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尊者 93814


第十一章 夫妻長守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


世間有情男女,共同組織家庭,無非是男歡女愛,而願夫妻白首諧老;然而又有多少對夫妻,能夠真正長相廝守至終身?


觀現今俗世男女,動輒離異,動輒大演婚外情,男女之間,總有一方會破壞婚姻規則,絲毫沒有一點自制能力,導致於家庭常起風波,夫妻常生口角,或有拳腳相向,衍生肢體衝突,如此之婚姻何有不變異者?縱使有婚姻之名,只是勉強在睜隻眼、閉隻眼之情境下存在,此並非佛云之「夫妻長守」,何以故?


佛所謂:「夫妻長相廝守」,乃在於夫妻相處上,互相尊重,而且夫妻十分和諧、喜樂,由開始到終身,從來不會發生口角,縱使有口角亦是隨即結束爭端,夫妻長守。


以昔時最具代表性人物,乃屬於「薛平貴與王寶釧」這對夫妻,便是真正稱得上是長相廝守,且和諧喜樂終年,雖然在其等中年以前,有過王寶釧屈守寒窯等君十八載之經歷,此屬另一段因緣果報,不在本書範圍。話說薛平貴中年之後,排解萬難與妻:王寶釧相認,後來因功勳特殊,成為兩朝王,而王寶釧順理成章,成就皇后,擁有尊貴,榮華終生。


溯其夫妻在多生以前,乃為同村貧童,雖然家境貧寒困苦,二位童子對於濟貧恤困之善事,仍然不遺餘力;且對於修行之事,更是常有意向,乃曾經攜手製造(幢幡一對)用以供養道祖,憑此因緣,在其萬般因緣成熟具足之際,乃應緣為夫妻;又因夙世當中能廣結善緣,深知內省,更能於當世之中(互諒、互敬、包容、扶持),因而造就夫妻姻緣,更珍惜有生之年,安樂終生而不遺憾。


上述案例,夫妻之道,實為現世人應尊為效法之首要模範也。



阿難尊者 93821


第十二章 父母雙全為何因?前世敬重孤獨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何況雙親俱在,父母除了有其人生經歷之外,更有諸多體驗,當然各有其不同智慧點滴所在,世間最令人羨慕者,無非是有父母可承歡膝下,以盡為人子女孝養之道,更令人尊崇者,能四代同堂,實是福德俱足,方能擁有之,父母之雙全,正可報答兩老劬養之恩澤。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縱使我身一邊擔父、一邊擔母,而足踝俱損、血流成河,經百千萬身,亦不能報答父母深恩。現今俗世男女,非但不知父母養育之勞,更有者為爭奪父母財產而大逆不道,或有在父母生前,即手足相殘等事發生,實不可思議。佛所云:「父母雙全」,實乃兩老雖逾(知天命之年),依舊身體健朗,少有病痛。


昔時,在大理國有勝氏,孝敬雙親盡心盡力,並能省吃儉用,為使父母得以有足夠飲食,雖然自身偶有挨餓之時,亦樂在其中;話說勝氏,侍奉父母,孝養終生,從無厭煩,反而能更加珍惜與父母相處之時光;待其父年齡逾百零三,其母達壽有百之年,勝氏本身亦已七十有餘,父母雙親沒後,勝氏尚且恭敬而祭祀雙親牌位,如同生前一般。


溯勝氏在多生以前,曾為富豪,雖富裕,卻從未有驕傲之氣息存在,且能平易近人,尤其是對於父母及孤獨人家,皆能知敬重,更知喜捨米糧以供養,終其一生,仍舊未改其志。憑此因緣,造就勝氏之能得雙親俱全,使之孝養恭敬以報親恩,實乃有此莫大因緣也。


