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後才知道念佛法門最妙(宣化上人)



上宣下化老和尚佛七開示/1975年美國奧立崗州

這個持名念佛,就是執持六字洪名——佛的名號,來念佛。執持名號又分出來有聲念佛,與無聲念佛。有聲念佛,就是我們開靜的時候,大家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有這個聲音。無聲念佛,就是坐著的時候還是專一其心,默默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叫默念,又叫金剛念。念佛這個法門,在佛教裡是最容易修的一個法門。

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三根就是上根、中根、鈍根

上根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鈍根就是很愚癡的人。這個法門也是老少兼收,利鈍兼收。利,就是聰明有智慧的人;鈍,就是愚癡的人。有智慧的人,修念佛的法門,也是很容易相應的;愚癡的人修念佛的法門也很容易相應。所以這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是又省工,又不費錢,是最方便的法門。不但是方便,是方便中的方便,捷徑中的捷徑,就是近路;近路中的近路,這種法門是最妙的法門了

你不要以為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又有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可就多了,有說不完那麼多的妙處,說不完那麼多的好處。在佛住世的時候,叫正法時代,就是有佛說法,有證果的阿羅漢,有大菩薩,有一切的聖人在世間,這叫正法時代

等佛入涅槃後,這叫像法時代。像法時代,修道的人比較少了,盡著相的人多了;執著造佛像,造種種的佛像,修行人就少了。

過了像法時代就是末法時代。這正法是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共兩千年。末法是一萬年

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什麼叫末法呢?就是法到末梢上,就是佛法就要沒有了;佛法沒有,就是沒有人信佛了,所以末法時代眾生信佛的心就不堅固。

在佛住世的時候,人信佛的信心——甚至於他信佛,你想用刀殺了他,說:“你不要信佛了;你信佛,我就要用刀殺了你。”他就寧可你用刀殺了他,他也信佛。這是正法時代,人的信心就有這麼堅固。

那末法時代呢,不要你說殺他;你說:“你不要信佛了。”他說:“Okay!可以。”不要說殺他,你叫他不信,他就不信;你叫他信呢?那很困難的。

你們算一算,在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這全人類裡頭,能有多少人信佛?這信佛的人你天天跟他講經說法,他也將信將疑的。你要叫他去看看電影,好不好?他即刻就去了。你叫他去聽經呢,“喔!坐那兩個鐘頭很苦的,聽得也沒什麼味道,沒有看電影那樣好看。”所以這是叫末法時代。

末法時代你不要說殺他叫他不信佛;你就不殺他,你說你信佛了,我給你叩三個頭,那你可以先信了吧?“你給我叩頭幹什麼?”這個人哪,末法時代他就不容易信佛。信信,他也就向後轉。信了兩天半,沒有到三天呢!他就向後轉了。他說:“I am very tired.tried, tired(累了)”,你看!這是末法人的根性,就這樣子。你耳提面命說:“Not too much talking.(別講太多話了!)? Too much talking.”(講話太多了!)你叫他不要做什麼,他一定要做;你叫他要做什麼,他一定不要做,末法時代的眾生就是這樣。

那麼末法,這個法,會滅的,會沒有了。先什麼滅呢?這個《楞嚴經》最先沒有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都應該先研究《楞嚴經》。有人懂《楞嚴經》,這佛法就不會滅;有人會念(楞嚴咒),這個世界所有的魔王、天魔外道,就不敢來作怪,來興風作浪。所以(楞嚴咒)是幫助世界人的最妙的一個咒;《楞嚴經》是護持正法的一部最好的經。楞嚴經先滅了,沒有了,楞嚴咒更沒有人會念了,因為太長了。我們這兒有人好像都有一年多了,(楞嚴咒)還念不出來。本來這(楞嚴咒)叫愣半年,那麼在西方就有愣一年,愣兩年,愣三年都沒有楞完的。

那麼(楞嚴咒)、《楞嚴經》先滅了,以後就到最後滅的是《佛說阿彌陀經》,也沒有了。世界上就剩“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在世界上再存在一百年。

在這一百年,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度無量眾生。等到一百年之後,六字洪名又減去兩個字,就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了,就剩四個字。四個字,又等了一百年,這四個字也沒有了。那時候世界的人最苦了,一點福報也沒有了,所吃的東西就和現在的馬糞一樣的,沒有營養了,吃的東西一點營養都沒有了,你天然的也沒有營養了。無論是什麼吃的東西,比現在那個馬出的那個糞,都難吃的。那時候,為什麼那樣子呢?就因為人沒有福報了。因為在佛住世的時候,喝的這個水,都比現在喝的這個牛奶,都有營養。為什麼現在的水沒有那麼有營養呢?就因為人沒有那樣大的福報了。

那時候人就像狗那麼高,沒有現在這麼高了。等到那時苦到極點了,那麼又該增劫了。現在是減劫。什麼叫減劫?減劫就是每一百年,人的壽命減去一歲,高度減去一寸,等減到人壽十歲,身上的高度就像現在狗那麼高。那時候人一生出來就有淫欲心,人一生出來就會殺人,就那麼壞的。但是到那個時候又該增了,也是一百年增加一歲,高度增加一寸。那麼增到八萬四千歲,那真是 long life(長命)了。然後再減,減到八萬歲那時候,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出世了。

