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從心生



 


  生命一旦失去了源頭活水,就會百病叢生,生命力也會呈現出萎縮、晦澀。一個失去安祥的人,會因為生命的閉塞而常常抱怨、不滿、委屈、牢騷、嫉妒、懷疑、主觀自是、任性驕傲,陷人生於黯淡挫折,身體也便跟著不健康了。


  講空話是沒有用的,這些都可以找到實證。各位不妨邊聽我說邊去找熟知的對象,就你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中比對一下,就會得到證實。


  人保持健康,不僅要認識病從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們的老祖宗黃帝內經 上開宗明義說的一句話「百病從心生」。你可以看:凡是逞強、好勝、想出鋒頭、怕落別人之後的人,多半都有鼻竇炎。得鼻竇炎的人多半主觀好勝、想出鋒頭、想 贏人家,這樣久而久之,主觀好勝的人就免不了罹患鼻竇炎。


  有很多人在小孩子的時候受到溺愛,除了要天上的星星摘不到無法給他以 外,要什麼有什麼,父母竭盡所能來滿足小孩子的願望,不管他合不合理,只要他要求就可以獲得。以後,他逐漸長大,年齡雖然越來越大,但是個性卻越來越強, 慣性依然存在。小的時候要玩具、要西瓜、要芭樂,這些你都做得到啊!大了以後,他要飛機、要汽車,這就難一點了,他若要個太空船,你能做得到嗎?諸如此 類,嬌生慣養的人長大以後,必然任性,任性的結果,就會遭到很多的挫折,而他又不能夠隨時發露,不敢對任何人都發脾氣,於是就會得氣喘病。太多的不滿悶在 心裡就會使人得氣喘病。他感覺人生沒有溫暖,人生是蒼涼的,人生使他不如意,他的背脊就會發涼,得氣喘病的人,背部上半截你摸摸看,夏天都是涼的。


  有很多人,罹患胃潰瘍,為什麼?就是耽心。也就是說,對消極性的認同 ──凡事不往好的地方想,偏往壞的地方想,習慣於耽憂,總認為這件事恐怕要糟,那件事若壞了怎麼辦呢?製造著惡性循環的黯淡聯想,久而久之,精神消化力 差,事情擺在心裡消化不了,影響到生理上的消化不良。


  我們的神經有兩種:一種是運動神經,一種是植物神經。所謂植物神經就 是自律神經。我們可以叫手舉起來,因為那是運動神經。我們不能叫心跳慢一點兒或跳快一點兒,也不能叫腸胃停止不動,我們以為就不會支配、影響到它,實際上 我們還是在直接影響它。當我們離開家鄉很久之後,跟幾個好朋友談說家鄉什麼東西好吃,比方說:吳先生到台北時聊天說到府城的肉粽、度小月的擔仔麵,說著說 著,嘴裡就會流口水了,為什麼?還沒有吃,就先完成消化準備了。人的心理絕對支配生理。


  有些新兵進入前線陣地,聽到一陣槍響,就要拉肚子,為什麼要拉肚子?因為槍一響,一緊張,一刺激,膽汁大量分泌,膽汁大量分泌以後就增加腸蠕動,增加腸蠕動就會拉肚子了。所以人哪!你的健康、你的幸福,都決定於你的心態。


  有很多貪心太重的人,會罹患腎臟病。


  有很多人驕恣任性,什麼叫任性?我想怎麼樣就一定得怎麼樣,如果不怎 麼樣,就要生氣。像這種人他第一階段若睡午覺起來會感覺得頭昏腦脹。睡了一夜的覺早上起來精神反而還沒有下午的好。這種人到了老年以後,多半會人格喪失。 你們見過人格喪失的人沒有?六七十歲的老頭,站在電線杆底下解小便,毫無價值觀念,也沒有自覺了,跟小孩子一齊搶糖果吃,這就叫人格喪失,這就是由主動力 引發的反動心態。自我意識太突出的人,最後因為心力消耗太多,到老年就變成沒有自我意識了,物極必反之故。