甚願世間人,對於孤苦無依之眾,甚或孤苦之人,能施予敬重,並資助之,乃能獲福無限也。



阿難尊者 93年8月28


第十三章 無父無母為何因?前世都是打鳥人


人間最悲慘者,不外乎無父無母之親情照顧;至於單親家庭尚有其親可以依靠,總是不夠圓滿。


在社會某些角落裡,卻深藏著一些辛酸的人們,「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尊嚴好。」然而(時也、運也、命也),世間上偏偏存在一些孤兒,飽受大眾冷眼相看,其辛酸苦楚何人知悉!何人能受!這些孤兒不外乎(父母早喪、或為人私生子女、或因為種種因素遭受遺棄),不論其身世如何?皆令人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古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而此孽因,未必皆肇因此世之中,大都承受其夙世所造之過業而形成。正如同現今之時下青年男女,大多喜歡自由自在,無所拘束,乃視父母尊親之關心話語為囉嗦,最好永遠不要出現在身邊,這些心願,必定會實現在未來世中,有機會(轉生為另一個棄嬰,或成為別人私生子女,或出生於父母早喪家庭中),任人欺凌,亦隨爾自在。


除此之外,尚有一項最易疏忽之因素,那便是打獵,或將無辜動物捕捉,使彼等生靈,妻離子散,飽受思親之痛,或因宰殺,或因賞玩,即是造成生靈塗炭之業因。是故未來之世,自然以無父無母而報償。


甚願世人知孝敬父母,並推己及人,且仁民愛物,見人父母健在,起心讚之,知人家庭美滿,起心稱之,則不枉人生走一遭也。



阿難尊者 9394


第十四章 多子多孫為何因?前世開籠放鳥人


俗云:「多子多孫多福氣」,一體兩面,「多子多孫,餓死爹娘」。


當吾人羨慕他人子孫滿庭又賢孝之時,不如反觀自身,對於兒女教養方面是如何?世間上有人子息多傳,有人一脈單薄孤身,當知皆是宿世以來所造業不同,而形成果報亦不同,子嗣乃為香火延傳之要件,尤其是「華夏民族」,乃屬父系社會,有人苦苦求子嗣而不可得,然而亦有人不求而自得,皆是往昔曾造植「開籠護生、廣造放生愛物之義舉」,積累義行而得善果報為「子孫滿堂」,且能賢孝。


浙江地方上,便有聶某,年過半百,子息有七,較長者已是為人之父,皆能賢孝,七子之中個個皆是孝順之子,奉親至孝,侍母恭誠,對於尊親訓言與叮嚀,無一不順者。在地方上七賢子皆能恤貧濟困,甚得地方民眾之愛戴。


溯聶某在多生以前,曾為富家子弟,生性慈悲,愛慕佛道,知禮節,明忠義,常能巧遇遭劫關之生靈或禽或獸,皆知捨財購物而進行施放,是以,因緣果報成熟,聶某始得七子賢孝。


以此事例,盼世人深悟(放生得生),今日放其香火延傳,他日天報之以子孫傳嗣,加上後天調教得當,自能子孫賢孝而綿延不絕也。



阿難尊者 93年9月11


第十五章 養子不成為何因?前世皆因溺女身


有人養子健朗,有人養子難成,時而逢災遭劫,遇病無法成長,雖有心領養貧童或他家有餘之子以傳承後代,總是結果一樣;或有福份稍具者,尚能孕育女流以慰之,但總盼無男丁。


世間人通常較重男輕女,尤其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女子不得從事工商政治,更不得積財,男子除外;女子更無讀書識字之權利,富貴家庭除外;世人較重視男丁,因日後有工作權,能賴以養家活口,而女子終日足不得出戶,無法養家。


是以,古云:「生子雞酒香,生女四塊板」,婦女在家族中之貴賤榮辱,全憑生男或生女而定,一旦生出女胎,便註定一生苦命。甚而常有無奈而狠心將女嬰棄置河流,任其生死,導致怨戾之氣充斥古今。近代在大陸地區,實施一胎化制度,造成遺棄女幼嬰,或有人工墮胎,或有母胎具毀之現象發生,使得怨戾之氣,更難消難釋。