那麼現在打佛七,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法門,不是容易遇著的。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 ,你看這念佛是很容易的;但是能遇著這念佛的法門,是很不容易的。你們各位想一想,就拿這美國來講,能有多少人明白這念佛法門?都是說,佛教徒,想要信佛;信佛有的是參禪的,有的是學密宗的,以為這密宗真是不得了的,學密去了。真正明白念佛法門的是很少的,所以現在我們這兒,是在美國從來沒有的法會。

修行是要天天修行;不是今天修行,明天不修行。守規矩也是一樣的,天天要守規矩;你要是不守規矩,你這就是不合乎佛法的戒律的。這一點每一個人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要注意的,不要馬馬虎虎的。

這個念佛的法門,老年人也可以念佛;青年人也可以念佛;壯年人也可以念佛:無論任何人,都可以念佛。有病的人可以念佛;健康的人更應該念佛。為什麼呢?有病的人,你病苦這麼重,因為有業障,應該要念佛來消業障;沒有病的人,趁著你身體健康,正好用念佛來回向身體永遠的健康。那麼老年人呢?這個路快要走完了,你應該走一條好路,應該念佛。青年人,正年輕,前途有無量的光明,你應該念南無阿彌陀佛,你的前途也有無量的光明。所以這個念佛法門無論任何人,都應該念佛的。這個念佛,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你行也可以念佛;住也可以念佛;坐也可以念佛;臥也可以念佛。但是,臥著念佛,不要出聲念,要在心裡頭念;你要出聲念就不恭敬了。因為你躺著念佛這是不恭敬的。這一點各位要知道。最忙的人可以念佛,最閒的人也可以念佛。

你不要把念佛的法門看得簡單,十方諸佛都是從念佛法門而產生的。現在就是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他們時時刻刻都在念佛呢!在以前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這一位禪師他先是參禪的,以後就開悟了;開悟了之後,他才知道這念佛法門是最妙的,所以他就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就有一道光在他口裡現出來;在這光裡頭就有一尊阿彌陀佛化出來。所以說:

 
一念彌陀,一念佛; 念念彌陀,念念佛

這個念佛法門,它的妙處說不能盡,所以釋迦牟尼佛才不問自說,說這個念佛法門。在經上說:

末法眾生,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但是你要是能念佛,那就能得度,就能了生死,脫輪回。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是最妙的一個法門,你不要當面錯過,交臂失之。你不要到了寶山空著兩手而去!

南無阿彌陀佛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45455.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不吃肉,有何差異?

---
宣化上人(一九八四年一月廿二日 開示)
吃肉欲念多、妄想多,不容易得定。
不吃肉則少欲知足,沒有那麼多的妄想。

佛當初住世,是主張人吃齋的,但並沒有勉強人吃齋。為什麼?因為有些人很喜歡好味,若堅持要他吃齋,他就不敢出家了。所以當時佛有些饞徒弟喜歡吃肉,他也沒有說什麼。出家人是循方乞食,不饞的人會說:「人家供養什麼,我就吃什麼。」饞的人就想有選擇。

究竟吃肉和不吃肉,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吃肉欲念多、妄想多,不容易得定。不吃肉則少欲知足,沒有那麼多的妄想,因為氣血清而不混濁的緣故。肉裡頭含有一種濁氣,因為它是由一種很汙濁的東西生出來的,所以人吃了不容易持戒、不容易開智慧、不容易證得三昧,想持戒卻妄想紛飛,總是不守規矩,得不到定力,行住坐臥都不安。既然不能得定,就沒有真正的智慧;有真正的智慧,那任何問題都不會發生。吃肉是往愚癡的路上走,不吃肉則往智慧的路上走,不同之處就在這裡。

誰想要有真正的智慧,就得少欲知足,不要吃那麼多肉,把自己的肉和豬的肉合成有限公司,將來不變成豬才怪呢!吃那麼多的牛肉,和牛合成一個有限公司,裡邊牛因牛緣都存在,那麼將來做牛是很有可能的。乃至於吃狗肉變狗,吃老鼠肉變老鼠,你吃什麼肉,身體就有那些肉的因緣而生存,久而久之,就變成那種東西了。就因為你體內的那股氣都變成豬氣、牛氣了,血也變成那個血,氣也變成那個氣了,所以肉也變成那個肉了。有智者應深思之!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48034.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修道者如何有智慧地生活



 

        

 







                                                                                       


 作者 佚名 


 


見過很多練功修行的人,感覺生活裡缺乏了智慧,他們只是在練功,在說玄妙,談奇蹟,看看他們的為人處世,沒有智慧,也沒有修道的境界,而那些功夫、玄妙實際上是靠不知住,假如那些能靠住,他們也不至於生活在煩惱是非裡。家庭生活,處處是矛盾,有的夫妻不和,有的弟兄不和,有的家族成員間不和,有的與師兄弟不和,有的與弟子不和,究其根本,也沒有多少大的矛盾,都是雞毛蒜皮之事,或者僅僅是因為見解不同,就像仇人一樣。有的人貪圖小利,平時口口聲聲弘揚佛道,利益面前,立馬變節,忘記了自己的誓願。有的沉迷於幻覺神通,不究生死根本,也不知道這些都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有的人在處理事情上,自私自利,沒有一點修行人的風度。這些都是沒有智慧的體現,沒有開悟,沒有正見;有的人說理頭頭是道,可是他的理是說給別人的,自己且在理外做著那些令人羞愧乃至令人不齒的勾當。真正開悟者,有智慧者,有能力處理還各種關係,與人為善,慈悲為懷,上善如水,真修實證,心行相應,進退自如,把握火候。該進時進,積極進取,勇於作為;該退時退,不戀名利,淡然無為。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看穿無常的遊戲和虛幻的本質而不被任何境象所迷。