  有很多疑心太重的人,總是懷疑、猜忌──這個人講這話對我不利,他一定是在罵我,而胡思亂想,喜歡聯想,這種人會罹患風濕關節炎。風濕關節炎怎麼來的?是由懷疑、猜忌、妄想而來。


  有很多人經常以主觀的價值標準,以任性的態度衡量別人的行為。常常會 感到失望、生氣,認為別人都不對,而形成偏激。偏激到最後就會罹患三叉神經炎,頭痛如裂,很不好治啊!開刀割不好,傷到別的神經,人會殘廢。用鈷六十放射 線照射,照好了以後,半身麻木,起碼半個臉會麻木。


  有些人放縱本能,所謂本能,就是食、色──盡情揀好的吃,有錢不吃幹 什麼?認為自古名士皆風流,於是放縱本能,縱情酒色。放縱的結果,加上精神的刺激,由嫉妒、懷疑所引發的一種暴怒,就會引發糖尿病。實際上,糖尿病就是由 放縱本能加上一種情緒激動所引發的。當然我們不能夠一概而論,因為一般人當中也有特殊的,糖尿病有遺傳性,還有不明的原因。


  有些人喜歡多講話,多講話的壞處很多:第一,他會使自己迷失。本來內心很安祥的,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天,再去找安祥,安祥溜走了,你慢慢去體驗吧!第二,話多的人,男人話多容易得疝氣;女人長舌白帶特別多。如果每一件都再繼續舉例,那就舉不完了,就到此為止。


  總而言之,當你內心失去安祥的時候,就會百病叢生,「菑(同災) 必逮夫身」。一切的疾病都會圍繞著你,因為當你內心不平衡的時候,內分泌也不平衡了,既然不能天君泰然,那就不會百體從令了。因而障礙重重,身心失調,望 之不似人君,跟別人接洽公務,社交活動,別人都有一種躲開你的衝動,跟你在一起,感覺心裡很難過。這樣,你的人生還會通暢嗎?你辦事還會辦得通嗎?你必然 活得晦澀、黯淡、挫折、無奈,生活對你來說,便成為懲罰了。


  所以生活中如果沒有了安祥,真是生不如死。我們失去了安祥以後,也就褪失了生命的華彩,使自己不再相好,不再瀟灑,不再有內在美,乃至外在都醜惡了。


  我們不是談一個問題就要去強調它,你們各位回憶看看:尤其是女人到了 年紀大了,沒有人的時候,坐在那個地方,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著,來了人就是發牢騷。說:我對誰如何好哇,現在長大了,對我不孝順……都是不滿,所以這位 老太太一站起來腿就發痠。如果她能認知,每個人都有他的人生態度,我們對人的態度應該有分際,不必去管別人如何,她就沒有病了,就可以去爬山了。


  所以人一旦失去了安祥,同時便會褪失了生命的華彩。是女孩子,不會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用通俗的話說:這個人就現出衰相,就顯得倒楣。所以人失掉了安祥,生活就變得黯淡,就充滿了矛盾、挫折、無奈。


返回目錄


六、如何保持安祥?


  我們既然瞭解安祥是這麼好,安祥又可以求之有其道,而失落了安祥的人是這麼悲慘,我們就應該拚命追求,並保持安祥才對。至於如何保持安祥呢?