天竺地方,曾有姓名:魯巴拉,自從結婚以來,數年間方才盼出一胎,卻是個女嬰,看在魯巴拉眼裡,不勝之嘆惜;又過了數載乃有子息,卻成死胎,一連數載皆有子息,卻僅維持不到五載時光,五子相繼而亡。溯其多生以來,曾經犯有【溺斃女嬰】之業因,形成魯巴拉之未來世中,十有七世無子之報。


以上事例,願大眾知悉因果之報應不爽,深悟男孩、女孩一樣好,且不得遺棄子女在外,任其生死漂泊,更不得打胎溺女,如若不守,有朝一日苦果必自嚐也。



阿難尊者 93年9月18


第十六章 今生無子為何因?前世採折百花人


人生於世,主在傳揚祖德,所謂:「薪火相傳」,而家庭中最溫馨者,不外乎!有兒女可承歡膝下,是故各地充滿(求嗣)人潮,有者頻求《註生娘娘》賜兒女(白花生男兒、紅花生女兒),有者便求【觀音送子】以償夙願。


然而可求者,命中本有,只差早晚而已;強求者,便不可得,或勉強求得,常因得之不易而疏於管教,淪為溺愛,終至喪失門風。當知人生雖有男婚女配,遲遲未能開花結果者,大有人在,有者三年五載盼不可得,有者八年十載亦難得,此中牽纏之因何在?


世人當知皆乃「多生以前犯有【淫業深重】,更有者皆採人(處子)以為樂,甚而有強奪民女逞獸慾,尚有摧花狠毒罪難容。」是以後世無子可承歡於膝下,甚至於連女兒亦不可得之。若有世人深悟至此,能知真誠求懺悔,積造善行,斷止惡行,則可感召善緣兒女依緣而來,應緣承歡。


台東地區有陸姓家庭,自成婚以來,歷經二十餘載,雖夫妻長期藉藥物調理身體,欲盼早日生得一男半女,卻一直未見其效,四處求神問卜,亦皆不得其門而入。


溯陸某之前生,乃是富甲一方之藥商,常因垂涎年輕少女之美貌,而凡遇家境貧寒無力延醫為父母療病者,皆藉其孝道之心而採折處子之身;或胡言身染奇症,必須「天人合一」方能療治,受害者不在少數。如今得有人身,雖受無子之報,實乃上天慈憫,給予陸某得以懺悔之機,並願其深悟因果報應之難逃,而積極造善,更能止斷惡業,以進德修業也,果能落實,來日必定有兒女孝順。


以此事例,當知「淫業之可怕」‧「淫之損福深」,勉世人樂此道者,知所警惕也。



阿難尊者 93925


第十七章 今生長命為何因?前世買物多放生


【長生】自古以來人人追求,卻是從來沒有一位可以達到。


雖然如此,在俗世當中,遠離塵囂之某些角落,反而有少數清淨之人,不問俗世,不求名利,不近人間煙火之修者,達到【地仙】境界,雖有(壽逾百而未見其老相,有雖鬚白且壽長,仍未見其老衰老相)。


但凡夫俗子為追求名利,汲汲營營於(士、農、工、商、百家)之間,勞勞碌碌無暇,更不知養生之道,是故常有(未老而先衰、老來百病叢生之磨苦),早將人生交給運數之安排,雖有既定運數,卻是變化多端。


所謂:「大善、大惡」可轉運數,善者運漸轉佳,惡者運漸轉劣,運既已定,數如何可轉?當知轉運在於未發之前,而改運在於事發之後,當然(預防勝於治療,又適時治療勝於延誤),長壽究竟年紀在於滿多少才算是長壽?因人而異,對於「聖哲」或許世態炎涼之際,半百之內已算長壽;對於「擁有名利富貴」之人眼中,或許逾百年方算長壽;而對於「債台高築」之人,或許不惑之年,已算太長壽。


無論對於長壽之定論如何?當知欲求長壽,必須造作令眾生延壽之因緣,如同醫生為求病患早日脫離病苦,而盡心盡力下配方劑以治病,則終其一生必得後世長命報。有者當世已先受「花報」,當世長生。