 


真正有智慧的人非常誠信,為人大方,敢於擔當,不推卸責任,不妄議他人,只是做好自己,活在當下,對家庭、對社會有責任心,對他人有愛心有同情心,口不說是非,行不履惡道,這才是真修行。尊師重道,言行一如,絕不會口是心非,更不會陰謀暗算。真正修行而有道、開悟心性者,有信仰,有願力,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在修行中不求玄怪,不求名利,一心追求生命中最本質的解脫之道,不會捨本逐末。


 


真正有智慧的修道者,窮理盡性,樂於助人,不炫耀才華,不炫耀功夫,不炫耀景象和悟證,像一個樸實的農夫,只是勤懇耕耘。和光同塵,即便他被時代因緣推在人前被他人看做“大師”,他依然保持本色,謙虛謹慎,能與時俱進,有智慧把握自我和社會的和諧,一方面絕不會妖言惑眾,一方面在弘道中能保全自身,保全師門,保全徒眾而成就真正的修道功德,他修身修德,是人格的表率,絕不會說是一套,做是另一套,他有智慧把握各種複雜的問題,安全弘道,不生事,不聚眾,且能弘道於人間,說法益眾生,心無執著,沒有所謂弘道說法之象,一切平常,他也把自己看得很平常,忘身忘我,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真正修道有智慧的人諳熟聖賢經典,說法有根據,或據經典而說,或隨自性真知而言,娓娓道來,不蔓不枝,直達本源,直指心性。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顯智慧相,大智若愚,不顯山露水,有涵養,能含藏,不露鋒芒,不露圭角。他有聖賢的心量和見地,且渾化到微言大義裡,渾化到俗語常言裡。他為人淡泊、謙衝,能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經驗教訓,未雨綢繆,能把握先機,他懂得一定的道術,且不炫耀,不輕易用,而是以術助道,以術通道,以道禦術,以道傳術。他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他追求圓滿,且不執著圓滿,他知道自己的缺點,日日自省,時時、事事、念念都能覺察自心,他能於事中煉心修道,渾化無跡,修道而無修道之相,學佛而有菩薩心腸。他是真正的信仰者,實踐者,不自欺,不欺人,忍難忍之事而顧大局,行難行之行而圓大願。


 


真正有智慧的修道者,明白身國同構的道理,明白人天合一的真髓,明白物我一元的真相,所以,絕不損害國家利益,損害國家利益即是損害自身;不會違背天道,違天則不祥;更不會傷害萬物,傷害萬物即是傷害自己。他能把信仰、理念融化到心性中,平平常常,不奇怪,不怪異,他的身心是和諧的,他的人際關係是和諧的,即便有人與他為難,他不仇恨,而以智慧與慈悲攝受,能把握自心,能看到其中的因緣與因果。


 


真正有智慧的修道者,絕不會誇大其詞,吹噓自我,他謙沖自牧,求同存異,但於第一義絕不動搖。他有方便法門、方便手段處理一些事情,但絕不陰險絕無惡念絕無陰謀,他的心光明正大,心慈悲為懷,順緣而為,生死無住。


 


有智慧的修道者,生死、煩惱都不繫於心,有情有義,善始善終,無怨無悔,無住無相,隨事去,心常空,他時時知道自己還是個凡夫,需要精進勇猛地修行,他不與時人爭高低,而向古賢看修為,見賢思齊,見不善而內省。他修道求法,能益己,能利人。即便利人,未必張揚,未必說出口。他修行,不會局限自己,求真道,不抱怨,不指責,不貪婪,他能與自他的因緣裡見真相,於自己的過錯裡明心性,他能在自己的過錯裡煩惱裡增長智慧增長菩提,他自省而明心見性,開悟而看穿本質,因此,於紅塵保任煉心,於萬事解脫自在。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修為,一步一步地走向終極。


 


這樣的智慧還只是修道人的世間行、世間智,但包含了解脫道裡的很多心髓。這樣的人我在修道中見過,那些真修實證真有信仰的人,那些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之,體驗之,擁有之。


 


很多人一直在練功練功,唯獨沒有修養心性,正智沒有生起,不能明心見性,迷戀虛妄幻化,到頭來雖說修道,實際上在造業,與道轉遠。看看身邊那些修道者,看看自己,反省反省,我們是在修道積德呢?還是因為虛妄無明暗造惡業而不知?或者自己知道暗造惡業,只是被名利所牽,身心不能自主?


 


 修道的解脫,學佛的解脫,都會體現在偉大、圓滿的智慧上。鍾離翁丹訣裡說,不能開悟心性、證得真實的智慧,則是“壽同天地一愚夫”。那還不是真正的修道。


 


那些高遠的境界與實證,可以先不談,先回到當下的生活,你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親人朋友間的矛盾嗎?你有能力和智慧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矛盾嗎?你的生活和諧嗎?你和他人的關係相處得和諧嗎?你能言行一致嗎?你自欺欺人嗎?欺人固非,自欺又何苦?你能學以致用乃至經世致用嗎?假如在這些最基本的問題面前,你的情況是一團亂麻,那真的需要三省吾身了,於這些問題反省之,檢點之,必然有益。請先從不自欺、不欺人開始。能以上面所言而檢點修行,人天福報可保,解脫本因可造。於人倫不虧,於道義不虧,才談得上修行。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我受了菩薩戒,多數人認為受菩薩戒後不宜從事葷食業,但我有經濟壓力,怎麼辦呢?寵物那麼多種類,為什麼菩薩戒單單不能養貓?如果受戒前養貓,是否犯戒?


