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法儀軌(ㄧ):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聽聞佛法?

 

楞嚴經


聞法儀軌

淨界法師主講

第一卷

〈聞法儀軌〉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今天是佛學院第一學期的上課,學人想利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明:身為一個佛弟子,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聽聞佛法,才是一個最恰當的方式。為什麼我們聽聞佛法要有一定的儀軌呢,學人加以說明。大乘佛法的基本思想,說是「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一個法到底是一個功德法、還是過失法,基本上是不決定的,是從它整個生起的因緣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基本上佛法的修學是重視過程,你在整個過程當中,內心的造作,會決定這個法的一個相貌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比如說,同樣是水:牛去喝水以後,牠產生了牛奶,因為牠的內心產生慈悲的造作,所以牠把水轉換成牛奶;這蛇也去喝水,但是牠內心產生瞋恚的造作,結果牠這個水轉換成毒液。所以說,同樣的水,我們說水是無自性的,「諸法無自性」說「一切從緣起」;也就是說,因為不同心態的造作,它就產生不同的結果。所以宗大師說:同樣的聽聞佛法,有些人會得到很大的利益,而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有些人聽聞佛法,因為他自身的過失,而產生了障道,他聽完以後反而障礙他的修學。所以聞法的一些儀軌是非常重要的,會影響到我們聽了以後,到底是不是能夠受用、或者產生障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好,我們看《講義》的第一頁:


◎將述此義,大科分三:
┌甲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甲二、於法
法師發起承事
└甲三、正聞軌理 今初。


首先我們看第科、思惟聞法所有勝利,首先我們在聽經之前要「思惟」我們聽的這些殊的功德,這第一;第點、「於法法師發起承事」,當我們對法產生一種殊勝功德的思惟以後,對於所教授的佛以及法師生起一種承事供養的心。這二段都是在聽法之前的一個基礎,我們叫做道前基礎,在聽法之前的準備。第科、正聞軌理,這個就是你正式到了講堂以後,你面對法師、面對法,你應該有的態度;第三科是式的說明:聽軌理


甲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我們在求法的過程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心態,就是一種善法欲,佛法是主動去追求的,你才能夠得到利益,而不是動的配合。說:「誒,佛學院排那麼多課,反正你排、我就來聽。」這樣的心態是一種動的,你很難得到利益。所以我們在聽課之前要思惟」:到底聽「」這個「」,對我們會有什麼樣殊「」的好處?要先去思惟這個道理,而產生一種主動的、積極的追求心態。這當中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龍樹菩薩《聽聞集》,請合掌:


《聽聞集》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


這一段龍樹菩薩等於是把聞法的功德、跟不聽聞法的過失,作了一個對比;首先我們看:假設我們不聽聞佛法,會有什麼過失呢?說:誒,我們出了家,好好修行就好了,為什麼要聞法呢?龍樹菩薩說:就像一個人到了「善覆蔽」的「黑暗障室」內,就是四面都有牆壁、有障礙的房間中,這個人在完全的黑暗當中,即使房間裡很多差別的法,比如說,有珍寶能夠讓我們產生安樂的很多刀劍會傷害我們的;我們到了那個房間,即使我們有睛,也不判斷什麼是珍寶、什麼是刀劍,我們沒有辦法判斷!也就是說,我們缺乏光明的引導,即使房間有珍寶、有刀劍,我們也「不知取捨」;這地是個譬喻


我們看「合法」:「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得到了人身,一個非常珍貴的、能夠修學法器的人身,而且我們第六意識的智慧很正常,你看畜生道的第六意識是不正常的、是非常愚癡、暗鈍的,所以我們得到一個很正常的、非常清楚明了性的智慧,但是我們沒有「聽聞」佛法,結果是怎麼樣呢?「不知善惡法」!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對、也不知道什麼是錯,問題在這個地方;我們不能產生一種自我反省的力量。


比如說你今天造了錯,學了佛、你還是會造錯,但是你學佛以後,能夠善知善惡法,就能夠從這樣的正見當中產生自我反省、自我調整。如果你沒有聽聞佛法,對於自己的行為身口意完全不能反省;當一個過失出現的時候,你就一輩子錯下去了;為什麼?因為你「不知善惡法」。所以了解善惡法是非常重要的,即便不能馬上的讓自己完全清淨,但是要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以這個標準,不斷的來要求自己、來調整自己,我們才有進步的空間。所以了解善惡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那麼了解善惡法是什麼,聽聞而來的;這一段是先說明:假設不聽聞佛法產生的過失,最嚴重的就是「不知善惡法」,這是過失。


以下,我們看聽聞佛法的「功德」:「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你能夠聽聞佛法,就像一個人有」睛,這個眼睛就是我們有了第六意識的明了性;而且「光的引導,這個燈光就是佛法的正見;這樣子、有第六意識清楚的明了性、再有法的引導,就夠很清楚的知道:什麼是ㄧ珍寶,我們應該要追求,,什麼是刀劍,我們應該遠離。這個道理就是說「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我們每個人都一定經過「聽聞」,才能夠分別「善惡」。宗大師說:正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這無量無邊的善法,有一個根本就是正見。所以可以這樣講,我們剛開始學佛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聽聞佛法、建立整個修學的正見,那麼在禪宗叫做「認清路頭」。你開車開了半天,還在都市打轉,還上不了高速公路,那就完了。修行最怕的是什麼?就是你錯認消息,這個車子半天,就上不去。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正見,沒有正法的引導。所以我們一定要經過佛法的引導,能夠產生正確的修行。看第二段:


又《本生論》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


這地方講到修學佛法的三個次第:第一個「聽聞」。聽聞就是聞所成慧;當然現在有些字的檔案,但是從《楞嚴經》的觀念來說,我們學習佛法,六根當中聽聞的效果最好,比你自己用看的效果來得好!因為印象深刻。所以一般來說,佛教在娑婆世界的流通,叫做「音聲佛事」,佛法是把聖道放在音聲當中;我們經過聽聞,就把音聲的佛事轉成我們心中的道。所以剛開始六根當中,是以聽聞來當做根本。「隨轉」,這「隨轉」就是思所成慧;這個法義你聽進去以後,心中不斷的思惟,心隨法義而轉、去消化法義,叫「隨轉」,產生一種思慧;思慧會產生一個勝解,堅定的理解。第三個是「修心要」,我們產生修慧,開始去修正對治我們內心的煩惱。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這個「聽聞隨轉修心要」是講因地的修學;這以下講果地的功德。「少力即脫生死城」;我們能夠掌握這樣一個修學的心要,用很的時間,就能夠「解脫生死」的痛苦。


我們可以這樣子講,其實外道也是有很重的出離心,憑良心講:他們也很努力用功在修學;但是他們跟我們佛弟子最大的差別,就是缺乏善巧慧,沒有智慧的善巧。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九十六種外道,《楞嚴經》當中講到其中一個苦行外道。外道也知道生命的痛苦是罪業產生的,說你為什麼會有痛苦?因為你有罪業;但是他認為這個罪業是真實的、不能改變的,所以要趕快離苦得樂,趕快把自己的業障消除,最好的方式就是修「苦行」。因為它是真實的,你不能改變它的,那怎麼辦呢?就躺在有刺的荊棘上面、或泡在冰冷的水當中、或者是倒掛在樹上;他的整個苦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快速的消除罪業、快速成就安樂的涅槃。我們佛法認為:這樣是不善巧的,因為你這車子走錯了方向,把車子打壞了是沒有用的,因為它是牛車,是前面那個牛有問題,你對車子、打車子是沒有用的。我們的身心世界有痛苦,跟色身是沒有關係的;折磨你的色身是沒有用的,因為問題不在這個地方問題是那個牛,要調整那個牛的方向。


所以從佛法當中,我們「聽聞隨轉修心要」,聽到了龍樹菩薩說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你看,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個修行重點:第一個、我們剛開始修學偏重在斷惡,就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假入空觀,從因緣法的觀察當中,知到它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第二個「亦名為假名」,當我們入了空以後,我們幹什麼呢?開始第二步「從空出假」,大乘佛法是不忽略因緣的假相,因為假相有它的作用。如說吃飯,飯是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但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你看發生山難以後,那個人被埋在泥土裡面,救出來以後幾乎是奄奄一息、沒有生命現象;救起來以後,趕快吃個飯、休息幾天,誒容光煥發;這個飯對我們色的確有滋養的效果。所以大乘佛法也知道:每個因緣法當中只要善加利用,我們都可以積功累德。所以龍樹菩薩說:「亦名為假名」;所以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因緣所產生的這種差別的作用。「亦名中道義」,當你把真空跟因緣法、加以平衡的時候,這就是中道實相。所以整個修學,不是「從假入空」,或者「從空出假」,都是由聽聞的引導而來。


佛法的修學,沒有人說「一出家,二個眼睛一閉,你就知道怎麼修行。」沒有這事情佛教是有傳承的,「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沒有人說自己就去爬山的,沒有這樣的。所以蕅益大師說:「我們每個人種樹的目的,都是要得到水果。」他說:「外道種樹,是有無果。」外道種樹開了很多的,到最後、一顆水果都沒有。是表示因地,你看外道的苦行,什麼花樣都有、什麼奇奇怪怪的方式都有,但是最後一個果都沒有;沒有什麼樣的功德。所以外道的樹是有無果,無益的苦行。小乘佛法是一一果,小乘學者對因緣法、對六波羅蜜沒有興趣,但是他專門修習無常、無我的智慧,成就偏空的涅槃,所以一個華、結一個果。大乘佛法,是多多果因地廣修萬行,在果地上成就萬德莊嚴,而這樣的一個關鍵點,都必須要聽聞來作引導,所有的修學,都是從聽聞來產生一個正確的修學;所以整個身口意的修學,是由「聽聞」產生「隨轉」而產生「修心要」,最後才成就「解脫生死城」,它是一貫的作業方式。


http://tw.myblog.yahoo.com/yds-bore/article?mid=3492&prev=3493&next=3020&l=f&fid=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