沒有任何教派不講戒定慧,於此可說顯密毫無差別。




  很多人卻有一種誤解,認為藏密的戒律與顯宗的不一樣,因為顯宗戒律中不開許大乘菩薩喝酒吃肉,而藏密戒律是開許的。事實並非如此。藏密從來就沒有開許過可隨意飲酒吃肉,從《時輪金剛》到寧瑪派的《大圓滿》都一再強調平時不能將肉當成普通食品來享用,而且是非常反對這麼做的。




  可是西藏的確有很多人吃肉,而藏密最發達的地方是在西藏,為什麼不加以制止呢?對此必須說明,修行人吃肉並非藏密戒律中開許,而是環境使然。以前青康藏高原不能種植蔬菜,對外交通封閉,如從外地運蔬菜水果,需時至少兩星期,運到時早就爛了。尤其牧區裡糧食本來就少,在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吃肉,但也只吃三淨肉。由於大乘與密宗的戒律都反對吃肉,而小乘是臨時性地允許吃三淨肉,所以他們只好選擇遵守小乘的戒律,並不是藏密有開許。




  即便如此,以前很多在深山中修苦行的人卻堅持吃素。白瑪登德上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約一百五、六十年前成就虹光身,死時全身虹光,空中遍布彩雲,頭發指甲都沒有留下。像他這樣一個成就者,當年在山上閉關時就發誓吃素,從此以後他就終身吃長素。還有很多類似他這樣的人。藏密正規的要求是與大乘《楞伽經》一樣的,都反對吃肉。如在會供時有肉,則可吃如蒼蠅腿般大小的肉。從吃素的角度講,這不算是吃肉,但同時也不違背密宗中所有的一些誓言。酒也是同樣。在戒律上還有很多細微處顯密都是一致的,但礙於時間,這次就不多說了。以上講的是顯密的相同點。




二、顯密的不同點  




    顯密之分主要是在證悟空性的方法上。雖然證悟空性的總體目標沒有差別,但方法卻有許多不同。




  先看看顯宗是用何種方法來證悟空性的。淨土宗以念佛作為證悟空性最根本的方式;禪宗的方法則主要針對根機極好的人,所以顯得很簡單,缺乏從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統。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證悟的過程,對一般人而言這根本不是個方法,但是,對於像他那樣根機如此成熟的人而言,這確實不失為一種證悟之法。




  除此之外,其它的顯宗證悟方法就是因明(邏輯)的思維。譬如一個瓶子,我們確實看到它存在,但它也是由許多的微塵組合而成,不是一體性的東西,而這些微塵也可再分,到最後分完時,就是空性了。這並不是說,它到最後變成空性,而是它永遠沒有離開過空性。我們的肉眼是無法看到這個空性的,而這種方法只是教給我們一種理論上的概念,並用因明去作推理。譬如這一塊布,把它拆開來就是一堆毛線,那麼布到哪裡去了呢?是消失了嗎?而我穿的到底是布還是毛線?這毛線也是由羊毛織成的,那我穿的是布、毛線、還是羊毛?如將羊毛分割至最細的微塵然後放在一旁,則當初的那塊布去了那兒?難道我原來穿的就是微塵?顯宗是經由此種推理方法去了解空性的,這是一種接觸空性的方法,但只是理論上的概念,沒有實質的體會。




  如何能將字面上的理解轉變為證悟的智慧呢?這需要相當長時間的修行才有可能做到。在修行期間,必須要積累資糧並清淨罪業,當這些條件都圓滿具足後,是可以將理論上的了解變成智慧的。禪宗以外的其他顯宗,就是以這種方法去證悟的。




  可是禪宗不也是顯宗嗎?從我的觀點看,禪宗的明心見性既是顯也是密,但也可說非顯非密。它是將顯密結合後的一種修法,實際是半顯半密。由於它沒有灌頂和觀想,所以被歸納為顯宗,但是它的證悟方法又不同於一般的顯宗。除此之外,其余顯宗的各派別唯有通過推理一法去證悟。龍樹菩薩的六論,就是先要推翻我們原有的執著,在得到理論上的概念後再去修,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對空性有所感受。這就是顯宗證悟空性的方法。