福報禪師答:...


                       問:我受了菩薩戒,


多數人認為受菩薩戒後不宜從事葷食業,


但我有經濟壓力,怎麼辦呢?


寵物那麼多種類,


為什麼菩薩戒單單不能養貓?


如果受戒前養貓,是否犯戒?


福報禪師答:...


世間男女結婚,在交換戒指前,證婚人都會先問雙方,是否願意愛戀、疼惜、扶持、忠貞……於對方,確認雙方可以做到後才交換戒指。這個「戒」指,可不是像現代人聚焦、炫耀「它有幾克拉」那麼淺薄,而是在於提醒、規範以上的承諾。如果有一個人婚後才去問證婚人:「我有與對方扶持一生的壓力,該怎麼辦呢?」你覺得如何?


    受戒跟結婚一樣,都是需要多加思考後再行動。其實不只是受戒,任何一個有可能改變你生命的決定,都應該要慎重。當然也有人不加思索地受戒,受戒回來後生活毫無干擾,一樣自在過日子,這需得有「既已受戒,則一切造做自我承擔」的心力。


    多數人面對這些疑問,無非是要找到一個模糊地帶,以求心安;當然,戒法本身也不是非黑即白,因為世間事本來就需「理」、「事」並濟,全憑理行事,也是有偏頗的時候。但是最怕的就是抓住一個說法,就以為自己全然不用負責任。


    比如現在告訴你,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的戒條,並沒有一條明明白白規定「不可賣葷食」,你是會心安理得的賣呢?還是戒慎慚愧的賣?雖然戒條沒有明訂不可賣葷食,但還有一條「饒益有情戒」呢!總之心態很重要,這點只能問自己,別人無法解答。


    戒條規定「不蓄貓狸」,一則過去制戒時,沒有像現代人養這麼多種寵物,二則針對動物特性而訂,所以不是只針對貓狸,而是這類動物具野性,天性看見任何生物就撲殺,蓄養牠們則有「教他殺」的疑慮,故而不鼓勵。


    不過現代人大多將寵物養在家裡,很少把寵物放養在屋外,有更多機會任意撲殺其他動物。如不方便送養,那就將牠照顧好,別讓牠因饑餓而覓食殺生,此外,家裡環境也要打掃乾淨,杜絕蚊蟲、蟑螂滋生,減少寵物撲殺其他動物的機會。


 http://blog.yam.com/fgs1425/article/52217667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觀音菩薩可保佑平安嗎? (淨空法師)



問:念觀世音菩薩可以保佑家平安無災無難嗎?是否要從受持五戒十善修起?


 淨空法師答:


念佛菩薩的名號能消災免難是你真的會念,怎麼念要懂得。你看中國這""字是個會意的字,上面是"",下面是"",這個意思很明顯的就告訴我們,現在的心,心裡面真有菩薩、真有佛就能消災免難;口裡念,心裡頭沒有,災難免不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觀世音菩薩他代表什麼?你們常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是代表大慈大悲,你能夠發大慈悲心,災難就轉變過來。如果你沒有大慈悲心,天天念觀音菩薩,一天念十萬遍也沒有用處,那就古人所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觀音菩薩,念什麼佛菩薩都是一樣。所以一定,念觀音菩薩,慈悲心念出來,真的,慈悲是愛心,能化解一切災難。


 


五戒十善當然要學,這是人生在世基本的道德觀念,不能夠沒有。可是今天五戒十善誰做到?我學佛五十五年了,真的,沒有看到一個。哪個人能把五戒十善做到?自己要問自己為什麼做不到?我們看到史傳裡面,古時候在家出家都能做到,現在人為什麼做不到?我所看到的,在家居士,李炳南老居士做到了;出家的,我看到章嘉大師做到了。除此之外,我沒有看到。什麼原因?我們從小家庭基礎教育疏忽。所以一個人要教得好,從什麼時候教?一出生就要教。三歲再教他,遲了,他已經學壞了,天天看電視、天天看網絡,已經學壞了,那你叫他回頭很不容易。六、七歲的時候沒救了。這個問題多嚴重!所以我們這才把這樁事情參透,才提出來基礎教育是根。


 那這儒釋道三個根,儒是中國傳統《弟子規》,道的根是《感應篇》,佛的根是《十善業》。這三部東西做不到,都是假的。你學儒、學道、學佛,全是假的,只是一個形式,就是從前李老師常講的"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也就是不能夠了生死,不能夠超越輪回。所以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真正覺悟的,來得及,從頭學起,從《弟子規》扎根,希望能夠用三個月到半年,把《弟子規》百分之百落實。凡是違背《弟子規》的心理行為,自己一定要承認是錯的、是違背性德的,一定要把它真正改過來;然後再用三個月的時間學《感應篇》就容易了,你有第一個根,第二個根就容易得多:再用三個月的時間學《十善業道》,一年時間,你把三個根扎穩,要百分之百的做到。


 現在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貪瞋癡慢,你有貪瞋癡慢,這個根就不容易。這是最嚴重的、是最麻煩的事情,你不能克服,沒有法子。一定要克服煩惱習氣,自然你的災難就能化轉,就轉得過來。所以佛法講的有道理。你不懂道理,叫盲修瞎練,那沒有效果,不是佛經上講的不靈,是你不明道理、不懂方法。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愛心老師念佛感應記 (道證法師)



