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中)---惟覺法師





發菩提心(十一)
於自由時報89.06.08 ()刊載

修一切善法,心不生執著,三輪體空,
並能明白本心本性的道理,這就是修行






 


  修一切善法,心不生執著,三輪體空,並能明白本心本性的道理,這就是修行。


  禪宗有一則公案:人稱「佛心天子」的梁武帝,修布施、供養,修了很多善法,他曾經四次捨身同泰寺,出家修行,並告知文武百官、親屬等,如果希望他繼續治理國家,就要布施供養三寶。梁武帝的目的,就是希望大眾發善心、慈悲心,及藉此因緣修建道場,這是大慈悲心的顯現,因而修建了很多寺院,度化了很多人出家修行。


  當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與梁武帝見面的時候,梁武帝就問達摩祖師:「我修了這麼多的善法,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回答說:「沒有功德!這只是人天小果,屬於福報。」梁武帝聽了,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說沒有功德呢?馬上又問:「這樣不是功德,什麼才是真功德?」達摩祖師就講:「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這才是真功德。


 


發菩提心(十二)
於自由時報89.06.10 ()刊載

般若的智慧,是修善不著善,不是告訴我們連善法都不要修。
菩薩就是懂得緣起、性空,還要修一切善法,如此才能圓滿菩提。






 


  達摩祖師對梁武帝講:「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才是真功德。這是因為達摩祖師看到梁武帝修了這麼多的善法,希望他能夠不要執著這些福德,才能夠提升、進步,這實在是達摩祖師的大慈悲、大智慧。


  有些人看到這則公案,就認為既然福德不能成道,那就不要修善了;這就是對佛法的道理不了解,對空的道理產生誤解。般若的智慧,是修善不著善,不是告訴我們連善法都不要修,如金剛經所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就是懂得緣起、性空,還要修一切善法,如此才能圓滿菩提。


 


發菩提心(十三)
於自由時報89.06.13 ()刊載

修行學佛就如在學校修習學分,
學分沒有圓滿,今生再來補修,慢慢練習、提升。
慈悲心須長久不斷地薰修,
過去沒有薰修,現在繼續再修,慈悲心就能增長。






 


  慈悲心有不同的層次,須要經過一番長養,才能慈心廣大;所以不是沒有大慈悲心,就不能吃素、不能學佛了。修行學佛就如在學校修習學分,學分沒有圓滿,今生再來補修,慢慢練習、提升。慈悲心須長久不斷地薰修,過去沒有薰修,現在繼續再修,慈悲心就能增長。


  菩提心的層次,第一是「發心菩提」,希望契悟菩提心,並且發成就無上佛果的心願,這就是殊勝的願行、希望;有了希望以後,依據佛法的道理來實踐,心就能慢慢清淨。


  第二是「伏心菩提」,「伏」就是降伏。眾生的心念有時候清淨,有時候不清淨,慢慢降伏自己不清淨的心念,知道觀心返照,心當中有煩惱時,就要檢討反省、慚愧懺悔,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念頭的活動,起了惡念,馬上就要降伏,起善念,就要保持,這就是「伏心菩提」。


 


發菩提心(十四)
於自由時報89.06.15 ()刊載

「應如是住」即是時刻安住在菩提心,
心不攀緣、不打妄想,但不是什麼都不知道,而是要「無住生心」,
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伏心」,不只是凡夫要做,菩薩也要落實這個功夫,如金剛經云:「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應如是住」即是時刻安住在菩提心,心不攀緣、不打妄想,但不是什麼都不知道,而是要「無住生心」,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何謂「應無所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住」即是執著的意思。譬如一般人看到前面一個很可愛的東西,就會忍不住去看一看、摸一摸,這就是「有住」;若於一切境界,能夠不生貪著,就是「無住」,心就定下來了。


 


發菩提心(十五)
於自由時報89.06.17 ()刊載

無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
所以「無住生心」不但是對任何東西不起貪愛,
而且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若於一切境界,能夠不生貪著,就是「無住」,心就定下來了。「無住」屬於定境,還要「生心」,才與菩提心相應。「生心」不是起一個念頭,而是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自在。


  無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所以「無住生心」不但是對任何東西不起貪愛,而且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要達到此一境界,要先有前方便,例如修一切善、斷一切惡,誦經、持咒、靜坐等等。沒有前方便,對於佛法的道理,不容易聽得懂,即使聽得懂,也不一定做得到;沒有前方便的加功用行,不容易真正落實佛法。


 


發菩提心(十六)
於自由時報89.06.20 ()刊載

靜坐是一種助道因緣,
靜中專修,目的就是要使菩提心現前。






 