  密宗有外密、內密之分。外密暫時不談,內密就是無上密法。密宗證悟空性的修法有二:一是修氣脈明點。外道,例如道教或氣功,也有此類修法,但與密宗的修法是名同義不同。密宗修的氣脈明點最終可證悟空性,而顯宗從來不知道這點,不是當初佛不了知,而是佛在轉法輪時要應機施教。經由氣脈明點的修法證悟空性是非常快速的,譬如你用一定時間觀想頭痛,頭一定會痛起來;如用棍子直接打頭,則立刻會痛。顯密之差別亦是如此。通過理論上的了解去修空性,由於見解較模糊,所以需要長期修才行。而氣脈明點則是強制式地要你接觸空性,雖然最後的結果和顯宗一樣,但因方法不同,速度就有迥然的差異。這是一般密宗的修法。




  二是大圓滿的修法。大圓滿不強調氣脈明點或是因明(邏輯推理),認為這些都是繞道而行。大圓滿有些部分與禪宗有點相近,但禪宗不講的修法大圓滿全都有,所以禪宗仍不及大圓滿。如只講證悟空性,二者是非常類似的,大圓滿也能不假他法、直指人心。所謂直指人心,就是已經開悟的上師能讓有信心的弟子直接證悟大圓滿的智慧。大圓滿的智慧,與禪宗的明心見性,或中觀的證悟空性其實是一樣的。如來藏在漢傳佛教中有著極高的地位,而如來藏就是大圓滿裡講的自然智慧,明心見性的“性”字所要形容的就是如來藏,大圓滿的境界也就是如來藏。所以,證悟後都是一樣的。但大圓滿能直指人心,不需要經過復雜的觀想過程,只是需要修加行。修密宗的其他正行時通常有許多觀想,而大圓滿完全不需要這些就能讓人開悟,這是它獨有的特點。




  有人會問密宗的雙修是什麼?顯宗裡沒有所謂的雙修,即使有,也是講福慧雙修,而非男女雙修。密宗的雙修是一種氣脈明點的修法,但對一般人來說,它不是一種修法,而是一種像征。譬如佛像的男身是代表光明,是現像的一部分;女身則代表空性;雙運是顯空無二無別的意思。《心經》講“色即是空”,這裡的“色”,可視為所有男性的佛或菩薩;又講“空即是色”,此處的“空”,可視為所有女性的佛或菩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雙修。一般人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




  修密宗是否一定要雙修呢?大圓滿根本不需要、也從來不強調雙修。不了解的人以為所有藏密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修氣脈明點在密法裡只占有一小部分,但即便是這一小部分,也不是普通男女修的。所以,對凡夫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個修法。大圓滿不強調雙修,一個大圓滿的修行者,從初修加行到最後成就之間是不需要修氣脈明點的,並認為這其實沒什麼用,因為大圓滿有更好的方法可證悟空性。以後如有機會正式學密法,並讀到藏密的經論,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這種見解才是正確的。




  密宗由於有些神奇的修法,使得它的神秘色彩比較濃厚,誤解也因此而起。有些人是自己不願或不能持守清淨戒律,卻以某些借口去做遭人垢病的事,最後卻使密宗蒙罪。凡夫的行為當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不如法的行為是屬於凡夫,而不是密宗的。對一般人而言,雙修法不僅現在不用修,也不能修,就算修到較高層次以後,也不是一定需要的,因為有更好的方法可用。




  總結以上各點,結論就是:證悟空性是顯密共同的目標,但方法各異。顯宗的方法不如一般的密法,而一般的密法不如大圓滿,就是這樣一層層上去的,大圓滿因它的獨特性而成為最高法門。