心肌梗塞呼吸停止,面紫黑


 在我當內科住院醫師的第一年,有一天晚上在加護病房值班的時候,由急診室送上來一位心肌梗塞的病人。他不但昏迷不醒,而且呼吸也停止了,整個面孔和舌頭都已經變成紫黑色。他的心電圖和驗血的報告,顯示心臟已經有很嚴重的破壞,依照我們內科主任的經驗,比他輕微的心肌梗塞都可能救不活了,所以就勸患者的家屬要有心理準備,準備為他辦後事。


 我依照慣例,一面為他插管急救,一面為他念佛。應該用的點滴、藥物都已經用了,但是他的血壓完全都量不到,一樣是昏迷不醒,而且他也是不能呼吸,必須要用機器來幫助他呼吸。


 發大願突破大難


 當時這位患者的妻子非常哀傷地說:「人家說,上天疼愛憨厚的人,上天怎麼沒有疼我呢?醫師,請你儘量救,即使救起來是個植物人,我也願意終身照顧他。」


 我聽了她的話,感覺到她確實有一種憨厚的誠懇。就勸她說:「人在大難之中,必須要發大願念佛才能夠突破。」她問我說:「大願要怎麼發?」我說:「憑您的虔誠自己發。」她不假思索就說:「從現在起,我們夫婦吃長素、念佛,他是個老師,如果好起來,能夠弘揚佛法。」


 安下著急的心,念阿彌陀佛;佛力、心力不可思議


 我聽了她發的願,就送給她和她幾個孩子一人一串念珠,告訴她們說:「今天半夜,在加護病房外面,你們著急、煩惱也沒有用。不如大家把著急的心安下來,每一個人都念一萬聲「阿彌陀佛」,求佛加被,佛力是不可思議的。我們醫護人員盡力救他,你們家屬盡心為他念佛。假如他和我們因緣還沒有盡,壽命未終,大家念佛,他的病就會很快好起來;假如他和我們因緣已盡,壽命該終,乘著念佛的功德,也可以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去過快樂的生活。」


 全家至誠念佛,血壓奇蹟回升


 那天晚上,我們有三位醫師,望著心電圖的監視器來調整注射藥物,一心想要把他救起來,由晚上七、八點在病床邊一直站到半夜三點多。其中一位醫師感歎著:「我們三個人守了一夜,只守了一個血壓完全量不到的人,而且不用呼吸機他也不會呼吸。」


 然而到淩晨四、五點,他的血壓奇似地回升了,人也漸漸清醒過來。我看到這個現象,就趕緊要打開加護病房的門告訴他的家人,好讓他們安心歡喜。當門一打開,看到他們全家還坐著念佛,那種懇切至誠的面孔,令我感動得含著眼淚。他的孩子在一張紙上寫著:「爸爸!我多麼希望您再睜開慈祥的眼晴。」


 「假如沒有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學生哽咽合掌哀求


 有一位青年來探望他,哭得讓我以為是他的家人,但是這位青年卻告訴我說:「他是我的老師。當年我的老師自己住在搭在別人圍牆外面一間簡陋的房屋,把薪水都奉獻出來栽培我們這些學生。假如沒有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醫師,請您一定要救他!」這位青年,話還沒有說完,就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他又合掌拜託我,一定要救他的老師。


 原來是十大愛心老師!活生生走路出院,弘揚佛法 


 後來我才知道,這位患者曾經當選「十大愛心老師」。他醒來之後,還足足三天,需要用呼吸機才能夠呼吸,但是他卻能夠認真地念佛。他除了心肌梗塞還有相當嚴重的肺結核,但是他竟恢復健康,活生生地走路出院了,而且還曾經回來找我一起印經跟大家結緣。我們每一位醫師看看心電圖,看看驗血報告,再看他的恢復,都覺得不可思議!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施並不只是送施財物,而是能放下對物質的貪欲 ...



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把簡單的東西想的太複雜,那樣子會很痛苦。所謂笑容,就是笑著去包容。


認識到煩惱不是就去壓抑它,而是透過禪修來轉化。禪修,藏文意思是"習慣",也就是你要讓自己去習慣去練習去完全轉化我們煩惱的習性跟習慣。就像我們不熟悉的事情,透過練習跟習慣將它變成熟悉,或者是有些不慈悲的想法,透過一再調整,讓它變成慈悲,這種"讓心習慣的方式"就叫"禪修"
——
大寶法王噶瑪巴  慈悲開示

摘自:噶瑪噶舉中國論壇:


一、         觀修慈悲心~
  在無始無終的歷史長河中,曾經當過我父母的這些眾生,在以前作母親時,先是含辛茹苦地讓我住在胎中,生下我以後,這些母親又盡自己最大的慈湣心來哺育和撫養著我,並且將自己所擁有最珍貴的財物等全部賜與我。
  這些對我恩重如山的母親們因業力現前,或者說以自己前世的各種因緣,現在已經變成了怨敵。如果這些無始以來慈愛的母親具有能力,她們肯定不願捨棄自己的骨肉親人。遺憾的是,她們並不具足這種能力,所以一直漂泊於六道輪迴之中。
根據教證與理證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十方世界中所有的眾生,以前都曾當過自己的母親。這些母親都願意享受安樂和遠離痛苦,但不幸的是,現在這些母親失去了快樂,真是非常可憐!雖然她們以前曾經長時間精心哺育過我,但後來已經互相失散了,如今母子重逢,而她們已經完全把我遺忘了,根本不知道我以前曾當過她們的兒子。
而我們依靠佛經論典,知道這些眾生以前曾當過我的母親,所以當這些母親損害我們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對她們抱怨。這些母親們的心就象已經瘋狂了一樣,因為得了瞋恨的病,一方面她已不認識我,一方面她還用各種方法加害於我。她們既然已遭受如此嚴重的病,我也是非常地可憐她們!
這些無有依怙的母親,長時漂泊於難忍痛苦的三界輪迴大海當中,那麼當他們傷害自己的時候,只要是具有一點點智慧的人,誰又能不以慈悲心來孝養她們呢?我們應該對她們慈愛而不應該生起瞋恨心。
總之,我們對任何眾生非但不應生起瞋恨心,而且應如母親對待親生兒子那樣觀修慈悲心。比如有一位仁慈母親其兒子已生瘋狂病,那不管兒子的行為是多麼地粗暴與不盡人意,而母親對他都是非常地慈悲愛護。同理,世間上的眾生雖然對我加以損害,我不但對他們不生瞋恨心,而且內心也要發願讓這些眾生心中的瘋狂病早日得到康復,應如此祈求上師三寶加持,並願他們早日脫離苦海!
[
竅訣寶藏海]~~法王如意寶 晉美彭措
感謝Ru-Ping Huang的分享


密勒日巴尊者說:如果你要飲水,那麼飲用觀照和覺察之茶。 如果你想要逐漸克服你的缺點,發展正面的品質,那麼你必須時時覺察心的狀態,觀照行為的重要性,以及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無論在行、住、坐、臥之時,時時刻刻保持全心的觀照是重要的。它將帶給你力量,並有信心去面對死亡。當你在中陰階段遭遇駭人的幻象時,你將能夠立即憶念你的上師和三寶;而這些念頭將使你離於恐懼。覺察心將幫助你通過死亡和投生的過程,並在因果業報法則的推動之下,你將繼續在修行的道路上前進。
摘自:《修行百頌》頂果欽哲法王講述


我們每天禮佛,念誦皈依文,這是佛教徒基本的功課。這樣可以天天提醒自己,要心存謙卑,不忘修行。因為人只要有了傲慢心,認為自己的聰明能力勝過別人的話,就不可能從別人身上學習到任何優點。


人生需要結交兩種人:一良師,二益友。練就兩項本領:一做事讓人感動,二說話讓人喜歡。能吃得下兩樣東西:一吃苦,二吃虧。自覺培養兩種習慣:一看好書,二聽演講。<轉載>


《華嚴經》:譬如如意摩尼寶,隨有所求皆滿足,少福眾生不能見,非是寶王有分別。善逝寶王亦如是,悉滿所求諸欲樂,無信眾生不見佛,非是善逝心棄捨。


布施並不只是送施財物,而是能放下對物質的貪欲。


持戒並不只是斷惡行善,而是能生起對輪迴的出離。


 忍辱並不只是壓抑憤怒,而是能調伏內心的瞋恨。


 精進並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時時刻刻保持法喜。


禪定並不只是得到平靜,而是能安住於本然的自覺。


智慧並不只是通達經典,而是徹底覺悟心的本性。


「慈悲」和「智慧」是一體的兩面,是分不開的,只是它的功能和表現不同而已。「有智慧」的人,他的內心世界經常能保持平靜、清楚、明白,不受任何環境的情況所困擾,同時能關懷他人,做他人的知音、知心,讓自己深入眾生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慈悲心」的表現。


心態傾斜的時候,可以去幾個地方看看:孤兒院,遠離了親人的溫暖,是人生最大的不幸;邊遠山區,貧窮沒甚麼,唯有正視現實,生存才是硬道理;生命最值得珍愛,其它皆是浮雲;擁有得再多,最終亦是殊途同歸,適當降低物欲的追逐 —— 心態平衡了,你救贖的也正是你自己。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修行人如何面對世間的福報 - 達真堪布


    我們對自己擁有的,屬於世間的一些名聞利養等福報,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思維觀察。


 


    第一個,我們擁有世間這些福報的時候,不應該高興,不應該生起傲慢心。其實我們正在享受的這些,就是在消耗自己以前積累的一些福報。就像個漏著的水池一樣,裡面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水,很快就會漏盡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更加謹慎,更加小心翼翼,應該想盡辦法將它轉為道用,或者用這些世間的福報再次積累福德資糧。要不然的話,這些福報窮盡了以後,我們只能繼續感受痛苦,不會有絲毫的安樂。這也是一個很可怕的事,大家一定要注意,不應該因為這個而驕傲,覺得自己了不起,甚至去輕視別人,欺侮別人。


 


    第二個,屬於世間的任何一個法,這些地位、聲譽、財富、權勢等世間的福報,從本質的角度來思維觀察,都是有漏的,都是無常的,都是不淨的,這些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痛苦,所以它們的本質也是痛苦的。有的人雖然有錢,但是他更有煩惱;有的人雖然有權,但是他更有壓力。世間的這些福報,名聞利養,沒有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反而給自己帶來很多的煩惱與痛苦。從因的角度來思維觀察的話,這也是一種不淨,一種痛苦,一種無常;從果的角度來思維觀察的話,同樣也離不開痛苦的本性,超不出痛苦的範圍。因而從事實的真相、真理來思維觀察的話,都沒有什麼可貪著的,也沒有什麼可傲慢的。


 


    第三個,對一個修行人來說,若是沒有看破放下的話,這些福報也許是一種障礙,會影響我們的修行。有的人本來也信佛,也很精進,後來在世間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然後開始去享受這些,執著這些,最後不但不修行,甚至連做人的標準都沒有了,又開始造業了。這樣財富就變成今生解脫最大的障礙了。