  希望契悟菩提心,須在日常生活上,在動中、靜中磨鍊、薰修。例如要固定早晚課誦,早、晚都要靜坐,這屬於靜中專修,目的就是要使菩提心現前。


  有些人誤解靜坐的道理,以為雙腿盤坐,就是道、就是禪,這是偏頗的看法;靜坐時,要修心地法門,才是道。靜坐是一種方便,因為不靜坐,心不容易收攝、安定;走路、睡眠、吃飯,雖然也可以修,可是並不容易。


  所以,靜坐是一種助道因緣,尤其到最後要成金剛喻定,要破生相無明,就必須靜坐,入甚深禪定---金剛喻定,才真正能夠成正覺。


 


發菩提心(十七)
於自由時報89.06.22 ()刊載

動靜皆道場,
靜中養成之後,還要在動中磨鍊,
將靜中的定境,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當中。






 


  有些人認為學佛不一定要打坐,只要這念心不起貪心就好了。這是偏執的觀念,如果不用靜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前,為什麼要在菩提樹下靜坐?而且在成道前的六年苦行,也都是在禪坐當中?由此可知,禪坐是圓成佛果的重要助緣。


  為什麼要禪坐?因為禪坐較容易使我們的心安定下來,禪坐有了定境,身心馬上就能得到一種輕安、愉悅、安詳的感受,這念心就能落實、安住。


  靜中養成之後,還要在動中磨鍊,將靜中的定境,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當中,如此,在行、住、坐、臥、上班、下班都可以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做事、讀書、煮飯、打掃等一切行為舉止,都是善念,則家庭、社會、辦公室等任何地方,皆是清淨道場。


 


發菩提心(十八)
於自由時報89.06.24 ()刊載

本著佛法慈悲濟世的精神,無人相、無我相,
做任何事情,取之社會、回饋社會,
來自十方,用之十方,就是菩薩行。






 


  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發心正確,世間法就是佛法;發心不正確,即使天天打坐、誦經,也不一定與佛法相應,佛法就成了世間法。例如,有很多學打坐的人,不是為了要定心、淨心、悟心,而是為了求神通、感應,這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又如有些人組織誦經團,專門為往生的人誦經,但不是本著慈悲心、清淨心在做法事,而是為了要賺錢。誦經本來是出世法,是幫助我們悟道、得解脫的法門,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就與佛法的道理不相應,出世法就成了世間法。


  具足正知見,世間法就是佛法。本著佛法慈悲濟世的精神,無人相、無我相,做任何事情,取之社會、回饋社會,來自十方,用之十方,就是菩薩行。


 


發菩提心(十九)
於自由時報89.06.27 ()刊載

從開悟到圓成佛果,
就如農曆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圓缺不同,層次深淺有別。
開悟就如見到初一的月亮,所以仍要發長遠心,
到最後見到十五的月亮,煩惱漏盡,才是功行圓滿。






 


  身心的平靜與安樂,是每個人所希望的,這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佛法的道理,方能達到。動的時候,隨緣修,修一切善、斷一切惡,時刻覺察、覺照;靜的時候專修,如早晚課誦、打坐等。無論動或靜,都能調伏己心,保持平靜、安詳,這念心就能漸漸地調和柔順。如此繼續精進不懈,待因緣成熟,即能開悟見道,契悟本自真心。


  雖然開悟,但是幾十年、乃至無始以來的習氣還是存在,所以還要悟後起修,悟後起修才是真修。從開悟到圓成佛果,就如農曆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圓缺不同,層次深淺有別。開悟就如見到初一的月亮,還沒有圓滿,所以仍要發長遠心,在日常生活、動靜閒忙中,始終要使這念心不懈怠、不顛倒,不斷精進,到最後見到十五的月亮,煩惱漏盡,才是功行圓滿。


 


發菩提心(二十)
於自由時報89.06.29 ()刊載

如要達到無住心,就要先修加行,轉化習氣,
古德所言:「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道是現成的,向外執求,是求不到的。如祖師所云:「離道別尋道,終生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離開我們當下這一念心,另外求成佛、成菩薩,是不可能的。當下這一念心,就是無住心、就是佛;無住心即是道,若起了執求,就變成眾生了。


  要達到無住心,就要先修加行,轉化習氣,如古德所言:「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即是將平常陌生的善法、善念,不斷的實踐,轉為熟悉的;「熟處轉生」即是將平常熟悉的惡法、惡念去除,轉為陌生的。如此,身心即能日益清淨,生活愈加光明、安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