  另一項密宗獨有顯宗絕無的特點,就是密宗可成就金剛身。當金剛身修成時,其外表仍和普通人一樣,但實際上生老病死或地水火風四大對其已無任何影響。由於身無質礙,此時要飛檐走壁或穿牆入室都是輕而易舉的。當然這並非修金剛身的目標,它真正的目的,是要將凡夫身修成如佛一般,有著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報身相。對顯宗來說這完全是不可思議的,其認為:肉體屬於輪回,是不清淨的,必須斷除、放棄。對普通人來說,顯宗的觀點沒錯,但密宗以智慧開發了諸多方法,可以將不淨身轉化成清淨的。




  打個比喻,就像一般人如吃了毒藥可能會死,但會用的人反倒可能以毒攻毒。在未證悟前,我們的身體確是輪回的一部份,要想解脫就必須舍棄它。但是有智慧和方便時,不但不必舍棄,反而可將其轉化成佛身,要做到這點,唯有密宗的氣脈明點和大圓滿的光明修法可行。除此之外,顯宗裡不論是淨土、禪宗、唯識宗或中觀都一籌莫展。如果從沒看過密宗經典的話,就連顯宗的一些法師也無法接受肉身可如此轉化的說法。但密宗確有方法,其方法的根源就是證悟,是一種心的功能。不淨身的形成也是心的功能,是由於心不清淨、造業而致。心能證悟、領悟到光明,就能轉不淨身成金剛身,當然其間還要加上別的修法。這並不僅是一種說詞而已,西藏歷代的高僧中就有很多此類公案。大家也聽說過,有些大圓滿修行者死時,在眾目睽睽之下肉體逐漸縮小直至化光消失,天上出現繽紛的彩虹。




  人的屍體之所以能如此也是心的功能,但凡夫無法了知如何去開發這種功能,修行人則已經掌握了此中訣竅,並開發出來給大家看。如同五、六百年前的人聽到今日的科技,會同樣覺得難以置信。那時的人如有足夠的技術,是可以開發出同樣的高科技,而不是幾百年後環境成熟了才出現這些東西。換言之,現代科技文明的產物,其制造方法從古到今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人們不得知罷了。同樣,我們現在就可以開發心的內在世界,且會發現它的許多神奇面,然而卻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因此認為煩惱、雜念是必須要斷除的東西。起初由於沒有足夠的智慧,這樣做是沒錯。等有了智慧即可將煩惱轉為道用,不再需要斷除。這是密宗的特點。




  顯宗的修法則是在初步證悟前,必須先經過無數大劫那樣漫長的時間,然後從證悟一地到七地又要再次經過無數大劫。證悟八地時,八識中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已清淨,那時觀山河大地就是佛的壇城。這是顯宗有記載的。




  密宗則是在一生中就可將不淨身轉化成金剛身,這其中的訣竅就是氣脈明點和大圓滿的修法。藏密的氣脈明點可分外、內、密、極密,而外道的氣脈明點只是藏密中外部最簡單的一部分,其它更深層的就根本沒有接觸到。經由這些訣竅,密宗才能開發出上述的修法。




  在大圓滿中,還有中陰身的修法,它將死亡的過程描述得非常清楚。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看過《西藏度亡經》,其對死亡情景的敘述,使西方一些有瀕死經驗的人大為震驚,因為他們對死亡的初步感受,早在幾千年前西藏就記載得清清楚楚了。西方人的經驗只在死亡的初期,而《西藏度亡經》不僅是描述了死亡的全程,更具體告知該如何掌控全程。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就可借著修習中陰身的方法去掌控、利用死亡的過程。在顯宗這是想都不敢想的,就連普通的藏密也沒有這種修法,唯有大圓滿才有。這又是大圓滿的另一個特點,由於它的特點數不勝數,在此只能略舉一二種較重要的以闡明密宗與顯宗不盡相同的地方。




    歸納以上各點,可將顯密之異分為兩點:




    一、智慧不同。從空性方面看,密宗不需要因明思維(邏輯推理)的過程,現在就能掌握心的本性——光明;從現像的角度看,顯宗認為肉眼能見的所有物質都屬於輪回,是不清淨的,必須要斷除,卻從不知這些是佛的本性,是清淨的。直到證悟了八地才了知真相。密宗從初入門就教導,世間所見的一切雖都是輪回的一部份,是不清淨的,但實際上都是佛的壇城。