 


    所以對於修行人來說,若是你能將這些名聞利養轉為道用,或者能看破放下的話,對修行不會有太大的障礙,否則對修行來說有一定的障礙。所以大家要從各個角度不斷地去思維,觀察,理解,這樣對這些道理也會生起一種甚深的體會和感受。這是很好的一種方法,一種修行竅訣。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9233


 


 


文章轉自:禪心論壇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溺死鬼到大富翁






晚清遺老徐珂(1869年~1928年)根據清代掌故遺聞彙編了《清稗類鈔》,其中記載了光緒年間的一個傳奇,命中「注定」是溺死鬼,卻成了大富翁。


話說一位江蘇人,未知名,權當姓賈,在上海租界某洋貨商行工作。一年端午節的前幾天,老闆派他帶著小皮囊去南市收款。


賈先生從早上到中午,任務完成的還算順利,共收得欠款銀洋一千八百餘元。賈走了一上午,說了一上午,又飢又渴,想趕快回去交差後好好休息休息,於是就在一個名叫「十六鋪」的茶樓喝了點茶,歇歇腳,又急忙趕路。


回到商行交差時,才發現小皮囊不見了,頓時如雷轟頂、汗流如注、頭腦混亂,越急越說不清錢是怎麼丟的,丟在哪裡。


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斷定他私吞了這筆巨款。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立刻歸還,就送他見官。一千八百餘元銀洋,在當時要仔細花,夠一個人用一輩子的。就是把賈先生賣了也賠不起,於是他哭的驚天動地、死去活來。


話說兩頭,另一位浦東人,歷史未記載其名,權當姓義,也在租界從商,大約運氣不好,忙活半天掙不到半個大子兒,於是結束生意,買好那天的船票,準備渡過黃浦江回鄉。


賈先生剛匆匆離開「十六鋪」茶樓,義先生就到了,離上船時間還早,他要了一壺茶,邊慢慢飲著茶,邊焦慮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正在這時,他突然發現身邊的椅子上有一個小皮囊,提起來沉甸甸的,打開一看,他眼珠子差點沒驚的掉出來:竟然是大把大把的銀元!


這真是天上掉餡餅,不但後半生衣食不愁,而且還能衣錦還鄉。義先生驚喜交加,煩云一掃而光。


但他轉念又一想:不行,這錢我不能要!如此巨款,如果我取走了,自然後半生溫飽有餘。但如果別人因為遺失這些錢而喪失名譽、失去性命,我的罪過可就太大了!


那個年代,人人知道「不義之財不可取」的道理,但見錢眼開的事情並沒有斷絕。義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讓我拾到了這些錢財,那就是我應該盡到職責、物歸原主。


到了正午,吃飯之時,茶樓的客人稀稀落落的,來來回回也不過才八九個人。義先生仔細打量著茶樓客人的神色,沒有一個象丟錢的。此時飢腸轆轆,茶也喝到品不出味道了,但還是沒等到失主。


黃昏之時,夕照橫江,到掌燈的時候了,樓中茶客聊完喝完都回家去了,唯有義先生寸步不離茶座,兩眼不錯位的盯著往來的人群……


突然,他看到一個人面色慘白、鋃鋃蹌蹌的朝這裡奔來,後面還跟著兩個人。


一進茶樓,那人就奔這個茶桌而來「就是這裡,我當時就是坐在這裡的!」三個人桌上地上的一通亂找。


義先生觀察他們真的是失主,笑著對那位失望的先生說:「你們掉了錢囊嗎?」


賈先生不可置信的盯著他,一個勁的點頭。


「我等你們很久了」,義先生隨即拿出那個小皮囊給他們看。


賈先生感激的差點沒跪下,說:「您是我的救命大恩人哪,沒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


原來,丟掉小皮囊後,賈先生想在所經之路沿途找一遍,雖然能找回的希望渺茫,但也只有這一條路了。可是主人怕他潛逃,不准他出門,他費了很多唇舌,主人才叫兩人陪同出來尋找,告訴務必把他帶回來。


二人互報姓名後,義先生讓他當面點清,結果分毫不差。

賈先生要以五分之一酬謝,義先生堅決拒之;又改為十分之一,義先生還是堅決拒之;再改為百分之一,義先生嚴詞拒絕。


賈先生不知如何酬謝才好,於是說:「那我請您喝酒,好嗎?」義先生仍然堅決推辭。


最後,賈先生說:「明天早晨小弟在某某酒樓略備小菜,恭請仁兄大駕光臨,不見不散。」說罷掉頭就走。


第二天早晨,義先生居然來了。


賈先生正要敬酒道謝,義先生卻搶先道謝說:「多虧您昨天丟了銀洋,讓我撿回一條命!我昨天原定在午後一點搭船渡過黃浦江,回去後,得知那條船行駛一半時遇到急浪翻船了,船中23人全都淹死!」


酒樓吃飯的客人們聽了都嘖嘖稱奇,紛紛舉杯向他兩人道賀,說義先生一樁善舉挽救了兩條人命。


故事到此還沒結束。


賈先生三人回去後,把事情一說,老闆說,「見錢不眼開,這麼好的人萬里難尋哪!」非要見見義先生不可。


結果,兩人一見面非常投緣,再經過一番長談後,老闆全力挽留義先生不要回鄉,並高薪聘用他主管賬簿。


幾個月後,東家就招義先生當了上門女婿。再以後乾脆把生意全交給他打理。


生活艱難的義先生拾金不昧的誠信故事,很快傳開了,商家客人都紛紛主動找上門來與他做生意,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義先生竟擁資數十萬,成為當地的大富翁。