(一)反觀自心 正確認知


  安祥是一種調和、統一、自在、自覺的心靈狀態。你們各位花幾秒鐘反觀 自己的心:是不是感覺得很安祥?是不是沒有雜念?是不是空空朗朗?是不是沒有煩惱?是不是沒有興奮?是不是沒有過去、未來?如果是的話,這個就是安祥的心 態,也是你原本的心態。只要你能保持它,就節省了你十萬年修行的努力。


  我們為什麼不說是三昧耶?不說是正受?不說是正覺?不說是摩訶般若? 不說是真如、自性?不說是本心?而說是安祥?因為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作為一個文化的時區,也就是文化時間的區分。每一個時代有它自己的語言,如果我們現 在用一兩千年前的語言,我們就感覺得有點兒晦澀,不夠明朗,而且它障礙了我們察覺真相,障礙了我們體會真實。所以我們如果用一、兩千年以前的名相,不如採 用現在的語言。我們說是三昧耶,大家感覺有點兒陌生;若說安祥,大家在感覺上會親切些。


(二)停止尋覓 守本真心


  禪既然是以安祥為內涵,那我們就不要去東尋西覓,任你找來找去,也不 可能找到什麼,不如「歸來偶對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用不著「芒鞋踏破嶺頭雲」了。只要秒秒守本真心,只要努力瞬有存、息有養,保任此事就夠了。而保 任此事是跟錯誤、罪惡不併存的,一定要痛改前非、揚棄自己的罪惡,才能擁有並保持安祥。


  安祥,有的是從修行而得,修行而得,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個不是誇 張的話,生生不退轉,也要個十萬八萬年,所以修而得很難,而別人傳心給你很容易。但是難得的能夠保持,容易得的不知珍惜反而容易退失。因此大家如果掉以輕 心,就辜負這一段法緣。大家要努力保持,不要隨便把它遺忘、拋失才好。


  雖然安祥可以由修行而得,可以由傳心而得,但是不管你是怎麼得來的,都要不斷地修行。修行不是個神秘的名詞,不是出家人專用的名詞,而是人人應該做的課題。


(三)揚棄錯誤 不斷修正


  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思想、行為。常常觀心,對於不正、錯誤、罪惡、黯 淡、虛偽的念頭,要批判自己、懲罰自己、警惕自己、告誡自己,使它不再重複。人多半是或濃或淡的活在錯誤當中,人不能夠免於錯誤,但是不要把錯誤重複下 去,重複下去,那就永遠活在黑暗中。也不要把罪惡重複下去,若重複下去,最後得到的一定是毀滅。


  我們必須確知:人只要是活在錯誤當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煩惱當中。而人最大的弱點是姑息自己、苛求別人。我請各位記住一句話:最會原諒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別人的諒解和佛天的原諒;最肯責備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別人的原諒和佛天的寬恕。


  我們不要長著眼睛光看別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縱、任性、自我寬恕 當中,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縮。現在講你不相信,等惡果成熟的時候,你求老師,老師也愛莫能助。偉大的釋迦牟尼、真主耶穌,並不能救他 釋迦族人跟猶太人。人,只能自救。而自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為。


(四)即知即行 解行相應


  最後告訴各位要力行,要即知即行,做到解行相應。坐在這裡,光知不行,這種知就變成了廢知識,跟酒精的廢卡洛裡一樣,它對你沒有幫助。而且沒有用的知識裝得越多,對你的人生、對你的智慧障礙越大。你知道那些名相,背熟那些名詞,對你有什麼用?


  有很多修行人,泥跡失神,抱了幾本經去啃,希望能得道。結果最後臨死的時候,證明只是被經所轉,並沒有轉經。


返回目錄


七、結語


  總而言之:離開安祥,就沒有修行者的真實受用;


  離開安祥,就沒有禪的真生命、真血脈;


  離開安祥,也沒有真實的法。


  所有的法都是在日常生活和人的內心生根的。


  如果我們不下反省懺悔的工夫,不毅然決然揚棄所有的錯誤;


  如果我們甘願被官能擺佈、操縱、牽制;


  如果我們以聯想、冥想、幻想為享受;


  如果我們對外在的事物慣於認同;


  如果我們習慣於發露破壞性的、消極性的情緒────不滿、抱怨、憤怒、嫉妒、譭謗;我們將永遠得不到安祥。


 


 



選自耕先生安詳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達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