  如何能證明這是實情呢?密宗是有辦法證明,只是目前還不忙講,必須等加行修完後才可以談。到那個時候自己去修、去體會,不需旁人指點,自己就可以領悟到一切確都是佛的清淨壇城。顯宗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密宗則是即生可成,原因就在於顯宗沒有掌握這方面的訣竅,是智慧不及所致。




  二、證悟空性方法各異。顯宗只有邏輯推理一途,這是它不足的地方。密宗則途徑繁多。對根機不是極好的人,可用觀想或氣脈明點一類的修法去逐步引導,以致證悟空性。根機不錯的人,不修這類法也行,用更方便、快速的大圓滿修法就可能立即證悟。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差別,因為要得解脫就必須證悟空性,除此別無他法,所以這個差別不可等閑視之。




  密宗與顯宗並不衝突,只不過它有更多的特點。修顯宗的可同時修密,如修淨土的也可修密法;如果修禪也同時修密的話,所修密法對了達禪宗的明心見性會有相當大的助益。禪宗在證悟前的方法上有所不足,密宗恰可補其不足之處。精通顯密的智者去看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從小乘到密宗,不會發現有一句話是相矛盾的;智慧淺薄的人看則句句矛盾,以至於顯反對密,密不接受顯,根本無法同時修。這是智力不敷而致,不然,一座就能修八萬四千法門,一座也能修大圓滿所有九乘的修法。所以,在學習時,應從整個佛教不矛盾的角度去思維,反之,則漢藏佛教、淨土與禪宗、大小乘、甚至藏密四大教派,對理解不夠的人來說都是相矛盾的。如果有這樣的勝劣分別念,在佛法裡叫謗法。




  有一部佛經是專講何為謗法及其罪過的,如果有謗法罪,不僅不能修密法和禪宗,連念佛都不能往生極樂,因為謗法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兩個違緣之一。學佛的人,專心致志地念一本書、拜一尊佛、修一種法是很好的,但是,若認為其它的都不如自己的修法,那就是謗法。如果沒有能力修所有的法門,只修一種也行,但不可對其他教派有任何批評。如能避免片面的看法,以平等的信心為基礎,全神貫注地修一個法,不論是何法,都可快速成就。




  有些居士,姑且稱他們為“跑跑居士”,成天只是跑道場求灌頂、求福,最終什麼都沒學到,自己也從未想過要如何才能得到正知正見。如果那些灌頂都確實得到的話,同時也受了一大堆的密乘戒,如不能護守戒律,則犯一條算一條,最後得到的只是一堆罪業,別無其它。




  當然,上師無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要同等地恭敬。但就個人修行來說,有無必要每位都去崇拜呢?其實不用,心裡恭敬就夠了。是不是每位從藏地出來的上師都要去見呢?也沒有必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堅定立場,這個立場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的見解。如果沒有,成天跑來跑去是不會有什麼好收獲的。灌頂後如果上師不講該守的戒律,居士也不在意該注意哪裡,而密乘戒是一定要守的,如此犯了戒就無關乎知或不知了。無論是對漢傳的法師或藏傳的上師、瑜伽士,作為居士都要培養出平等的清淨心,因為他們是僧眾。但要不要接受他們的傳法、灌頂,則必須觀察。觀察後如決定接受,就必須做到該做的;不能做到,就不要接受。世間法是如此,佛法更該如此。




  目前有些居士根本不考慮建立自己的正知正見或修法上的知識,只是追隨別人去找有名氣的上師,例如聽說某某人能飛、會取伏藏,就一窩蜂地跟著跑。其實取伏藏對你有何助益?能飛又怎樣?難道你能跟著飛嗎?如果是替自己設想,去見上師時,要能從上師那兒得到對自己解脫有利的東西才對。這也不是從任何人那兒都可得到的,在這之前與之後都有要求,必須要極端重視這個問題。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