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義先生從溺死鬼到大富翁的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


損人根本不利己,關鍵時刻的善惡一念,人就決定了自己的未來命運。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真人真事:施食加超度成功送走96個附體索命的牛魂去極樂世界






  四川省南部劉淨密居士家裡有一位姓聶的女傭過去世曾經殺了九十六頭牛。這些牛轉世成鬼魂來報冤仇。
  聶氏也是四川人,自從出嫁以後,時常被鬼魂作祟,每年必發作數次,苦不堪言。
  一九三二年二月,聶氏成為劉家的女傭。有一天,她忽然害了一場大病,全身起紅疤,既痛又癢,難以忍受,她想要投河自殺,卻被眾人阻攔。她像瘋狗那樣地亂跳亂叫,大聲地唱出殺牛的慘歌,還唱得頗有押韻,到處吵鬧不停。
  劉淨密居士去探望她,她說:“老爺!您寬宏大量,我並不是聶氏,而是聶氏過去世在萬縣當屠夫所殺的牛群,我們一共有九十六條冤魂,今天特地來向她索命!”
  劉淨密居士告訴那九十六條牛的冤魂說:


“你們真糊塗!其實,因為你們早先曾經殺害她,所以才會變成牛而被殺害。否則她怎會那麼巧只殺你們這九十六條命呢?


現在你們忘記早先害過她,而只記得她曾經殺死你們,這樣輾轉下去,冤冤相報,是一種苦的輪回。


你們這樣殺來殺去,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那九十六頭牛的冤魂答說:“你說得頗有道理!我們的確也有過錯,可是我們的頸部鮮血淋漓,痛苦尚未消失,由於感受這種痛苦,而想到冤家債主,所以我們才會有報復的念頭!”劉淨密居士說:“這不難解決!


”說完,就立即命令僕人拿半杯茶,念了三遍甘露真言,請那些冤魂喝下。那些冤魂的手不能彎曲,他們說:“這是我們的腳蹄,怎麼會拿杯子呢?”於是,劉淨密居士就命令僕人將加持過甘露真言的茶水灌到聶氏的嘴裡,以讓那些冤魂能喝到。沒想到,才喝下了茶水,那些冤魂就很高興地說:“這咒水真神奇!我們好舒服啊!”他們摸摸自己的喉嚨說:“我們的脖子已經痊癒了!”又摸一摸手,說:“蹄已經都脫落了!”摸一摸頭,又說:“角也已經消失了!”
   劉淨密居士接著又為他們解說迷惑時各種痛苦的狀況,稱讚極樂世界的安樂。又問說:“如果你們往生極樂世界,就永遠脫離痛苦的輪回了,你們願不願往生呢?


”那些冤魂回答:“極樂世界既然像你所描述的那麼好,我們怎麼會不願意呢?可是我們的罪業這麼深重,能夠去得了嗎?”劉居士回答:


“如果你們能發願念佛,想往生極樂淨土,我應當請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們!好嗎?”那些冤魂說:“很好!很好!但是我們已經餓了很久,希望你能賜一點食物給我們充饑!”


劉居士答應了,就用一個乾淨的杯子盛水和飯,


念了七遍變食真言,灑在竹叢裡。


隔沒多久,那些冤魂回答:“我們都已經吃得很飽了,


謝謝您!”
  劉居士就在後窗的空地,點上香燭,奉請阿彌陀佛,又念了往生咒、心經、大悲咒和佛菩薩的名號。那些冤魂說:“你們趕快看!阿彌陀佛一請就到,站在窗外,你們看佛那莊嚴的丈六金身。


諸位趕快收拾,隨佛往生極樂世界了!”這時劉淨密的妻子江志西在房裡問說:“你看到極樂世界了嗎?


它是什麼樣子?”劉居士回答:“我看到了!它跟淨土方面的經典完全符合。”
   那些冤魂在往生極樂世界以前,殷勤地向劉居士致謝,並且說:“非常感謝您的幫忙,使我們多生來所結的冤仇,一下子就化解了。


我們多年來一直干擾聶氏,使她時常受苦,現在仰仗佛菩薩的接引,而往生淨土。希望您能慈悲,也能勸聶女士念佛,一同往生西方。等改天您和尊夫人往生西方時,我們一定隨阿彌陀佛來迎接您們!”說完就靜悄悄了。
   過了一個小時,聶女士醒來了。劉居士問她,她回答:“剛 才我好像在睡夢中,我看到了西邊的街道,看見一群牛以兇惡的姿態撲向我,我看到它們的頸部滴著鮮血,非常可怕!當我正在著急時,忽然聽到了您的聲音,眼前的境界忽然變了,土地平坦,風景怡人,忽然聞到非常悅人的飯香,那一群牛在林中吃得很快樂,甚至還跳起舞來。再來的情景,我就不太清楚了……。”從此以後,聶女士不再受冤魂的作弄,她也開始吃長素和念佛了。
     劉淨密居士在一九三四年春天,在西康出家,法號叫做“慧定”,這是他出家以前所記錄的真實故事。


 


 


http://hi.baidu.com/%D1%F4%B9%E2%CA%A6%BD%E3


 http://hi.baidu.com/%D1%F4%B9%E2%CA%A6%BD%E3/blog/item/78772
4508706a42f43a75ba4.html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