在往昔更有諸多修行之生靈,每逢劫期多無法脫離劫數,將之拯救乃結其善緣,更結長命因。如今末法時期,世人對於有生命之動物則喜愛(煎、煮、炒、炸、悶)及生吞活剝,造下血債無邊。是故「放生」正是消解殺業而積造未來長壽之因緣,因為救贖生靈重獲自由,若是「救人一命,則更勝造七層佛塔」,解人免於(貧病、饑饉及解人免於被擄)其功德更是浩大。


長白山地區,有曾某自幼不與人爭,及長,默默學習聖賢,走向修行之路,欲念更是清淨,始得逾百年仍舊體輕如盈,面相如少年,更少有病痛。溯其多生以來,曾當商旅之時,在郊區遇有一群孩童,正欲將一隻(相思鳥)烤燒之際,乃立即以銀兩買下(相思鳥),並放其回歸森林之中以活命,當知此(相思鳥)乃為修行近千年之精靈所化。並曾施財解救貧女免於被推入火炕之厄(全人處子)。以此二件無心所造作之義舉,卻在無形中得「長命報」,且能有緣進入修行之路,並得諸事無憂。


以上事例,願世人造作任何事時,需發心真誠,且見義勇為,不以己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阿難尊者 93102


第十八章 今生短命為何因?前世宰殺眾生身


世事難料,人生無法掛無事牌,世事瞬息萬變,今日不知明日事,常言道:「棺材裝死非裝老」,又言:「墳墓望去多少年」。在在明示世人,並非老年人才會撞見無常,縱使青春年少,體壯如牛而活蹦亂跳之輩,亦有時會有無端猝死之機緣,此皆是宿世所造下宰殺眾生,奪萬物生命,積累罪孽,註成生生世世短命之定數。


昔時在泰山地區,便有(鍾某)別無所長,卻靠一身蠻力及射箭技術,常在山間樹林裡,與野獸搏鬥,雖然過程辛苦,每每皆能大豐收,生活亦漸漸獲得改善。俗云:「殺生行業最好賺」,未及二十載,鍾某之財富已累積可稱揚於地方上,但是好景不常,於鍾某六十之齡,卻無端罹患無明疾病,而在痛苦中拖磨了五載,錢財花費殆盡,更在此時親友遠離,妻兒捨棄,更於身心靈俱創之苦磨中,結束性命。


案由地府六殿所審,鍾某須入(刀山獄三十年),刑期滿後再移入(分身獄三十年),此獄刑期滿之後,又移轉(碎身獄三十年),如此諸般苦獄及刑期屆滿,方得發配幽冥十殿「轉輪台」等候機緣,轉生(五十世短命)之業報身,又在世常受無妄(血光)之厄,有時身體常生疾病,尤其臟腑疾病最易見之,乃為地府刑責之定業數。


以上事例,願世人深知殺生害命之慘報,能愛惜生命,並護持生命,更積極付出行動之參贊護持(放生),以解夙累因無明所造之殺孽,得以漸解除短命報應,挽轉為長壽健康,以利修行也。



阿難尊者 93109


第十九章 今生無妻為何因?前世偷姦謀人妻


紅塵滾滾,人海茫茫,「家庭」乃為世人遮風避雨之港口,更是我人心靈受創之療傷聖地,然而(爹娘會老,兄弟會分,姐妹各人),唯一能夠使我人生活上,充滿樂趣,有困難可扶持,便是夫妻二人之同甘苦、共患難。


自古以來,成功之男人,背後必定有其懿德之慈母,及賢淑善慧之賢內助;人生若是孤身無伴,正如孤舟於河海無助援,生活不成緣,事業無助緣,乃屬人生之不幸。何以今生無妻室?究其因乃宿世以來,造作傷風敗德之惡孽,形成諸緣不具足,其業因如下:


一‧偷色:即是男女犯有(婚外情),情節嚴重者可斷後世姻緣;再者,未婚男女雖有兩情相悅,而未結成親之前,乃屬(邪淫),可斷後世姻緣;若有因此損胎害命者,更可斷子緣。


二‧姦淫婦女:無論女子已婚、未婚,犯有強行淫慾於婦女,則可斷後世姻緣;無論女子身份、地位,一旦強加逞慾,則可斷後世姻緣,尤其以淫人處子為重。


三‧謀人妻女:凡有以官位、權勢、富貴、名利、暴力,脅迫利誘拐騙勾引他人妻子,或貧家少女,或弱勢女子,或因商場…等因素,設計謀奪他人妻子女兒者,可斷後世姻緣。


美利堅國便有:喬治史森達,年逾半百,仍無法尋得能夠安定生活之伴侶,雖然在三十年中多次託人介紹對象,卻從來無法如願以償,或曾有如願以償,與佳人締結良緣,卻是皆不過月餘時光,便將:喬治史森達之所有積蓄捲走而高飛,後來喬治史森達每當生理需求皆至僻遠之地區,找尋歡場女子夜宿,以解決生理需求。


溯其前因,乃多生以前曾為地方官員,因權勢而常設計謀得富商之妻妾,甚至女兒以供淫慾,更有謀奪同僚之妻女,以換中止壓詐陷罪,造此淫惡,致使:喬治雖有財富卻逾百而


苦無妻室,可相扶持、共互助,此皆宿世犯下淫業深重之報應也。論其喬治宿世造作淫惡而無妻,如今又犯夜宿娼妓之邪淫,將更積深淫業;凡有此淫業者,能懺悔並不再犯邪淫,則可藉由勸化世人不犯邪淫,及挽人家庭,全人貞節,保人寡孀及勤造助印《因果經事例》或(善書)及有關(戒淫書籍),可漸解夙累及今生之淫業,以期家庭和睦,得善良妻女以為善。



阿難尊者 931016


第二十章 今生守寡為何因?前世輕賤丈夫身


世間孀寡,令人悲憫,常使世人為之慨嘆「紅顏多歹命」,昔時之少女,一旦出嫁為人媳婦,唯能從一而終,更無選擇對象之權利,一切皆由父母所決定,一旦所託非人,僅有認命而已,無論所依對象(是病、是殘、是醜),亦或是(好吃懶做),只有跟隨之命運。


然而或許有因為沖喜而出嫁,一旦進入其夫家門,若夫郎不幸亡故,亦只能為亡夫守節一生,不得改嫁。或許有夫妻相處非常恩愛,或有夫妻相處不恩愛者,一旦夫郎亡故,唯能終身不二夫。世人若有婚嫁之後,遇夫郎早喪,乃是前生曾經虐待夫郎身,甚至辱打惡罵,對待夫郎猶如奴才、下人一般輕視,亦或僅將夫郎視為搖錢樹,並未重視夫郎之感受及壓力與健康,如此之人來生必當守寡。


在嘉南地區便有韓氏,雙十年華正值青春美麗之齡,嫁為人婦之韓氏一入夫家,與夫郎相處堪稱美滿。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少女韓氏亦只不過擁有三載之美滿婚姻生活,其夫郎便傳工程噩耗,可憐韓氏年少喪夫,精神亦為之崩潰,經醫治數載精神才漸告穩定。


追溯韓氏之前生亦是女子身,生為富家千金,因為與同胞姐妹賭氣,乃使盡一切手段,奪得其妹心儀對象,只因此秀才家境貧寒,又僅是為賭氣,根本沒有感情存在,於是自從下嫁給秀才之後,乃將夫郎及婆婆視為眼中釘,時常羞辱,更鄙視夫郎,常予脅迫威嚇,若夫郎有一日工作未謀得銀兩回家,免不了遭受白眼及冷言冷語,甚至毒打夫郎,以此業因,後世守寡。


以上事例,願世上女子對待婚姻,必須抱持正確觀念及正確心態,莫視婚姻為兒戲,以免到頭來仍是自身受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